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買手機看跑分?專業的都知道貓膩,不專業的根本不看!

誰買手機看跑分?專業的都知道貓膩,不專業的根本不看!

近日,國外知名評測網站AnandTech發佈長文指出:華為和榮耀play在最近發佈的智能手機加了一個針對跑分軟件監測的機制。一旦監測到運行跑分軟件,手機就會開啟“狂飆”模式以獲得更高分值,類似於電腦時代的軟超頻。

誰買手機看跑分?專業的都知道貓膩,不專業的根本不看!

長文之後,知名評測榜 3DMark 的母公司 UL Benchmark 將華為旗下的華為 P20 Pro、華為 Nova3、榮耀 Play、華為 P20四款手機從性能排行榜單中除名。3DMark表示,當這些手機識別運行的是名字為 3DMark 的應用程序時,便將華為手機所有處理性能推到最大,並且完全忽略功耗建議,以確保最終跑出一個非常高的分數。一般“真正的性能”狀態下,芯片功耗已經達到 3.5-4.4 瓦,但作弊的情況下,華為手機的功率超過 6W,在某些場景中甚至飆升到瘋狂的 8.57W,直接的結果也是性能超頻至少50%。事後,華為和UL發佈了聯合聲明,表示將在EMUI 9.0系統中開放“性能模式”,讓用戶選擇是否開啟該模式。

誰買手機看跑分?專業的都知道貓膩,不專業的根本不看!

自從小米的雷軍在第一次發佈會上提出“不服跑個分?”的言論以來,跑分,已經成為各大手機廠商證明手機配置運算速度、軟件優化能力等等的一個指標。但那是米1時代,小米第一次從軟件開發者到做出第一臺手機時提出來的,用跑分以證明自己做手機的實力,不是隻會堆硬件,對於軟件匹配、CPU打磨也是有自己的獨到心得的。誰知,這句自證造機實力的一句話,成為了行業不斷追求的標準。

誰買手機看跑分?專業的都知道貓膩,不專業的根本不看!

眾多發佈會上,都會列出自己手機與友商的跑分排行,排行作假和針對跑分軟件的優化早已不是新鮮事兒。在這個注重實際體驗的當下,跑分其實已經成為評測專業人士們不得不為之的既沒營養又沒意義的手段,但同行們都在做,不測好像顯得不專業。專業人士對此嗤之以鼻,而老百姓們更關注的是長得好看不好看、運行卡不卡、照相清不清楚、待機時間長不長,價格合適不合適,你問跑分多少?抱歉,一線導購也未必能答上來,鬼才在乎這個呢。在性能不穩的年代裡,跑分可能還存在著自證清白的意義,現在還跑那個沒用的分的意義,你非要說對消費者形成誤導也是有的,但大部分人是不關注跑分的。

要我說,這種沒有意義,且容易作弊的還沒人關注的方式,早該淘汰了,誰也別跑分了就清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