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探獨家|訪談李開復:這三個行業會最先被 AI 顛覆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硅谷Live / 實地探訪/ 熱點探秘 / 深度探討

封面圖自 O'Reilly 官網

李開復來硅谷了!

從 TED 演講《人工智能如何拯救人類》、到 Tech Crunch 的 “2018 顛覆舊金山”、再到 O'Reilly 人工智能大會,李開復在各種活動上頻頻露面,硅谷此行日程安排得相當滿。

密探在 O'Reilly 與 Intel 合辦的 AI 大會上與開復老師相遇。開復老師不僅神采飛揚的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演講,在應對來自硅谷各界的種種提問時,更是精神抖擻、遊刃有餘。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李開復大會分會場發言 / 圖自硅谷密探

會後,在他趕往下一個會議的間隙,無縫不鑽的密探(要不怎麼能叫密探呢!)和開復老師展開了一場關於中美之間 AI 發展的訪談。在有限的時間裡,開復老師妙語連珠,乾貨連連。

九月初的舊金山寒風漸起,秋意轉濃。在大風呼呼的街道上,密探與開復老師邊走邊聊,聽他將 AI 發展與人類未來命運的種種觀點,一一拋出。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領先美國

在演講中,開復老師提到,今天的 AI 領域美國佔領先地位,但五年後誰還能領先,就很難說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開復老師給出了六大原因:

第一,中國的產品創新已經趕上了美國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第二,中國殘酷激烈的市場競爭創造出了堅毅的創業者;

第三,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全球領先(佔全球 AI 投資的 48%,美國佔 38%),且 AI 獨角獸很多。以創新工場為例,過去兩年內就投出了 5 家獨角獸;

第四,AI 應用越來越廣泛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訓練 AI 的關鍵是大量數據,而中國人口眾多、產生大量數據,從點外賣、共享單車、再到移動支付等等,中國成為 AI 數據資源豐富的寶庫;

第六,政策支持

令人興奮的是,如今的 AI 領域,是中美兩架巨大的引擎共同拉著人類向前發展。與之前一貫由美國單槍匹馬領先科技發展的 “慣例” 相比,這還是第一次。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大會現場 / 圖自硅谷密探

中國比美國更敢於放手發展科技

爭奪全球人工智能龍頭的寶座,中美一攻一守,攻方想銳意創新、守方要控制風險。

從政府對於科技發展的支持力度方面來說,開復老師認為,中美的態度大有不同。

在中國,當新技術出來時,政府往往會 “讓子彈先飛一會兒”,如果發展得不順利,政府再調整、引導。而我們看起來樣樣自由的美國,其實常常根本一開始就不放行。

開復老師說,以無人駕駛貨車為例,中國正在發展支持自動駕駛的超級高速公路,為未來無人駕駛時代做準備。

密探查了一下:今年 2 月,浙江省正式宣佈建設全國首條超級高速公路。將建設的超級高速公路是已經分段批覆的杭甬複線高速公路——杭紹甬高速公路;今年年初,上海發放了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同時劃定了相關測試道路;2017 年底,北京也發佈了《加快推進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有關工作的指導意見》和《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兩個自動駕駛的指導性文件。這三地的政策無疑會對全國其他地區起導向性作用。

而美國雖然技術領先,但來自工會的阻力強大。貨車工會就通過影響政策,延緩自動駕駛貨車技術的發展。目前,在美國貨車自動駕駛連測試都是不被允許的。

不僅是自動駕駛,中國在移動支付、電商等方面,一直也非常鼓勵創新。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李開復大會演講

圖自 O'Reilly 官網,版權屬於原作者

這就是中國思路:對技術先放行,再理解和觀察,之後再決定是否管制、如何管制。這在宏觀上,對於技術的發展有很正面的推動作用,也是對創業者和投資人有利的。

“當然,政府如果觀察到技術應用的發展勢頭有問題,肯定還是會阻止,但是總比一開始就不讓推出要好。” 開復老師告訴小探。

中國 AI 公司暫時不需要往海外擴張

密探觀察到,雖然中國 AI 創投是個熱門話題,中國獨角獸公司也發展強勁,但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 AI 合作似乎並不多,基本都只是學術上的交流。在中美資本互相搶投對方熱門項目、中美人才流動頻繁的現狀下,雙方在 AI 領域淺嘗輒止的合作顯得頗為不同尋常。

對此,開復老師的觀點是:“這樣不是挺好的嗎?中國 AI 公司其實暫時不需要海外擴張。”

對於 AI 初創公司,開復老師的建議是,雖然中國人口不到全球的一半,但語言一樣、用戶習慣有很多共同點,對 AI 初創公司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在中國創業的人,不把主要的時間放在中國,而過早的去考慮國際市場,其實是不明智的。

而且,從互聯網公司的過往案例就可看出,太早走向國外的公司,往往因為沒有辦法兼顧,而增大了失敗的風險。

這讓密探想起,近期出海的項目有很多是內容、娛樂、視頻方面,與 To B 項目相比,這些團隊必須對當地用戶需求有更為深刻的瞭解。由於不瞭解當地法律法規、客戶心理而碰一鼻子灰的項目不在少數。

開復老師說:“現在,中國公司在國內做自己的客戶,和美國公司在學術上做朋友,其實挺好的。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為了平行宇宙,中國公司去美國,或者美國公司進入中國,都有一定的挑戰和障礙。”

看來,中美兩國在 AI 領域的發展,表面上井水不犯河水,實際上暗流湧動。

人工智能的應用,哪個行業會先行?

對於密探的這個問題,開復老師給出了非常精準的回答:

如果行業應用場景是相對一致的、重複性高的,那麼AI的應用就會比較快;而如果需要應對很多不同的環境、場景,AI就會比較難用。

例如,無人汽車不好做,但是無人駕駛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相對穩定、安全的行駛,因為高速公路提供了相對一致的環境。

但如果我們想讓 AI 研發菜品、甚至替代米其林三星廚師,這就很難了,因為每一個菜品都是創新,創新可不是 AI 的長項。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圖自 O'Reilly 官網,版權屬於原作者

那麼,對於各個行業來說過,如果要對AI應用的容易度打分,開復老師會怎麼打呢?

互聯網:排名第一。互聯網行業數據多、並且用戶還免費對數據進行著標註,應用當然最容易和 AI 結合;

金融:可能也很快。金融行業不僅數據多,利潤也非常高,很有希望 AI 的應用快速發展起來;

醫療:很有挑戰。

開復老師談到,醫療行業的用戶隱私,一直就沒有一致性的標準,因此 AI 的應用頗具挑戰。

什麼叫 “一致性的標準” 呢?開復老師解釋到:拿投資舉例,比如說我投資 1000 塊錢,增值變成 2000 塊了,那就是賺了一倍,很清晰、很容易衡量。但醫療領域就沒那麼簡單明瞭。

以癌症治療為例:經過治療,腫瘤變小或增大的程度,每個人個體都不一樣,用什麼標準去衡量(治療到底有沒有效)?又或者在治療後,患者存活多了兩年,但不知道是不是能夠存活五年,該如何衡量?在這些方面,每個醫院衡量的標準都不太一樣,也就是缺乏統一標準下的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做 AI 訓練,就會面臨很多難題。

教育:挑戰相對少。

開復老師透露,創新工場下個月會在美國的《60分鐘》節目出現(密探注:《60分鐘》是美國最久負盛名的談話節目之一,奧巴馬總統、布什總統、導演斯皮爾伯格等都曾做客該節目),透露更多關於其在教育和AI領域的佈局。

為什麼教育領域AI應用的挑戰相對少一些呢? “教育作為一個領域,相對可以拆分,逐個化解,不需要整個環節全部做好才OK。因此,其AI應用就會相對快。”

創新工場投資的公司中,有做改考卷的、改作文的,做數學教學的,做視頻會議上課,做慕課的企業等。

“目前老師一天中,50%的事情都可以 AI 來做。”

開復老師認為,未來的老師,應該更深度去了解學生的需求,發展個性化教育,而非把時間用在重複性的工作上,例如重複性講課、糾正學生英語口音、改考卷、上課點名等。這些都可以由 AI 代勞。

就如騰訊對自己的用戶會有畫像,瞭解用戶用微信、京東、摩拜,以及玩遊戲的習慣,未來每個學生也會有一個畫像,他的學習進程、優缺點、對老師的喜好、對家教的需求等,都會個性化體現。而學生的個人畫像,將會引導 AI 時代的教育。

看來,互聯網、金融、教育,這三個行業最容易首先被 AI 顛覆。

當然,如果你想懷把舊,也可以訓練 AI 對你說 “你們這屆學生,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

AI 到底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這個議題雖然看似宏大,但卻是開復老師作為一位 “AI老兵” 的深入思考。

開復老師認為,一方面要對財富進行重新分配,另一方面,教育系統要升級,針對 AI 影響下的工作需求的變化,做出新的培訓體系。

財富分配自不必多言。高科技帶來的財富太集中,必須做出平衡,顧及到沒有工作的群體。

“而對於失業的群體,我們要幫他們找到新的工作,並通過訓練,讓他們勝任這些工作 —— 這些不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

現在問題來了:什麼樣的工作才不會被 AI 取代?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以上圖這張表為例,橫軸從左到右是對創造性的需求,越往右、越需要創造性,左邊則不需要創造性;縱軸從下到上是對領會人類情感的要求,越往下的工作越不需要領會人類情感。因此我們看到:

  • (左下角)不需要人類情感、也不需要創造性的工作,將會被 AI 取代(比如駕駛卡車);

  • (右下角)不太需要和人打交道、但需要創造性的工作,AI 將提供工具為人類服務(比如寫歌詞);

  • (左上角)不需要創造性、但我們想 “加點人情味” 的工作(比如醫生、教師),AI 將提供信息,由人類輸出;

  • (右上角)既需要創造性、又需要 “人情味” 的工作,則不太會被 AI 取代(比如 CEO)。

未來,如果 AI 取代掉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工作,無疑會造成深遠的社會影響。因此開復老師認為,政府與民間需要共同用

非常長遠的、15 到 20 年的眼光為未來規劃。

如果眼光不夠長遠,就可能出現尷尬。“如果一個卡車司機沒工作了,你叫他去做客服,再過幾天客服又被 AI 取代了,他不又沒工作了嗎?”

那麼,這個政府跟民間合作來推動教育體系轉型升級的機制,在中國或者是美國,已經有這個苗頭開始成形了嗎?

開復老師回答很簡短:“沒有。這就是我要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

《AI•未來》不是開復老師寫的第一本關於 AI 的書。如果說上一本 《人工智能》定義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普讀物的話,《AI•未來》則是從人文角度,探討這種技術對於我們生活的衝擊與影響。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在這本書裡,開復老師將人工智能革命分為四個階段:互聯網智能化(Internet AI)、商業智能化(business AI)、實體世界智能化(perception AI)、自主智能化(autonomous AI)。

前兩波浪潮,也就是互聯網智能化及商業智能化,已經進入了我們的生活;現在,隨著機器像嬰兒一樣開始 “看” 我們的臉孔與物體、“聽” 我們的指令,第三波浪潮的這些公司,在試著逐步搞懂我們的世界、把現實世界數字化。

密探独家|访谈李开复:这三个行业会最先被 AI 颠覆

如果說第三波浪潮是給人工智能加上了眼睛和耳朵,第四波浪潮則是人工智能的胳膊和腿。這個浪潮將會伴著未來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智能機器人負責製造等只有科幻小說裡才有的場景,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

而我們所有人都要思考的問題是:

我們人類怎麼辦?

被 AI 搶走的工作怎麼辦?

面對 AI 可能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且前所未見的衝擊,我們準備好了嗎?

你的工作未來會被 AI 搶走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