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槊杆的製造一定要那麼複雜嗎?歐洲為什麼不這樣?後世也不這樣?

畫家郝大成


馬槊杆,或許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有點陌生,但它作為一種重型騎兵武器,卻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攻擊屬性加成極高,但它的弊端也顯而易見,並非常人所能駕馭,所以它的普及度就遠遠不如其他輕型武器。

歷史上有傳聞說:馬槊杆的製造工藝極為複雜!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國使用馬槊的歷史,當屬秦漢時期最為流行,整個古代史上也佔據一定的歷史地位,同樣,他也被曹操作為趁手的武器,想當年大唐王朝的大將李世民,就是拿著一把長槊平定天下,這也是唯一一件能夠區分戰力高低的武器。遠在異國他鄉的歐洲,也對這件物品情有獨鍾,但他們對於這件武器彷彿遠不如國內珍重,基本都是一次性標槍。

同樣的武器在不同的國度為何大相徑庭?

其實主要取決於其用途和製作材料的獲取難易程度,相比較於我國,歐洲的馬槊杆選用的材料也更加便宜粗糙,之所以用一次就會被拋棄,就是因為他們的馬槊更短更脆弱,一方面為了減少後坐力,當然他們設計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反覆利用,相當於我國古代弓箭一般,很少會有人將此撿回來再用。

我國的馬槊杆究竟有何特殊之處?

我國關於重型武器的鍛造史也由來已久,自然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積澱,經過眾多工匠的發揚與傳承,馬槊杆的製造工藝也變得越來越複雜,而且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講究,究竟是不可避免還是過多的繁文縟節?這裡就不得不承認,我國國內馬槊杆還劃分著不同的用途。

將軍所用的馬槊杆

作為古代戰神一般的存在,將軍所選用的武器也必定是整個部隊中最為精良的匠心製作,據說這麼一把馬槊杆,通常需要耗時3年,不僅需要上等的韌木木幹作為原材料,而且還要將其拋光打磨到粗細均勻,這類絕世武器,一般同一批次中,成品率極低,這才是其造價高昂的主要原因,帶它出征,不僅猶如戰神附體,而且會給予人以爆棚的自信心,同樣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頂級象徵。

普通士兵也會用到馬槊杆

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實馬槊杆的成品率也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可以批量生產,複雜的製造工藝也進一步被簡化,但這畢竟是武器,從方案的定製到生產,都是由政府嚴格管控,分工明確,個人很難掌握其完整的製作工藝,當然普通士兵所用的武器,畢竟是和將軍有著天壤之別的。

萬事萬物的發展,終究不過是從無到有,從簡到繁,再由有形化為無形的過程,製作工藝的複雜,必然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局限性,當然也並非史學家的憑空捏造

一件武器從研發到工藝成熟,當然也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澱,顯然不可能一氣呵成,歐洲為什麼不如此?後世也不會繼續再沿用,當然也是由它的侷限性所決定的,畢竟能夠順應整個歷史大潮,讓歷朝歷代的絕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武器,至今也還都爭論不休,一切沒有定數,終究在發展中砥礪前行。


摯潷畫畫紅塵


馬槊之所以不被普及是因為這種兵器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太難練很多人吃不了這個苦,就放棄了。

馬槊杆的製造工藝也不是很複雜隋唐時期都可以批量生產

網上之所以傳聞“馬槊製作複雜,製造一根要花數年時間,還多半不成功”。

那是他們偷換了概念他們說的是極品馬槊,那是給將軍用的,可不是士兵用的那種。

就像鍛刀一樣,一個作坊就能批量生產。

但是你要是找歐冶子、干將莫邪這樣的大師鍛刀他們多少年也鍛不出來一把

這就是一個道理好幾年才能造一根的馬槊杆,那就不是一般人用的東西。

馬槊這個東西就是重劍和長槍的結合體長度能達到4米以上,只用重騎兵使用。

由於馬槊太長前頭又沉,導致手持馬槊時,馬槊呈現的是一條弧線

這樣就增加了使用難度要使用這種武器,讓它發揮威力,必須下苦功夫

這樣長的武器,必須同時具備硬度和柔韌度,才能在使用過程中不被折斷。

這就使得馬槊的選材要求相當高,同時還要輔助相應的工藝。

由於重騎兵對馬的要求比較高宋朝失去對燕雲十六州的控制後,馬匹漸漸供應不上

缺失戰馬也是馬槊消亡的一個原因

歐洲為什麼不用

歐洲人由於體格原因,都是正面硬剛的,這種技巧性的武器他們根本不會用

再說歐洲是聯邦制,沒有那麼多士兵,也沒有太大規模的戰爭

對他們來說,一般常規武器就能解決,甚至單人都能影響戰局

也是他們總是崇拜個人英雄的原因。


九哥談歷史


先糾正下這個題目,槊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兵器,分為馬槊和步槊,其實就是長矛的變種。但是近年來被一些網文不斷神話,搞成了什麼靠“韌性”把人彈飛的武器,還“不傷手”,這就太尷尬了。

實際上東西方的長矛類武器差異很小,主要工藝大多是硬木。也有一些特殊的使用填成實心的竹子或篾條複合,但總體上人們沒有要求槊或槍變成“柔軟”,所謂的“韌”,更接近金屬刀劍那種剛柔相濟的概念。


中國古代“杆”的製作工藝並沒有厚此薄彼,矛上面的東西,不能給戟、刀、槍用?沒有這個道理,它們都是相通的,沒必要專門拿槊來說事。

我們需要明確個概念:槊杆、矛杆、槍桿甚至大刀柄都是一種東西,換誰都是一樣。槊杆也並不是什麼神術製成。有武將世家做的高檔武器,自然也就有揭竿而起的垃圾工藝。加工工藝得分出三六九等,高成本武器可不是誰都能用得起。

最差的矛杆就是白蠟木,有柔性,可以耍花槍。這種杆子非常容易製作,柔韌性上佳,因此成了江湖賣藝、演武的重要道具,同時也成了大規模武裝軍隊的廉價武器首選。

《武備志》中認為最好的槍桿是“稠木”,其二是“合木”,還要求用“劈開”的而不是“鋸開”的。用竹子也可以,但“攢竹”腰太軟了不能用,北方的幹竹子不能用,只能用東南的竹子。

明代武術家程衝斗的《長槍法選》對槍桿的採用有很明確的描述:

其木色有稠木、有檀木、有尖慄木,皆大木取小劈刨而成,多不堅牢易斷。必 選生成者為上,有檕條木,有牛筋木,有茶條木,有米枯木,有拓條木,有白蠟條木。各處土產不同,各名其異。惟取堅實體直,無大枒枝節疤者為上。根頭可要盈把,便好持拿,自根漸漸細至稍上。不軟不硬為妙,如太軟太硬,則拿捉不如意。調製如法,便好運用也。今 軍伍中多用竹竿,但要選苗竹,竹節稠密者佳。大抵竹不耐用,拿攔擊刺之間,力大則破矣,幹又自裂,可用鹽滷久浸,使常有潤色,略可取用耳。

古代大部分矛杆是漆皮的硬木,為了防止炸裂和腐爛,人們的確會選用漚過的木頭,漚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晾三年漚三年陰三年的說法。貌似很誇張,但過去人蓋房子、做棺材、造傢俱用的木頭很多也是這樣的,現代傢俱工業無非是使用機器烘乾罷了。在有準備和具備供應鏈的情況下,古代人獲得一根老木杆並不是很難的事。

再好一點的,會選擇在槊杆外包篾條,有竹篾或葛藤、木蔑等類型,它們被膠合在杆身上,繼而打磨成光滑形狀。可以為木杆提供一定的韌性,也讓單純的木頭材料變得更結實。

中國古代長杆兵器的複合製法,歸根結底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結構性能,在剛性與韌性中取得平衡。同時這種工藝會讓杆面變硬,這樣就很難出現戚繼光抗倭時,倭寇拿刀輕易剁斷槍頭的情況。倒不是真的像有些網文說的那樣,為了能在馬上戳人不斷杆又不傷手臂而設計,這完全是一種小說中的奇談怪論。

後世也一直在使用這種複合杆,這在中國兵器的特色,只是現代人一般接觸不到這種工藝了,一些民間耍把式也不會懂得“軍標”的奧秘。

至於西方的騎槍為什麼不這樣...我知道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多半是看了電視裡那種扎中人後“碰”一聲爆裂的碩大騎槍。我只想說,你中了西方影視劇的毒了。

西方人的騎槍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只有部分重騎兵會在比武的時候使用加了脆木杆的矛頭,這樣木杆會在扎中人的時候斷裂,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大家都是玩玩而已嘛,點到為止。

實際的騎槍遠沒影視中那麼誇張,最多是個錐形結構,為了達成更長的槍型,故意造成前細後粗的椎體。

西方騎兵們從古至近代的演變中,很少很少出現什麼“一次性騎槍”。相反,他們的長杆騎槍和重型騎槍玩的很溜,動輒3米4米的長度,這種東西為了手臂用一次就扔?你開玩笑呢。他們更多的是因為騎槍做的太長,不利於刺中後拔槍,以及槍身變得太脆太容易損壞才會如此無奈。

比如波蘭的“翼騎兵”,這可是一支響噹噹的騎兵隊伍,在歐洲的歷史上縱橫馳騁。他們的長槍可長達4-6米,這使得翼騎兵總能先捅死敵人。

翼騎兵長槍使用樅木製作,也是複合結構,取兩段樅木芯,把中間掏空,然後膠合在一起再磨成圓杆即成。這樣做的唯一目的是減重,過長的長矛在重心上存在問題,太重對於手臂是種折磨。

正因為這種空心的木材複合結構,使得翼騎兵的長矛常常在幾次或單次戰鬥後損壞。為此他們採取了一種“成本考量”,在非必要的時候就不浪費這些東西了,會讓哥薩克打前隊,當炮灰,或者乾脆用刀解決戰鬥。

不過就算是這樣,打幾次就壞的坑爹玩意兒也很容易消耗,這使得翼騎兵們經常性的囤積長矛,長矛的製作也越來越“成本化”。翼騎兵離不開長矛,他們的壓軸戰法就是膝蓋挨膝蓋的在馬上組成密集長矛方陣,波蘭人後來在城市裡可是把翼騎兵長矛當做“彈藥”儲存的。

即便如此也抵不住長矛的消耗,因此翼騎兵們只能再攜帶一些矛杆,讓扈從在空閒時餘製作一些“縮水矛頭”拿來替代,這些縮水矛頭安裝在半截矛杆上便可以湊合作戰。

曾被認為是中世紀最強大騎兵的“馬穆魯克騎兵”,他們的長矛乾脆就是硬木杆,然後綴上包鐵槍頭。這種裝備也被稱為“拜占庭式長矛”或者“波斯長矛”,是一種從西亞到中亞非常普遍的矛型。

這種矛杆偶爾會在上面製作鐵箍來強化並防滑。馬穆魯克騎兵打仗走的是狡猾的路子,他們是全能型的戰士,進行了刀、槍、弓的全面武裝。碰到輕騎兵他們用長矛對決,碰到重騎兵則使用弓箭,必要的時候他們能下馬當步兵作戰。長矛並不是唯一依賴的武器。

條頓騎士團也是個不錯的古代例子,槍技是條頓騎士團員非常重視的武藝,許多人從小時候就開始進行訓練。他們的騎槍依然是硬木杆,多為2-3米的中等長度,前細後粗,有螺紋握把。


因為槍頭比較大且開了血槽的原因,條頓騎士並不是很擔心槍頭拔不出,至於許多玄幻小說上所謂的“衝擊力折斷手臂”就更不用擔心了——他們往往更在意槍會不會脫手。槍型變成前細後粗也是出於對重心平衡的考慮。


所以,中國的馬槊杆並沒有複雜到哪裡去,西方也沒有什麼“非要如此”的需求。戰爭總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裝備到最後的武器東西方几乎都差不多。


王司徒軍武百科


首先回答題主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答案其實題主自己已經在第一個問題中說出來了——製作太複雜,一根馬槊的製作時間長達數年,而且成功率不到一半。

所以馬槊的使用者都是富貴出身,說簡單點,這東西不是富人根本玩不起。

哪怕是在中國,馬槊的流行時間也及其短暫——大致上流行於隋唐時期,如果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會發現,它的流行與府兵制的後半段時間是重合的。

歷史上,也只有府兵制時期的軍隊將領才能用的起這東西。

原因有三:

首先,他們有這種需求。

其次,他們富有。

最後,那時候當兵都是要自備武器的,換句話說,這東西是可以當傳家寶的,再加上府兵制時期,開府養兵的都是世家大族,這些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富。他們給軍人的待遇相當好,所以那個時代的軍人是一份不錯的職業,一個軍人完全可以花一生的時間來製作一支這樣的武器,然後傳給下一代。


接著回答第二個問題:

馬槊的製作之所以複雜,是由馬槊使用者的需求決定的。

第一種需求是普通武器的需求——堅硬、耐用。這一點完全不需要解釋。

第二種需求只有練過真正的武術的人才知道,所以這是很多人所忽略的,畢竟現在沒有人用這東西打架了,所以沒這種需求,而練套路武術的也沒有這個需求。

這個需求就是——用著不累。

這一點看上去有點搞笑,其實不然,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在過去,有一句話,叫做學得好武藝,賣與帝王家。

在這些好武藝中,最厲害的就是槍法,而槍法的巔峰卻是槊。

下面我介紹一下什麼是槊。

其實用現在的話來講,槊就是長矛的重型版。

它的具體形態是一支加了長杆的劍。

沒錯,你沒看錯,我也沒講錯。

馬槊就是一支加了長杆的劍。

說得再具體一點:

槊杆長一丈二,槊鋒長一尺八,一支完整的槊總長度是四米半。

下圖是槊鋒實物:

所以,只有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才能明白為什麼我們前面說馬槊使用者的需求裡有一點是用著不累。

這個需求要求它必須輕,所以就排除了金屬製品的可能。

如果只有這兩個需求,馬槊的製作仍然不需要那麼複雜。

這就要看馬槊使用者的第三個需求——能夠緩衝力量。

也許你曾注意過,馬背上使用的武器都有這個需求,比如,從實用角度來講,馬上不能使用劍,只能使用刀,原因就是因為刀是彎的,砍的時候力量可以得到緩衝,不然的話不是武器脫手,就是手腕斷掉。

在長武器的使用上,中國產生了府兵的馬槊,歐洲產生了翼騎兵的空心長槍。

兩者有不同:

馬槊靠彈性來緩衝力量。

空心長槍緩衝力量的方式則是——斷掉。

所以,正是馬槊使用者的這三個需求決定了馬槊的製造非常複雜。

簡單點說,馬槊要輕、要堅硬、要有彈性。

明白了這三個需求再回頭看一下馬槊杆的製作,只能說一句,中國人的老祖宗真聰明,現代材料和工藝都難以搞定的東西,居然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了完整可用的解決方案。

再看看同時代的其它地方,忽然明白了為什麼那會的人們會叫中原以外的地方為“化外之地”、“蠻夷之邦”。

以上。


品墨食色


都是胡扯的,文明點說就是網文作者臆想的。

要說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一點,不管是馬槊還是步槊,在南北朝中後期到隋唐時期都是軍隊中極其常見的兵器,用現在話說就是制式兵器。這種兵器最大的特點就是規格一致、造價適中、製作流水線化、通用性強。

就以唐初軍中裝備的武器為例子,當時一個馬步軍混編的作戰軍團,除去攻城和防守的大型武器裝備外,單人作戰兵器無非就是橫刀、長牌(步兵用)、團牌(騎兵用)、長槍(步槊)、馬槊、長弓(單體弓)、角弓(騎兵用)、弩、陌刀、長斧、大棒(箍鐵)、還有一些零散裝備的鐵錘和撓鉤。

那這些兵器是由誰提供呢?由國家或者說軍政集團提供。

有人說,不對,實行府兵制的時候就是自備武器。這句話沒錯,府兵制初期確實是由民兵自備武器裝備,民兵們將自己籌措到的武器裝備交給軍府保管儲存,訓練或作戰時再由軍府按照上交情況發放給個人使用。

初期還可以操作,可是越往後問題越明顯,自備武器帶來的諸多難以迴避的問題,比如兵器號鎧規格不一樣,質量差距也很大,甚至外觀都有很明顯的區別,這就給作戰、訓練和閱兵帶來了很大的不方便。

所以到了後來,主管府兵的折衝府就換了政策,只交錢不用再自帶兵器裝備,由軍府統一發放。這樣一來,府兵(民兵)就都用上了統一規格的裝備,在訓練、閱兵、作戰上帶來的極大的優勢,而管理者也得到了好處,他們通過虛開發票的方式(強迫農民多交錢,卻提供廉價的武器裝備),賺取了大量的差價。

所以到了後來,府兵一個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的兵府官員利用制度漏洞開始大範圍的貪汙,而兵府管轄的農民不僅被迫交錢還要義務服四十年兵役,導致大量的在籍民兵逃跑。最後府兵制名存實亡。

當然說這麼多就是為了說明,自備武器裝備的時期是短暫的,大部分情況下,兵器裝備是由國家提供,也就是制式裝備。

現在回到馬槊這個問題上來,馬槊這種兵器在隋唐時期作為一種非常普遍的大規模列裝的兵器,它並不是網文所說的造價極其昂貴,做工非常的難,比如這位網友說的,“製作太複雜,一根馬槊的製作時間長達數年,而且成功率不到一半。”

這完全是胡扯的!

這種制式兵器從圖紙、選材、鍛造、安裝、儲藏都有一整套流程,基本和現代的流水線生產沒啥區別,有專門的工匠、專門的官員和政府部門負責製造與監督、管理。“北齊諸冶皆有局丞。隋諸冶皆置監,監有上、中、下三等,皇朝因之,掌鑄兵農之器,以給軍旅、屯田、居人焉……軍器監掌繕造甲弩之屬,辨其名物,審其制度,以時納於武庫;少監為之貳焉。丞掌判監事。凡材革出納之數,工徒眾寡之役,皆督課焉。主簿掌印及勾檢稽失。錄事掌受事發辰。”

說白了就是這其實是大規模的高度組織化的生產活動,並不是你想象的幾個人的手工藝品。

很多人因為不明白馬槊的使用方式,而想當然的認為馬槊是騎兵(將領)快馬突擊用的,類似於下圖。

(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這是很大的一個誤區,這種姿勢其實是追擊敵人或者衝入敵陣前的情況。這是衝鋒中的一種持槊姿勢,而不是戰鬥姿勢。

在一般的戰鬥情況下,馬槊是由雙手操控的,主要進攻方式就是在馬上左右刺擊。
《梁書·羊侃傳》“侃執矟上馬,左右擊刺,特盡其妙”。

《舊唐書.尉遲敬德傳》“世充驍將單雄信領騎直趨太宗,敬德躍馬大呼,橫刺雄信墜馬。”

“齊王元吉亦善馬槊,聞而輕之,欲親自試,命去槊刃,以竿相刺。敬德曰:"縱使加刃,終不能傷。請勿除之,敬德槊謹當卻刃。"元吉竟不能中。”

因為馬槊主要以刺擊傷敵,所以槊杆一定要用堅硬的木料製作,不能有太多的彈性。這種實戰用的兵器和街頭雜耍藝人耍的那種花槍完全是兩碼事,一種是為了殺人,一種是為了表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有人說那積竹柲是咋回事?其實這並不是很難的工藝,相對於製作角弓,這都是很簡單的技術。所謂積竹柲其實就是在硬木芯外邊封貼竹片,纏絲麻或者馬鬃,然後刷漆,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槍桿(槊杆)開裂,順帶增加強度。不過這種工藝相對於纏絲刷漆還是麻煩不少,所以普遍上,矛槊還是用硬木纏絲刷漆做杆的更多一些。

如果除去開裂這個因素,很多矛槊杆完全就是用硬木刷漆製作,棗木、椆木、柞木等都是製作槊杆的材料。通過陰乾、取直、刷漆等工藝,兵器坊就能夠大批量的生產裝配槍矛產品。

實際戰鬥中,有時也會遇到槊杆折斷的狀況,比如著名的猛人程咬金。“程知節,本名咬金,濟州東阿人也。少驍勇,善用馬槊……行儼先馳赴敵,為流矢所中,墜於地。知節救之,殺數人,世充軍披靡,乃抱行儼重騎而還。為世充騎所逐,刺槊洞過,知節回身捩折其槊,兼斬獲追者,於是與行儼俱免。”

結尾說一句,不要刻意的神話某一種兵器,更不要把一些亂寫的網文當成可信的資料。


冬眠要趁早


“矛長丈八,曰槊”,丈八蛇矛是不是有一點熟悉,沒錯,猛張飛所用的丈八蛇矛估計就是馬槊的一種變種。

可以肯定的是漢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馬槊。

東漢末年,赤壁之戰時,曹操詩興大發,就曾經橫槊賦詩,做出了著名的《短歌行》,意圖“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阿瞞都說自己“持此槊橫掃天下”,可見當時馬槊就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武器,並且深得曹操的喜愛,當然也可以說,曹操為馬槊做了一個非常好的廣告。

馬槊是什麼時候流行起來的?

馬槊的發展與流行,當然離不開騎兵,所以由漢朝至魏晉南北朝,一直到隋唐時期才發展到了巔峰。

隋唐時期出現了非常多的馬槊高手,像大家所熟悉的用三板斧的程咬金、用雙鞭的秦瓊和尉遲恭,都是名動一時的馬槊高手,而不是使用奇門兵器。

到了兩宋時期,宋朝失去了北方邊境,失去了戰馬來源,馬槊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馬槊的製作難度為什麼這麼高?

雖然不知道馬槊為什麼這麼流行,但是長達一丈八的馬槊,換算成現在就是兩米五,這樣的一個大傢伙,如果全是鐵的,真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哪怕是使用最好的材料、名貴的柘木製作馬槊杆,達到用刀砍上去發出金屬之聲的要求,也是非常的困難的。

所以,排除了半米長的、鋒利的槊鋒,單純的製作馬槊杆,也要耗時三年之久,更何況成功率只有四成。難怪會成為達官貴人、將門世家的最愛,一般人真的是用不起啊。

對於歐洲使用的粗大的騎槍,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會在打仗的時候折斷,但是號稱“一次性武器”的騎槍,顯然不適合中國大地。

後世失去了廣闊的戰馬產地,馬槊再也不是主流武器,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大名鼎鼎的馬槊

有刃為矛,無刃為槍。在騎兵成陣形突刺戰陣和戰陣用長矛防禦的時候刺擊是最適應陣型的,而矛的刃是為了讓矛可以具有橫掃的能力,這使得矛成為兵卒們所普及的馬上全能兵器,但在陣戰中長槍也不錯。

▲尊貴的馬槊

而槊也可以說是矛的升級版,它的刃更長,杆更重,長短更適中,更加的平衡穩固。慢慢的,槊就成了高級別戰士或者武將的專屬兵器。由於槊可砍可刺,為了滿足高級別將士,槊要保證紮上人槊杆不斷,砍傷人不死震傷,故此在槊杆重量、硬度和柔韌性上下了功夫。

▲專家復原的陌刀

因為這種槊要裝備給像陌刀隊手一般的高級戰士,所以國家也不缺錢。在打造槊杆的時候,工匠們先會選擇一塊上好的柘木,將其用膠泡起來,在用麻繩斜著勒進去,等結實了就用厚布纏繞。等到幾年後槊杆堅硬且富有韌性,刀砍上一個線,槍紮上一個點,放水裡涮涮痕跡都沒了。

▲大小不同的槊頭們

在槊杆造好後就把同樣重的槊尾和槊頭分別按在槊杆的兩頭,槊杆一個鐵旮瘩帶個槍尖,槊頭好似加寬、加厚、加長的越王勾踐劍。最後標好尺寸往樹上一掛與地面平行,放秤稱一稱至少得有十斤。

▲重騎兵(左)騎士(中)與重步兵(右)

歐洲在戰鬥力地位上與中國持槊武士齊平的從軍者是騎士,騎士弓刀失馬步劍一樣樣樣精通,騎士老爺上面能戰鬥下馬也能戰鬥,但他們一般會手持和一般人一樣強的長槍隨著戰陣突刺,在長槍折斷後用長杆斧子的斧尾刺擊、斧頭砍殺敵人,或在落馬後用斧子和雙手劍繼續戰鬥,故此不需要馬槊。


南政昔風


首先說一下馬槊作為一種武器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三國時期曹操揮兵南下,於赤壁大戰前,意氣風發,酒至酣醉,橫槊賦詩,說明曹操的武器就是馬槊。至唐朝,馬槊的使用更是達到了巔峰。像人們所熟知的程知節(程咬金),尉遲敬德,還有李密等人的武器也都是馬槊,這些都是有資料可考的。由此不難看出使用馬槊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輩,從來沒有聽說哪個小兵手持馬槊大戰敵人的。首先,馬槊從名字上就能明白,是馬上的對戰武器,在古代,戰馬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不是貧苦人家的子弟能擁有的,而且上面所列舉的幾位名將就是馬上戰將。再者,馬槊的製作極其複雜,流程繁瑣,從選材到最終成型,一杆上好的馬槊要經歷數年之久,這其中的成本花銷也是巨大的,要是一般的人能用的起嗎。要是說把馬槊作為制式兵器配發全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步兵裡倒是有一類長矛兵,但長矛和馬槊決定是兩種武器,就算在使用手法上有些相近,但也只能看作是兩種不同的兵器,它們在製作的流程步驟工序上也是有天差地別的。總結一句話就是,馬槊是貴族的兵器,就像如今高爾夫是貴族的運動一樣,你不能說羽毛球也是手裡那個東西把球擊出去,就認為兩者是一樣的。



楓林聽濤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正好在看外國人拍的“馬可波羅”,其中有一段武士教馬可波羅刀術的片段,武士打掉他的刀以後就問他你以為刀柄後面的布條是裝飾用的嗎?然後馬可波羅馬上就把那個布條纏在手上,武士再也打不掉他的刀了。這段故事可以送給評論區質疑古代已經存在的而且大面積使用的武器的那些人,存在的東西居然還懷疑真實性,腦回路不是一般的清奇。

現在正兒八經的說下歐洲長槍和馬槊的事情。至於馬槊的製作之複雜已有大神普及,我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歐洲長槍:看過不少歐美拍攝的古代戰爭片,他們比較認真的還原了歷史。這一點真的需要中國導演好好學習,那些影片中有不少歐洲騎士拿著空心木槍兩人互懟,撞擊的時候是手持長槍並且用胳膊夾在腋下以免護手撞擊手腕讓手腕折斷。在撞擊的一瞬間必須放開握著槍柄的手。用手臂夾著的力量帶著衝擊力把對方撞下馬。手臂和軀體有全身甲保護不會被擦傷。不清楚的可以看歐美類似的電影,有一部電影(不記得名字了)還有慢鏡頭看的很清楚。實在看不懂可以去查英文資料,英文看不懂請找度娘 謝謝。

中國馬槊:中國走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首先是中國的戰爭是人數非常多的大型戰爭,消耗的後勤物資是巨量的。是歐洲那些幾百人的村鬥不能比的。沒有那麼多的又長又直的一次性空心木頭給你用,所以必須有能重複多次使用的騎兵長柄武器。馬槊就在這個時候誕生了,唐朝之所以產生了馬槊而不使用漢朝的戈,那是因為有遊牧民族血統的大唐深知騎兵的弱點。對付那些還沒有金屬鎧甲穿著獸皮甲甚至沒有盔甲的遊牧戰士的時候,馬槊就是一杆殺人機器。馬槊的使用並不是全部都是刺殺動作,從現在看到的武術套路里面我們還是能看見一些端倪。在騎兵開始組隊衝陣的時候那些錐形陣的鋒刃全都是武力值很高的精銳騎兵組成,在第一輪撞擊中技術好的可以利用槊的韌性彈開被殺的敵人繼續衝陣,技術不好的就失去了馬槊。失去馬槊的戰士就降低馬速抽出橫刀移動到陣型的邊緣利用馬速切割前面逃過馬槊衝擊的敵人。空出來的位置由後面的持槊騎兵補上去。陣型最前面的騎兵如果遇到對方的陣型不是很密集就會出現直線刺擊準頭不行的問題,那麼馬槊的韌性的一面就發揮出來了。看過武術裡面大槍的使用動作就知道,馬槊和槍除了刺、扎以外還有撩、撥、攔、拿、絞、挑、壓、劈、崩。這些都需要槍桿具有韌性才能做得出來。馬槊本身就是加了長柄的劍,騎在馬上利用槊杆的韌性用力抖一下馬槊就可以馬上改變方向變成切割敵人或者從下往上撩的動作。有人可能說馬槊的製作這麼複雜你還能抖出槍花?清末的武術家耍大槍,耍個槍花出來那是基本功。實木做的槍桿能耍出槍花複合材料的肯定一樣能,中國的反曲弓用的也是複合材料,使用中就是利用複合材料的韌性和彈性才能射的遠。而且玩過大槍的人一定知道還有一種叫做借力打力的技巧,說白了也就是用反彈的力量擊打反向的敵人,玩的好的人在殺人的時候非常省力。幾萬人的戰爭中體力消耗很大,省力是很重要的。說到這裡還想起了國外知乎網裡面老外問為什麼中國人沒有發明英格蘭長弓一樣的武器,居然有人說是中國人太矮了用不了長弓,還好還是有聰明的老外給他們解釋了中國反曲弓的原理和射程以及工藝的複雜性,根本不需要長弓。中國人對武器彈性的使用深得其中三味。

說到後世為什麼不用馬槊了,那是因為唐朝以後中原淪陷大量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學習到了精良武器和盔甲的製作技術,西夏甚至發明了冷鍛甲,馬槊的威力大減。到宋朝的時候發現遊牧民族使用的狼牙棒一類的武器對盔甲精良的騎兵有更大的傷害而且適合大量製作成本便宜,於是大量的出現了重型武器。同時因為缺馬就把騎兵使用的重型武器加了根長柄,出現了步兵用長柄狼牙棒,擊打騎兵並用狼牙把騎兵拉下馬一頓錘。陌刀變成了專門砍馬腿的朴刀,步兵長矛改成了勾連槍,連枷一端加長變成了拍棍。只要重甲騎兵落下馬那就是任人宰割了。

這是一己之見,歡迎拍磚。。。


龍69258242


很多人都沒搞明白什麼叫制式裝備,什麼叫傳世裝備,窮文富武,在以武功奪功名利祿的時代,武人世家用來在戰場上奪取富貴的武器能和普通兵士用的裝備一樣麼?不求你去搞懂槊的正確使用方法,因為我們都不知道,但怎麼想都不敢想一個將軍提著一杆又重又容易斷或者什麼一次性武器在戰場上衝殺,別跟我說衝完了拿刀砍,如果那樣,槊完全不用槊頭做成劍型,想像一下,一把不是很重但很長,不會輕易被砍斷槊頭還兼具彈性,兩米五的長度,在衝入敵陣刺殺前排後,在馬上揮舞,不讓敵人近身,兼具刺砍削拒擋等多重功能,這能和一般步槍兵和普通騎兵用的一樣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