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人們對羊的感情,其實是複雜的。有一種觀點認為,羊是軟弱、膽小、受欺的代名詞,最常說的是“替罪羊”。

“替罪羊”一說是怎麼來的?據《孟子·梁惠王上》所記,有這麼一種說法,有一次,梁惠王坐在大堂上,有人牽牛從堂前過去。梁惠王看見了,便問牽這牛做什麼,被告知“將以釁鐘”。

“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所謂“釁鐘”,是新鍾鑄成,宰殺牲畜,取血塗鐘的一種帶有巫術性質的儀式。梁惠王聽後便讓人把牛放了,說是不忍心看到牛可憐的樣子,讓無罪的牛去死。身邊人說,那就廢了“釁鐘”儀式。梁惠王反問為什麼要廢除呢,指示“以羊易之”。

“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替罪羊產生的源頭,應該始於上古時期的獻祭儀式。獻祭時使用的祭品稱為“犧牲”,有“三牲”、“五牲”的區別。三牲指豬、羊、牛三種家畜。羊是小牲口,用之祭祀為“少牢”,牛是大牲口,重要儀式才使用,稱為“太牢”。​

雖然羊是小牲口,但也不能隨便使用,《禮制·王制》中稱“大夫無故不殺羊”。只有必須時才殺羊獻祭,讓羊給人類“替罪”,但這仍不應是替罪羊的最早由來。

“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在殷商時期,有用奴隸獻祭的習俗即所謂“人祭”,這在河南安陽殷墟考古中有大量發現。在當年,特別是殷人的敵人——以羊為圖騰的羌人,被殷人大量捕獲用於殺祭。後來隨著文明的進步、羌人的反抗,人祭被嚴格控制使用,便用羌人的圖騰羊來替代,這也許才是“替罪羊”的真正開始。

“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從考古發現來看,在殷商時期,羊是被使用最多的“犧牲”,確實是可憐的“替罪羊”。如在殷墟一座宮殿的置礎儀式上,一次就埋了101只羊。而從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上看,用羊來祭祀的記載特別多,幾乎是祭必用羊。需要補充的是,用羊獻替罪並非中國獨有,如古代猶太教祭禮上,便常用羊來替人承擔罪過。

“替罪羊”原本充滿“神聖”內涵

“替罪羊”現在看是一個貶義詞彙,是羊的一種悲劇,實際當初並無此義,替人擔罪的羊是神聖的。替罪羊是“代人受過”、“代人赴死”,這種“奉獻精神”是羊身上的又一閃光之處。或許正緣於此,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執贄》中對羊在臨死時的表現才大加讚歎:“執之不鳴,殺之不諦,類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