朱仙鎮大捷既不見金史,也不見宋史,是岳珂一個人寫的嗎?

秋天的紅葉882


《宋史》《中興大事記》都寫有的啊。

好多人不相信岳飛朱仙鎮大捷五百破十萬是存在的。那就讓我給各位分析一下雙方軍事力量對比。

歷史案例:

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衝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三國志《張遼傳》

張遼面對十萬孫權軍隊以一敵十,八百人大破吳軍。

莽聞阜、賜死,漢帝立,大懼,遣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將兵百萬,其甲士四十二萬......

光武乃與敢死者三千人,從城西水上衝其中堅,尋、邑陳亂,乘銳崩之,遂殺王尋。城中亦鼓譟而出,中外合勢,震呼動天地,莽兵大潰,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間。王邑、嚴尤、陳茂輕騎乘死人度水逃去。盡獲其軍實輜重、車甲珍寶,不可勝算,舉之連月不盡,或燔燒其餘。

--後漢書《光武帝本紀》

劉秀三千人以一敵百,三千人擊潰王莽四十萬大軍。

張遼軍隊1比125,劉秀軍隊1比130。由此可見岳飛1比200破金兵不是沒有可能。

岳飛有沒有到過朱仙鎮,有沒有勝利?

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大破之,兀朮遁還汴京。

--宋史《岳飛傳》

其戰兀朮也,於穎昌則以背嵬八百,於朱仙鎮則以背嵬五百,皆破其眾十餘萬。虜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稱,至以父呼之。

--呂中《中興大事記》

天眷二年,與宋岳飛相據,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

-- 《金史》卷82《僕散渾坦傳》

這只是一場小遭遇戰,但是金軍將領僕散渾坦率領六十個金國騎兵繞到宋軍後方偵察,來到了鄢陵,也就是到了宋軍的後方。鄢陵位於潁昌東北,在東京開封府和朱仙鎮之南,金軍的偵察兵繞過宋金兩軍對陣的前線,來到位於朱仙鎮以南的鄢陵刺探敵情,金軍偵察兵到達朱仙鎮之南的鄢陵已經被金人視為“深入”宋軍腹地。這條史料足以證明岳家軍已經越過潁昌和鄢陵,向北挺進到朱仙鎮了,並與金軍在那裡對陣。這也就有力地印證了岳飛朱仙鎮之戰的存在。

岳家軍背嵬軍戰鬥力:

韓、嶽兵尤精,常時于軍中角其勇健者,別置親隨軍,謂之背嵬,一入背嵬,諸軍統制而下,與之亢禮,犒賞異常,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雲麓漫鈔》

岳飛的五百人是岳家軍中特種部隊級別的存在,而且穎昌,郾城連戰連捷士氣正旺。

金軍實力:

金軍真的有十萬人嗎?大遼天祚帝討伐阿骨打十五萬遼軍號稱七十萬,曹操二十萬人號稱八十萬,估計金兀朮於是吹牛皮嚇嚇岳飛。

金兀朮朱仙鎮軍隊來源,女真這個民族起兵反遼在留來水誓師大會才兩千人,女真家底也就是萬人,很可惜這萬人嫡系部隊在穎昌,郾城,仙人關,順昌一路倉皇逃竄也剩不了多少人了。剩下的人說好聽的是籤軍,說難聽點是偽軍,都是金兀朮從河北山東捉來的壯丁,而且在多次和岳家軍作戰失敗後逃到汴京被收攏的潰軍。他們在鄭州,鄧州屢戰屢敗都沒有死只能說明腳底抹油了,隨時準備溜。岳飛和金兀朮戰鼓一敲,看見前鋒部隊後退,不倒戈一擊就不錯了,四處逃命去了。淝水之戰就是這麼來的。而且這五百嶽軍可能也是先頭部隊,岳飛大部隊在後面,金兀朮十萬人也是虛張聲勢,搞不好五萬人都沒有。


手持赫魯曉夫的玉米


這個問題怎麼會邀請我來作答呢?是不是我已成了目標人物?我不感謝,我只當是一種挑釁,必以凌利之言奉陪。



回答類似問題我可不會再引史論證,費心勞力了,這都是包藏禍心之人在興風作浪,正確的回覆人家是嗤之以鼻的。這些人熱衷於打著探究、辨證、爭議等等旗號頻頻拋出一些歷史疑問,甚至是無中生有式的亂丟怪談異問,組織一些個早有準備的答題者,營造出妄論怪調,引導並分化人們對民族英雄的一貫認知,利用古今差異,強行推出新異說法吸引眼球,以刻舟求劍式的邏輯思維套取所謂不合理的東西,以充實其髒彈庫,達到將我民族英雄一個接一個扳倒的目的。



俗話說得好: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當人們一再讀到此類不該產生問題的“歷史疑問”,難免會在各類異說謬論中迷惑,懷疑,直至產生虛無主義。當正面卻又冗長的專業歷史學說未能及時扼制、消彌這些胡言亂語,未能為懷疑者接受消化,一段時間過去,還會對自己國家的歷史信奉,還會有正確的歷史認知和是非觀念?還會繼續崇信自己國家的民族英雄?當出現半數的人都持否定想法之時,人家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了。其實這些人的歷史認識極其潰乏片面,很多地方不能自圓其說,當你抽出時間精力去應付,卻往往以禁評、拉黑的手段阻止你的針鋒相對,一語中的。



回到提問本身,正常情況下誰會有這閒心思一昧去懟上某位民族英雄人物?怎麼老是針對他提出這樣那樣的奇談怪問?那我們就必須分析清楚了:是否因其偉大的抗爭精神,堅定的愛國立場及其民族精神的代表性,已為某些別有用心者所瞄準了?都知道我指的是岳飛元帥了,我也想借此機會問下,那些一天到晚要抹黑嶽帥的人怎麼一種心態?斷章摘句,不顧史實的行為恐怕已不單純掙粉的心態作得出來的了。欲叫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將自己裝扮成一個捍衛歷史真實的衛士?當天下的人都是傻子、瞎子?應該說有些歷史留傳帶有爭議性,甚至不合理的一面,客觀正面的交流誰都不反對,但請這些人別藉機興事,心懷不端。人若不除,天亦誅之!

注:感謝圖片作者!


南海裕郎


朱仙鎮之戰存在的可能性很大,而朱仙鎮大捷尚在考證,朱仙鎮大捷是不是岳珂一個人寫的不得而知,但是朱仙鎮之戰在《宋史》中有記載,《宋史》卷365中記載:“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四十五里,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之,兀朮遁還汴京。”不知題主說朱仙鎮大捷既不見《金史》,也不見《宋史》從何而來?

除了岳珂的《鄂王行實編年》、《金佗粹編》等書記載朱仙鎮大戰外,《皇宋十朝綱要》卷23,《續宋中興編年資治通鑑》卷5,《文獻通考》卷315,《中興大事記》,《大金國志》卷11等諸多史書記載有朱仙鎮之戰,這些直接打臉那些說朱仙鎮之戰只有岳飛孫子岳珂一人所寫的人。

對於《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和《三朝北盟會編》沒有記載岳飛朱仙鎮之戰,與秦檜有極大的關係,大家都知道明清兩朝(尤以清為最)都大興文字獄,其實,每朝每代都搞文字獄,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別,這兩本書當時極可能受秦檜文字獄的影響,當時專權的秦檜大興文字獄、篡改官史等,導致這兩書中對紹興十年岳飛北伐的某些戰事描寫的顛倒錯亂、殘缺不全,其中更是漏掉了穎昌大捷之後的部分,說岳飛穎昌之戰後即班師回朝,而在穎昌大捷後面的朱仙鎮之戰沒有記載就不足為怪了。而且這兩書穎昌之戰之後的記載與《宋史.牛皋傳》有衝突,《宋史.牛皋傳》記載:“飛命皋出師,戰汴、許之間。”

想不通,現在的某些人為啥一直不遺餘力的尋找岳飛的“黑料”並且無中生有的中傷岳飛,到底是為了啥?難道是為了給秦檜洗白?


史裡有料


本提問有何根據說《宋史》、《金史》對岳家軍朱仙鎮大捷沒有記載?請參閱《要錄.137卷.中興遺史》"岳飛勝於郾城乘勝逐北兵至朱仙鎮據京東45裡矣"。《宋史》365卷(岳飛傳》,"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45裡,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500騎奮擊大破之,兀朮逃還汴京"。綜上述史料記載,可以說明,其一,岳家軍取得郾城大捷後,確實兵抵朱仙鎮。其二,兩軍在朱仙鎮擺兵佈陣對壘。其三,確有派驍將帶背嵬軍(岳家軍精銳輕裝騎兵)500騎突擊金陣(因金騎兵鐵俘屠柺子馬己在郾城被殲,應是以步兵為主組成的金軍戰陣),經"奮戰"擊潰金軍。驍將和500精騎應是岳家軍先鋒或突出部隊,還有其它對陣和支援、掩護部隊,這樣打敗十萬己屢遭敗績的軍心動搖之師是完全可能的。秦檜二相十九年,養子禧又兼修史,岳飛、岳家軍的史料盡遭毀滅,少之又少,又矛盾重重。但近九百年曆史沉積,人民認可,歷朝歷代撿撿,基本結論應該是準確的。即,大忠臣岳飛精忠報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大叛徒大漢奸秦檜叛國投敵,操弄權政,殘害忠良,是惡的代表,將遺臭萬年。


天之吉星


個人認為,朱仙鎮之戰或許是存在的,但實際情況是:岳飛為了掩護駐紮在洛陽、鄭州、中牟、潁昌等地的宋軍向指揮中心郾城撤退,以五百兵力向金軍駐地朱仙鎮佯攻,而駐守朱仙鎮的金軍也佈下了誘敵深入的計策,與岳家軍稍一接戰後,就立即向開封撤退,企圖在開封城下將宋軍殲滅。岳家軍在戰勝金軍後,並沒有窮追不捨,金軍也沒有反擊岳家軍,雙方在互相摸不透對方敵情的情況下,就此罷兵。朱仙鎮之戰的結果是:岳家軍完成了牽制金軍的目的,安全的將各地軍隊撤退到郾城;金軍雖遇小挫,但並沒有如岳珂所說的那樣十萬大軍被五百岳家軍打的大敗,再無還手之力。

著名宋史專家陳振先生也對岳珂的記述心存懷疑,他在經過多方考證後認為,當時的金軍十萬主力都駐紮在開封城,而不是朱仙鎮。在朱仙鎮與岳家軍交戰的不過是金軍的一小股部隊,而不是岳珂所說的十萬金軍。

岳珂編撰的《金佗稡編》對研究岳飛及南宋歷史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但因為此書主要是圍繞其祖父岳飛所寫,作為後世之孫,不免在著書時有誇大、虛構之說。很多宋史專家經過多方考證,對岳珂書中記載的事情都予以了駁斥。比如著名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對岳珂所說的,自郾城之戰後,“

柺子馬由此遂廢”,完全是不顧事實的無稽之談。因為,僅在郾城之戰一年後的柘皋戰役中,金軍就再次使用了柺子馬。即使二十多年後,金軍再次使用了柺子馬與宋軍戰鬥。而且宋軍大破柺子馬的戰術也不是岳飛首創,早在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十月,韓世忠在揚州大儀鎮大敗金軍時,就“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削馬足”,這已經成為宋軍打敗金軍常用的辦法。而且,柺子馬並不複雜,因此,想出對付的辦法不是很難。岳珂之所以把功勞安在岳飛身上,還是因為“為尊者言”的想法。另外,柺子馬並不是岳珂所寫的“三人為聯,貫以韋索”,只是金軍的左右翼騎兵。

如有不足,請指正。


歷史的小學生


不知道為什麼一直邀請我回答此類問題,岳飛是英雄是無需質疑的,但是和《說岳全傳》中嶽飛是有區別的,岳飛的死激起了人民的極大同情心,就如李廣的悲情自殺一樣,李廣沒有封侯確實戰功沒有達到,後世之人替他不平也和他的死有關。岳飛當時很難取得像朱仙鎮大捷這樣的大勝的,當不排除他取得過一些勝利,宋金當時的力量對比顯而易見。當美好願望太過強烈,就會把理想當現實。


滴水之海2018


金,宋,遼史是元朝快滅亡時,脫脫主持編寫,只用了一年!裡面錯誤百出,為了壓制南人(南方漢人),防止有樣學樣反抗異豬統治,裡面內容的真實性大打折扣!


boyasfrank


這個我們沒有經歷那段歷史,不好評價這個事件的真實性。不過,可以猜測。

毛爺爺說過,歷史是被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客觀很形象的說出來歷史是怎麼回事。那就是人寫出來的。寫史,是人寫的,當權者的態度決定了寫史人的春秋筆法。

岳飛的戰績沒有寫進宋史很正常,岳飛當時可以說把皇帝得罪慘了。他一心想把被擄走的倆前任皇帝接回來,這就很尷尬了,你讓現任皇帝怎麼想?現任皇帝肯定在琢磨,你小子想幹嘛?想讓我這個皇帝下課下崗?皇帝不爽岳飛,不僅想把岳飛搞死,甚至連應有的功勞都給抹殺都很正常。

當然,這些功勞也有可能是後人給加上去的。這種情況也有很多,比如諸葛亮,民間的傳說就多了,還把那些有的沒的的神奇事件光環使勁往諸葛亮身上加。

以上都是猜測,望大家別較真。


白志雅


今日頭條"悟空問答”裡真有一群包藏禍心圖謀不軌的小人,竟拿民族英雄去開貶!如此蔓延下去對歷史對未來對古人対後代將是極大的不負責任!希望對這股邪氣予以堅決地打擊,不然正氣何在?


鍾情一生763


這場戰役在岳飛奏章,手稿裡面是不存的,最早是岳珂寫的,後來包括宋史都採用了。從歷史層面中外研究歷史的都否定,從民族感情比如岳飛傳,這麼說吧。正史是沒有,民族有,結論按照人多說的算,這場大捷應該是真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