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心山 利樂有情 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綜述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中國西藏網訊 喜饒嘉措大師是藏傳佛教近現代史上的著名高僧,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傑出學者。9月2日-3日,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分組討論、大會交流及閉幕式在青海省會議中心和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舉行。

大會論文交流部分,共有6位專家學者發言。

青海省政府參事、青海省文史館名譽館長謝佐作了題為《利樂眾生與愛國情結》的發言。他分別闡述了喜饒嘉措大師的人生歷程、潛心學佛之路、利樂眾生之心,以及大師的愛國情結。謝佐希望廣大年輕人學習喜饒嘉措大師的愛國思想,能擁有像喜饒嘉措大師一樣廣博的胸懷。

西藏自治區社科院研究員汪曲朗傑在《懷念格西喜饒大師》的發言中談到,其祖父江洛金?素朗傑布剛剛步入仕途時,有幸成了大師的得意門生,並在藏學、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公認的成就。大師和汪曲朗傑祖父歷經坎坷,最終成為被後人傳為佳話的一生師徒和摯友。汪曲朗評價大師 “虔誠嚴謹,鐵骨錚錚、淡泊名利、樂善好施、可敬可親”,並堅信歷史不會忘記喜饒嘉措大師,堅信我國各族人民不會忘記這位藏族人民的優秀代表。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慶英作了題為《論喜饒嘉措大師的愛國思想》的發言。他在大會發言中談到,“愛國老人”是黨和國家領導人對他的一致評價,也是我國各族人民對他的最簡潔最親切的稱呼。喜饒嘉措大師的愛國思想,經歷過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經歷了多個階段的發展,特別是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建設事業,是他的愛國思想的一個新的發展,從籠統的愛家鄉、愛民族、愛宗教發展到熱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對大師來說是一個思想上的飛躍,使其成為了名副其實受各族人民尊敬的“愛國老人”。

青海民族大學何峰教授的大會發言題目是《從看道幃格西對宗喀巴精神的弘揚》,他以喜饒嘉措大師為廣仁寺宗喀巴大師泥塑像寫的讚頌文《宗喀巴大師傳略十七頌》為緣起,從基礎教育、入藏深造、苦渡難關、熱愛佛教、服務國家等視角,就喜饒嘉措大師弘揚宗喀巴大師精神的修為作了較為系統的論述,以此說明藏傳佛教有著愛國愛教的優秀基因和光榮傳統。

青海民族大學旦正教授在《論新中國成立以來喜饒嘉措大師文學作品中的愛國意志》的發言中,以喜饒嘉措大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著作的文章《教訓自然聖鼓》和《教訓至聖文殊喜笑微光》等新作品,探索他對黨和毛主席的忠誠信任,尊敬毛澤東同志和革命老前輩們的偉大利他行為。

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特級經師羅桑祥曲圍繞《喜饒嘉措大師文集》介紹了自己的閱讀心得,他說,大師的文集含有祈禱文、讚頌類、註疏、辯文、問答等豐富的內容,大師著作文集詞語優雅、結構通順,並簡略易懂,具有救度功德等突出特點,所有著作各有其獨特的意趣,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討。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研討會分組討論現場。攝影:孔夏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研討會分組討論現場。攝影:孔夏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研討會分組討論現場。攝影:孔夏

研討會分組討論有藏學組、佛學組和史學組。各小組論文作者以及第四期藏傳佛教代表人士培訓班學員出席研討會分組討論環節。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降邊嘉措在發言中談到,《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簽訂,在藏民族發展的歷史上,在漢藏民族關係發展的歷史上,在統一的、多民族的祖國大家庭發展的歷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舉行和談與簽訂協議的整個過程中,喜饒嘉措大師發揮了別人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應永遠銘記喜饒嘉措大師這一卓越貢獻。

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教授公保才讓談到,喜饒嘉措大師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初創辦的青海喇嘛教義國文講習所是培養藏傳佛教僧才的搖籃,更是促進漢藏文化交流,增進民族感情的橋樑。這個創舉不但為大師所處的社會培養了有用人才,也為當今培養愛國愛教僧才樹立了榜樣,對今後佛教院校的辦學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中國藏學出版社社長洪濤從“繼承傳統闡揚教理的佛學大師、勇於踐行弘法利生的佛教高僧、審時度勢護國利民的宗教領袖、維護統一促進團結的愛國老人、四海奔波締結友好的外交使者”五個方面高度概括了喜饒嘉措大師光輝的一生。他談到,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進入新時代,重溫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愛教的事蹟,對藏傳佛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青海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華熱·索南才讓比較詳細地考證論述了喜饒嘉措大師青少年時代、入寺攻讀藏傳佛教文化經典、在西藏審校大藏經《甘珠爾》和《布頓全集》、積極宣傳抗日、弘揚佛教文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和不平凡的人生軌跡,以及刻苦求學、鑽研學術、著書立說的學術精神和世人矚目的文化成就。

西藏自治區檔案館編譯研究室主任道幃·才讓加以十三世達賴喇嘛時期的歷史脈絡為主線,基於甘丹頗章地方政府的譯倉機構和羅布林卡譯倉機構和保存於西藏自治區檔案館的有關20件藏文歷史檔案,結合傳記和其它藏文文獻的有關記載,梳理和分析了十三世達賴喇嘛邀請喜饒嘉措大師等人先後校勘《布頓全集》和《甘珠爾》新刻木質雕版的時間、經過以及完成這一浩大工程的具體情況。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閉幕式現場。攝影:孔夏

9月3日下午,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研討會閉幕式在青海省藏語系佛學院舉行,來自北京、青海、西藏、四川、甘肅、重慶等地的領導、專家學者和高僧大德出席了閉幕式。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宗性法師也出席了本次閉幕式,並代表中國佛教協會向玉樹雜多縣進行捐贈活動。

閉幕式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廉湘民主持。廉湘民表示,此次會議大家共同紀念了愛國老人喜饒嘉措大師,深入挖掘喜饒嘉措的愛國思想和事蹟,探討喜饒嘉措在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勢力滲透等方面起到的典範作用。他談到,這次會議既是一次重要的紀念活動,更是一次對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全面詮釋和總結繼承的學術盛會。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王永武在致辭中談到,喜饒嘉措大師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是藏傳佛教界的高僧大德。應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號召廣大宗教界人士學習喜饒嘉措大師擁護黨的領導,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信念;調動積極因素促進地區發展的愛國情懷;秉承和弘揚藏傳佛教愛國傳統。

重慶市地方史研究會會長、西南大學教授周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喜饒嘉措大師在重慶時期的愛國活動。抗日戰爭時期,重慶是中國的戰時首都,喜饒嘉措大師在1938年9月第一次來到重慶,到1945年夏天第四次離開重慶,前後長達八年之久。在重慶期間他發表過告蒙藏人士書等重要文書。他受政府的委託,往來於重慶與藏區之間,為維護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團結,爭取抗戰勝利而奔走呼號。他又切實履行參政員的職責,提出了團結邊民意志,增強抗戰力量,推廣蒙藏文化,宣傳團結抗戰,發展民族教育等等一系列的重要的提案,表現出民族利益高於一切的道德意識與強烈的責任擔當。藉此次研討會和展覽的契機,重慶地方史研究會將散落在海內外的喜饒嘉措大師的資料全部贈予青海省委統戰部,為再現大師風采,研討大師思想,弘揚大師傳統略盡綿力。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喜饒嘉措大師弟子及藏文翻譯屈煥嘉措老人作大會發言。攝影:孔夏

喜饒嘉措大師的弟子及藏文翻譯屈煥嘉措老人講述了喜饒嘉措大師一生的歷程,包括大師在藏區各大寺院求學,校勘《甘珠爾》和《布頓全集》,被五所國立大學聘請為西藏文化課講師,在內地弘揚佛法,宣傳抗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等職務,尤其對大師曾經前往斯里蘭卡、印度、瑞典進行訪問的經歷進行了回顧,在屈煥嘉措老人的回憶和講述中,一位愛國愛教的大師形象躍然眼前。

循化縣古雷寺民管會主任格桑措尼在發言中就喜饒嘉措大師在藏區各大寺院拜師學佛的歷程作了發言。他重點談到大師在西藏辯經獲取格西拉然巴學位後,十三世達賴喇嘛聘請大師校勘大藏經,和之後在內地及藏區宣傳抗日、宣傳黨的政策的豐富經歷。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捐贈儀式。攝影:孔夏

2016年,玉樹雜多發生地震,7座尼眾寺院損害嚴重。經過青海省佛教協會積極爭取,中國佛教協會決定為7所尼眾寺院捐款,每所寺院捐贈5萬元,共計35萬元,用於受損寺院的恢復重建。中國佛協駐會副會長宗性法師發善款捐贈牌,由雜多縣佛教協會會長、雜多縣布門拉倉寺主持活佛仁青多傑接受善款。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青海省政協副主席仁青安傑作總結髮言。攝影:孔夏

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青海省政協副主席仁青安傑總結本次會議的四個特點:第一是“高度重視,精心部署”;第二是“準備充分,工作細緻”;第三是“圍繞中心,主題突出”;第四是“內容豐富,參與面廣”。另外,為鞏固和擴展本次研討會取得的成果,仁青安傑提出三點參考意見:一是要理論結合實際,思想指導行動。二是要繼承光榮傳統,弘揚愛國思想。三是要感恩銘恩,踐行佛教大愛。

巍巍心山 利乐有情 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综述

圖為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展覽館內的喜饒嘉措大師蠟像。攝影:孔夏

探討喜饒嘉措大師愛國思想,回顧其人生軌跡,對於弘揚愛國主義傳統,推動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中國佛教協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主辦。通過本次研討會,各位領導學者、高僧大德們回顧了喜饒嘉措大師的一生,分析了喜饒嘉措大師在愛國愛教中作出的突出貢獻,探討了喜饒嘉措在維護祖國統一中所起到的愛國典範作用。為促進藏傳佛教健康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西藏網 記者/孔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