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明白這些會影響他一生

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明白這些會影響他一生

朋友相聚,談得更多的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其中一位媽媽抱怨,兒子讀小學二年級,每天除了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需要寫三百字左右的日記,孩子坐在書桌旁愁眉苦臉、哀苦連天。

一個小時過去也沒憋出兩句話,鉛筆和書本佈滿了他的牙痕,該睡覺的時間卻久久完成不了一篇小作文。

當媽的看著著急,卻不能替兒上陣。

我試著問了一個問題,孩子的日記都寫些什麼內容?

朋友說:“還能寫什麼,流水賬唄,語句不通,還夾雜著錯別字,看著都頭疼。”

不過,話說回來,孩子每天都是兩點一線,不是學校就是家裡,沒有多少趣聞,確實也沒有什麼好寫和可寫的內容。

即便如此,老師也會從這樣枯燥乏味的學生日記裡發現那些有趣的文字和靈魂。

記得我讀小學的時候,每天也要寫日記。其中一位同學寫的是捉蛐蛐,他放學繞道去山上,看見草叢間有個小東西一跳一跳的,好奇心驅使他趴在泥土裡仔細觀察。

日記裡記錄了蛐蛐的顏色、形狀、跳躍的動作、蛐蛐被捉到時的觸鬚的反抗。

對於我這樣一個生性害怕小昆蟲的人來說,聽著老師念他寫的文字,心生好感,頓覺蛐蛐可愛和有趣多了。

我突然領悟到,同學的文字與老師的朗讀為我描繪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我能憑藉想象感受到栩栩如生的畫面,甚至還改變了我對昆蟲的態度。

於是,抓住這樣的心理變化,我順利完成了當天的日記,並得到了老師的好評。

從這樣的經歷中,不難看出,文字需要生活,生活離不開觀察和思考,而思考需要知識,更需要豐富的想象力。

想象力的重要不僅僅在於可以寫好一篇日記,一篇文章,想象力有時候就是生命力。

汶川地震時,有孩子被壓在石頭下面幾天,劫後餘生的他們回憶說,在下面漆黑一片,非常害怕,但是他們相互鼓勵:“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都沒有死,我們也不會死。”

正是因為他們把自己想象成孫悟空,把自己的處境幻化為五行山,把孫悟空頑強的生命力看作自己求生的慾望和希望,內化為要活下去的堅定信念,最後終於迎來了搜救人員的幫助,獲得了嶄新的機會。

2

心理學家說:

想象力是人生的智慧翅膀,它可以使孩子衝出狹窄的生活空間,認識更為廣闊的世界,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經歷,增長他們的見識。

不僅如此,想象力衍生出來的創造力,是未來競爭不可缺少的能力。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當今這個時代,論儲存知識,電腦早已打敗了人腦。

知識,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逐漸被弱化,人腦唯一能夠超過它的就是創意,是想象力。

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曾經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汽車記者,卻因為一次外出旅行,走路太累,心裡便開始了胡思亂想。

“如果此時有一輛可以隨走隨停的自行車,我就可以少些皮肉之苦。”

於是,她的思緒被打開,插上翅膀,越飛越遠越飛越高,她與一群設計師、投資人一起商討,分析……一起努力,堅持,摩拜單車終於在兩年前正式上線。

截至目前摩拜單車用戶量超過1億,進入全球超過130個城市,運營超過600萬輛智能共享單車,每天提供超過2500萬次出行服務。

2017年6月,摩拜又獲得了騰訊領投超過6億美元的E輪融資。

《新京報》報道,美團以35%的美團股權、65%的現金收購膜拜單車,按照9%的股份計算,胡瑋煒可套現15億元人民幣。

創造財富已成為其次,更重要的是胡瑋煒一次不經意的想象衍生出來的創意和完美的執行力,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價值。

3

想象力重要,可並非憑空想象。沒有對世界的認知,就沒有想象的起源和依據。

人類因為羨慕在天空中飛翔的鳥,於是中國人在兩千多年前發明了風箏(古稱“鳶”),雖然不能把人帶上天,卻也向藍天寄予了願望。

據史料記載,中國的風箏大約在14世紀傳入歐洲,這對後來的滑翔機和飛機的發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醫生為病人看病使用的聽診器的發明,得益於法國醫師林奈克一次林間漫步時的經歷。

兩個小孩蹲在木樑兩端玩遊戲,一個小孩敲木樑的一端,另一端的小孩則把耳朵貼在木樑上,靜靜地聆聽傳來的聲音。

林奈克欣喜若狂,試用長短不同的材質、形狀的棒或筒,設計出了單耳聽筒,後經卡門、凱爾等人的不斷改良,終於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各種不同效果的聽診器。

連胡瑋煒做摩拜單車的靈感來源也是因為曾經兩次騎行,發現路旁的公共自行車被車樁鎖住,不知道怎麼租,在哪裡辦卡,怎麼交押金。

所以,想象力是在現實知覺的基礎上,經過大腦的組合,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認知是想象力的加速器,想要提高想象力,就要豐富你的認知,開拓你的眼界,接觸新鮮事物,大膽聯想。

4

披頭士的主唱約翰·列儂在讀書的時候,老師問:“你長大後想幹什麼啊?”約翰·列儂說:“我想成為幸福的人”。老師說:“你沒有聽清楚我的問題。”約翰·列儂回答:“不,老師,你沒有聽懂我的答案。”

每個孩子生來都充滿了遐想,沒有邊界,沒有束縛。因為人為的因素,自由無疆的心靈被捆綁。

於是,生活中逐漸多了約翰·列儂那樣的情景和事例,所有的人都成了生產線上如出一轍的標準品(即“合格品”)。

科學研究證明,控制與壓力是創造力最大的敵人。特里薩·M·阿馬布勒在發表的一篇名為《槍口下的創造力》的文章,文中指出:

“槍口下的創造力,通常都會遭到槍斃的命運。雖然時間壓力會使人們做得更多,也可能會讓他們感到更有創意,但事實上,壓力下的創意水平都是比較低的。”

創意水平來源於想象力的豐富程度,想象沒有標準答案,需要的是自由發散的閒暇時間。

因此,培養一個擁有想象力豐富的孩子,需要家庭和社會的極大支持,不輕易地蔑視孩子的“胡言亂語”,不嘲笑孩子的“不切實際”,不貶低孩子的“不接地氣”。

我們要鼓勵孩子能想、敢想,甚至將看似不可能實現的願望變成現實。

5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呢?

第一,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不要用自己的經驗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次,女兒給花兒填充黑色,我問她原因,她說有的花兒顏色很深,看上去像黑色。

後來,我在網上查閱,孩子所說與花卉專家研究不謀而合,大自然裡真正純黑色的花是根本不存在的,像黑牡丹、黑玫瑰等都是深紫色的,只不過接近黑色而已。

所以,如果我判定她的自作主張是錯的,那就泯滅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孩子的好奇心。

第二,提供適合的環境,激發孩子想象的慾望。其中,陪伴式閱讀與啟發式閱讀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與孩子互動交流,鼓勵孩子大膽地想象,大膽地表達。

第三,鼓勵孩子講故事、編故事。能夠將聽到的故事再現,這是聽和說的轉化,能將故事改編,鍛鍊的是邏輯性與想象力。

因此,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寫作文通常都不會覺得太難,甚至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最新消息,從幼升小到高考將全面改革,其中提高語文考試難度。而語文佔分比重非常大的是作文。

所以,不論從應試方面來說,還是從孩子未來生活幸福度來說,想象力的培養都是不可忽視的。

如果一篇作文裡出現“鋼琴用它的音樂來煮空氣”、“貓把影子撒在牆壁上”、“風把天空挖了一個洞”這樣的句子,你一定會伸出大拇指,讚賞她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創造性。

你一定要相信,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內心足夠溫暖,才能描繪出絢麗的藍圖,人生也才更美好!(Yang沐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