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大捷既不见金史,也不见宋史,是岳珂一个人写的吗?

秋天的红叶882


《宋史》《中兴大事记》都写有的啊。

好多人不相信岳飞朱仙镇大捷五百破十万是存在的。那就让我给各位分析一下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历史案例: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朝,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三国志《张辽传》

张辽面对十万孙权军队以一敌十,八百人大破吴军。

莽闻阜、赐死,汉帝立,大惧,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百万,其甲士四十二万......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刘秀三千人以一敌百,三千人击溃王莽四十万大军。

张辽军队1比125,刘秀军队1比130。由此可见岳飞1比200破金兵不是没有可能。

岳飞有没有到过朱仙镇,有没有胜利?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

--宋史《岳飞传》

其战兀术也,于颖昌则以背嵬八百,于朱仙镇则以背嵬五百,皆破其众十余万。虏人所畏服,不敢以名称,至以父呼之。

--吕中《中兴大事记》

天眷二年,与宋岳飞相据,浑坦领六十骑深入觇伺,至鄢陵”

-- 《金史》卷82《仆散浑坦传》

这只是一场小遭遇战,但是金军将领仆散浑坦率领六十个金国骑兵绕到宋军后方侦察,来到了鄢陵,也就是到了宋军的后方。鄢陵位于颍昌东北,在东京开封府和朱仙镇之南,金军的侦察兵绕过宋金两军对阵的前线,来到位于朱仙镇以南的鄢陵刺探敌情,金军侦察兵到达朱仙镇之南的鄢陵已经被金人视为“深入”宋军腹地。这条史料足以证明岳家军已经越过颍昌和鄢陵,向北挺进到朱仙镇了,并与金军在那里对阵。这也就有力地印证了岳飞朱仙镇之战的存在。

岳家军背嵬军战斗力:

韩、岳兵尤精,常时于军中角其勇健者,别置亲随军,谓之背嵬,一入背嵬,诸军统制而下,与之亢礼,犒赏异常,勇健无比,凡有坚敌,遣背嵬军,无有不破者。

--《云麓漫钞》

岳飞的五百人是岳家军中特种部队级别的存在,而且颖昌,郾城连战连捷士气正旺。

金军实力:

金军真的有十万人吗?大辽天祚帝讨伐阿骨打十五万辽军号称七十万,曹操二十万人号称八十万,估计金兀术于是吹牛皮吓吓岳飞。

金兀术朱仙镇军队来源,女真这个民族起兵反辽在留来水誓师大会才两千人,女真家底也就是万人,很可惜这万人嫡系部队在颖昌,郾城,仙人关,顺昌一路仓皇逃窜也剩不了多少人了。剩下的人说好听的是签军,说难听点是伪军,都是金兀术从河北山东捉来的壮丁,而且在多次和岳家军作战失败后逃到汴京被收拢的溃军。他们在郑州,邓州屡战屡败都没有死只能说明脚底抹油了,随时准备溜。岳飞和金兀术战鼓一敲,看见前锋部队后退,不倒戈一击就不错了,四处逃命去了。淝水之战就是这么来的。而且这五百岳军可能也是先头部队,岳飞大部队在后面,金兀术十万人也是虚张声势,搞不好五万人都没有。


手持赫鲁晓夫的玉米


这个问题怎么会邀请我来作答呢?是不是我已成了目标人物?我不感谢,我只当是一种挑衅,必以凌利之言奉陪。



回答类似问题我可不会再引史论证,费心劳力了,这都是包藏祸心之人在兴风作浪,正确的回复人家是嗤之以鼻的。这些人热衷于打着探究、辨证、争议等等旗号频频拋出一些历史疑问,甚至是无中生有式的乱丢怪谈异问,组织一些个早有准备的答题者,营造出妄论怪调,引导并分化人们对民族英雄的一贯认知,利用古今差异,强行推出新异说法吸引眼球,以刻舟求剑式的逻辑思维套取所谓不合理的东西,以充实其脏弹库,达到将我民族英雄一个接一个扳倒的目的。



俗话说得好:欲灭其国,先灭其史。当人们一再读到此类不该产生问题的“历史疑问”,难免会在各类异说谬论中迷惑,怀疑,直至产生虚无主义。当正面却又冗长的专业历史学说未能及时扼制、消弥这些胡言乱语,未能为怀疑者接受消化,一段时间过去,还会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信奉,还会有正确的历史认知和是非观念?还会继续崇信自己国家的民族英雄?当出现半数的人都持否定想法之时,人家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其实这些人的历史认识极其溃乏片面,很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当你抽出时间精力去应付,却往往以禁评、拉黑的手段阻止你的针锋相对,一语中的。



回到提问本身,正常情况下谁会有这闲心思一昧去怼上某位民族英雄人物?怎么老是针对他提出这样那样的奇谈怪问?那我们就必须分析清楚了:是否因其伟大的抗争精神,坚定的爱国立场及其民族精神的代表性,已为某些别有用心者所瞄准了?都知道我指的是岳飞元帅了,我也想借此机会问下,那些一天到晚要抹黑岳帅的人怎么一种心态?断章摘句,不顾史实的行为恐怕已不单纯挣粉的心态作得出来的了。欲叫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捍卫历史真实的卫士?当天下的人都是傻子、瞎子?应该说有些历史留传带有争议性,甚至不合理的一面,客观正面的交流谁都不反对,但请这些人别借机兴事,心怀不端。人若不除,天亦诛之!

注:感谢图片作者!


南海裕郎


朱仙镇之战存在的可能性很大,而朱仙镇大捷尚在考证,朱仙镇大捷是不是岳珂一个人写的不得而知,但是朱仙镇之战在《宋史》中有记载,《宋史》卷365中记载:“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之,兀术遁还汴京。”不知题主说朱仙镇大捷既不见《金史》,也不见《宋史》从何而来?

除了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金佗粹编》等书记载朱仙镇大战外,《皇宋十朝纲要》卷23,《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卷5,《文献通考》卷315,《中兴大事记》,《大金国志》卷11等诸多史书记载有朱仙镇之战,这些直接打脸那些说朱仙镇之战只有岳飞孙子岳珂一人所写的人。

对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没有记载岳飞朱仙镇之战,与秦桧有极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明清两朝(尤以清为最)都大兴文字狱,其实,每朝每代都搞文字狱,只是在程度上有差别,这两本书当时极可能受秦桧文字狱的影响,当时专权的秦桧大兴文字狱、篡改官史等,导致这两书中对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的某些战事描写的颠倒错乱、残缺不全,其中更是漏掉了颖昌大捷之后的部分,说岳飞颖昌之战后即班师回朝,而在颖昌大捷后面的朱仙镇之战没有记载就不足为怪了。而且这两书颖昌之战之后的记载与《宋史.牛皋传》有冲突,《宋史.牛皋传》记载:“飞命皋出师,战汴、许之间。”

想不通,现在的某些人为啥一直不遗余力的寻找岳飞的“黑料”并且无中生有的中伤岳飞,到底是为了啥?难道是为了给秦桧洗白?


史里有料


本提问有何根据说《宋史》、《金史》对岳家军朱仙镇大捷没有记载?请参阅《要录.137卷.中兴遗史》"岳飞胜于郾城乘胜逐北兵至朱仙镇据京东45里矣"。《宋史》365卷(岳飞传》,"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45里,与兀术对壘而阵,遣骁将以背嵬500骑奋击大破之,兀术逃还汴京"。综上述史料记载,可以说明,其一,岳家军取得郾城大捷后,确实兵抵朱仙镇。其二,两军在朱仙镇摆兵布阵对壘。其三,确有派骁将带背嵬军(岳家军精锐轻装骑兵)500骑突击金阵(因金骑兵铁俘屠拐子马己在郾城被歼,应是以步兵为主组成的金军战阵),经"奋战"击溃金军。骁将和500精骑应是岳家军先锋或突出部队,还有其它对阵和支援、掩护部队,这样打败十万己屡遭败绩的军心动摇之师是完全可能的。秦桧二相十九年,养子禧又兼修史,岳飞、岳家军的史料尽遭毁灭,少之又少,又矛盾重重。但近九百年历史沉积,人民认可,历朝历代捡捡,基本结论应该是准确的。即,大忠臣岳飞精忠报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大叛徒大汉奸秦桧叛国投敌,操弄权政,残害忠良,是恶的代表,将遗臭万年。


天之吉星


个人认为,朱仙镇之战或许是存在的,但实际情况是:岳飞为了掩护驻扎在洛阳、郑州、中牟、颍昌等地的宋军向指挥中心郾城撤退,以五百兵力向金军驻地朱仙镇佯攻,而驻守朱仙镇的金军也布下了诱敌深入的计策,与岳家军稍一接战后,就立即向开封撤退,企图在开封城下将宋军歼灭。岳家军在战胜金军后,并没有穷追不舍,金军也没有反击岳家军,双方在互相摸不透对方敌情的情况下,就此罢兵。朱仙镇之战的结果是:岳家军完成了牵制金军的目的,安全的将各地军队撤退到郾城;金军虽遇小挫,但并没有如岳珂所说的那样十万大军被五百岳家军打的大败,再无还手之力。

著名宋史专家陈振先生也对岳珂的记述心存怀疑,他在经过多方考证后认为,当时的金军十万主力都驻扎在开封城,而不是朱仙镇。在朱仙镇与岳家军交战的不过是金军的一小股部队,而不是岳珂所说的十万金军。

岳珂编撰的《金佗稡编》对研究岳飞及南宋历史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因为此书主要是围绕其祖父岳飞所写,作为后世之孙,不免在著书时有夸大、虚构之说。很多宋史专家经过多方考证,对岳珂书中记载的事情都予以了驳斥。比如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对岳珂所说的,自郾城之战后,“

拐子马由此遂废”,完全是不顾事实的无稽之谈。因为,仅在郾城之战一年后的柘皋战役中,金军就再次使用了拐子马。即使二十多年后,金军再次使用了拐子马与宋军战斗。而且宋军大破拐子马的战术也不是岳飞首创,早在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十月,韩世忠在扬州大仪镇大败金军时,就“各持长斧,上揕人胸,下削马足”,这已经成为宋军打败金军常用的办法。而且,拐子马并不复杂,因此,想出对付的办法不是很难。岳珂之所以把功劳安在岳飞身上,还是因为“为尊者言”的想法。另外,拐子马并不是岳珂所写的“三人为联,贯以韦索”,只是金军的左右翼骑兵。

如有不足,请指正。


历史的小学生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邀请我回答此类问题,岳飞是英雄是无需质疑的,但是和《说岳全传》中岳飞是有区别的,岳飞的死激起了人民的极大同情心,就如李广的悲情自杀一样,李广没有封侯确实战功没有达到,后世之人替他不平也和他的死有关。岳飞当时很难取得像朱仙镇大捷这样的大胜的,当不排除他取得过一些胜利,宋金当时的力量对比显而易见。当美好愿望太过强烈,就会把理想当现实。


滴水之海2018


金,宋,辽史是元朝快灭亡时,脱脱主持编写,只用了一年!里面错误百出,为了压制南人(南方汉人),防止有样学样反抗异猪统治,里面内容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boyasfrank


这个我们没有经历那段历史,不好评价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不过,可以猜测。

毛爷爷说过,历史是被人打扮的小姑娘。很客观很形象的说出来历史是怎么回事。那就是人写出来的。写史,是人写的,当权者的态度决定了写史人的春秋笔法。

岳飞的战绩没有写进宋史很正常,岳飞当时可以说把皇帝得罪惨了。他一心想把被掳走的俩前任皇帝接回来,这就很尴尬了,你让现任皇帝怎么想?现任皇帝肯定在琢磨,你小子想干嘛?想让我这个皇帝下课下岗?皇帝不爽岳飞,不仅想把岳飞搞死,甚至连应有的功劳都给抹杀都很正常。

当然,这些功劳也有可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这种情况也有很多,比如诸葛亮,民间的传说就多了,还把那些有的没的的神奇事件光环使劲往诸葛亮身上加。

以上都是猜测,望大家别较真。


白志雅


今日头条"悟空问答”里真有一群包藏祸心图谋不轨的小人,竟拿民族英雄去开贬!如此蔓延下去对历史对未来对古人対后代将是极大的不负责任!希望对这股邪气予以坚决地打击,不然正气何在?


钟情一生763


这场战役在岳飞奏章,手稿里面是不存的,最早是岳珂写的,后来包括宋史都采用了。从历史层面中外研究历史的都否定,从民族感情比如岳飞传,这么说吧。正史是没有,民族有,结论按照人多说的算,这场大捷应该是真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