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歡迎你來到音樂的秘密小基地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2018年8月22日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01

琴一般長約三尺六寸五,象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寬約六寸。一般厚約二寸。琴是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有頸,有肩,有腰,有尾,有足。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02

“琴頭”上部稱為額。額下端鑲有用以架弦的硬木,稱為“嶽山”,又稱“臨嶽”,是琴的較高部分。琴底部有大小兩個音槽,位於中部較大的稱為“龍池”,位於尾部較小的稱為“鳳沼”。嶽山邊靠額一側鑲有一條硬木條,稱為“承露”。上有七個“弦眼”,用以穿系琴絃。其下有七個用以調絃的“琴軫”。琴頭的側端,又有“鳳眼”和“護軫”。自腰以下,稱為“琴尾”。琴尾鑲有刻有淺槽的硬木“龍齦”,用以架弦。龍齦兩側的邊飾稱為“冠角”,又稱“焦尾”。

03

七根琴絃上起承露部分,經嶽山、龍齦,轉向琴底的一對“雁足”,象徵七星。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04

琴腹內,頭部又有兩個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納音”尾部一般也有一個暗槽,稱為“韻沼”。與龍池、鳳沼相對應處,往往各有一個“納音”。龍池納音靠頭一側有“天柱”,靠尾一側有“地柱”。使發聲之時,“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韻”。由於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又具有有效琴絃特別長,琴絃震幅大,餘音綿長不絕等特點,所以才有其獨特的走手音。

05

就構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於攜帶,又方正雅緻。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掃描二維碼瞭解大賽詳情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裡歌樂器

「裡歌愛樂堂」古琴結構

裡歌樂器

您身邊的樂器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