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好奇路邊那麼多不知名的女裝店,從來沒看見有顧客,是靠什麼生存了下來的?

雪姑和七友


告訴樓主一個事實“這是幻象,這是個幻象,這真的是個幻象!”

重慶一區縣



一、基本固定支出

在商圈中心位置的地下商場裡,3平米的角落店鋪租金大概6000元/年,因為太小沒有轉讓費用。算下來 1平米在2000元/年。 所以一個正常店鋪按10平方算的話,折算下來一年至少2萬/年基本門租。 然後再所謂的物管費+電費+空調費+雜費(比如可能網費、水費、平時店鋪維修費等等),每個月差不多150的。 然後日常用餐15元樣子,每個月就是450。 一個月就是600,一年保底差不多7000樣子。 所以門租+其他固定支出+雜七雜八開支差不多就3萬/年。

二、進貨成本 一般都去所謂的本地化的“朝天門批發市場”進貨,一般每件10~50樣子,均價30元/件。 像10來平米的店,一般備貨50~70件就很充足了,大概1800樣子。 那一年,光進貨成本差不多就是2萬/年。

以上兩點固定支出就是5萬/年了。折算每天固定開支約137元/天。



三、那麼算下毛利潤。 一般人說買衣服都對半砍價,再少錢。像均價30的,理論標價在80~100的樣子。但鑑於某些東西屬於溢價類的,那實際標價一般在80~180樣子,這樣店主也有了更大的打折空間。那麼,推斷出單個顧客一般獲取毛利在40~80元的樣子,折中在60元/位。那麼137元/天的固定支出,至少需要2個以上的顧客才能維持正常的開支。

實際上是怎麼情況?大部分服裝店都很慘淡,因為淘寶唯品等電商、國情的整個消費水平下降,同行競爭的激烈,平時能成交2~3位就很不錯了。像週末的話,稍微比平時多不到一些樣子,這麼折中一推算,像週六週日才能真真意義上的賺一些,平時所賺的只能叫掙口飯吃。



至於樓主說的那些服裝店能生存下來只是個假象,基本都是半年或一年就轉讓出去,來一批過後又來一批的如此循環,或者是極個別做了很長時間的老店已經是屬於自己的門店了,或有固定的長期客源和其他額外收入來支撐她的門店維持。


神凡的先生


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存在即合理。在網購大潮衝擊下,實體小店也沒有被掃蕩乾淨啊,它們照樣填補了市場需求的縫隙。我們經常看見一些破破爛爛的小賣部,不是照樣養活一家人嘛?老天餓不死瞎家雀。比如,題主說的小服裝店,冷冷清清,要屹立不倒。真是小雞尿尿,各有各道。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填補了市場空白需求。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網購,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網購。那些中老年婦女,那些社區底層婦女,她們也要買衣服啊。她們不會網購,也不相信網購,還是逛逛服裝店來得實在。大商場的東西,標價又貴,地板又滑,服務員不待見,她們就喜歡逛這些小店。

二是小店成本低,可以養活自己。這些小店一般在社區邊,小街旁,要麼就是自己的門面房,要麼就是租金低。女主人,標配一個小丫頭,人工成本很低。小丫頭,還可能就是家鄉帶出來的親戚女孩。1500元就夠了,吃住在店裡。水電氣也不多。成本地,就有利潤空間。

三是主營買衣服,副業很多啊。比如,改衣服,定製衣服,收點小錢,也能餬口啊。另外,漂亮年輕的女店主,都很聰明的。比如,防大牌。網上出現時髦款,社區追時髦的窮女孩,就來店裡仿製啊。還有更高檔一點的,就是線上線下一起開啊。門店就是體驗店啊,甚至就是發貨點呢。

四是女主本來就不為了賺錢。有些男人賺了錢,老婆啥也不會幹,閒得嘰嘰歪歪的。男人就買一個門面,讓老婆有個“事業”。女人嘛,一聽有錢賺,兩眼還是放光的。所以,開個小服裝店,就是讓“老婆”打發日子的,省得天天打麻將。還有個別的,就是男人安排小三的。給你買個小店,還算對你有個交代了。


職場火鍋


根據本人的一些經驗,怕是某些商家的需求,這個其實有點像建材行業裡面的紅星美凱龍之類的建材市場,賣的特別貴,但是實際上你去看看,沒幾個人。

可以這麼說,這些店家連基本的本錢保住都很難,賺錢根本不能靠這個,但是為什麼他們還是願意開這個店子呢?


我們以某上市品牌服裝的加盟為例,看看它的條件


XXXX女裝加盟條件
-1.具有服裝行業的銷售經驗,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2.有一定的投資能力,並能致力於經營服飾。
3.根據公司的店面設計和裝潢要求進行店面裝修。
4.取得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合法經營證件。
5.與公司簽訂經銷合同,合作關係依合同進行。
招商模式:專賣加盟、會員店加盟、區域代理

招商區域:全國
區域代理要求:
服裝從業經驗:3年以上
投入資金要求:30-50萬
擁有門店數量:5家以上
XXXX加盟要求:
服裝從業經驗:1年以上
投入資金要求:10-30萬
店鋪面積要求:30平米以上
店鋪位置要求: 商場專櫃


看到打黑字的部分了沒有?不但需要從業經驗,需要資金,更重要的是門店需求,甚至還有商場專櫃的需求。


這是因為某些品牌的服裝需要利用加盟商的商場專櫃以及線下的門店作為招牌廣告,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顯然,如果使用直營的方式,對於資金壓力不小,畢竟到處擴張還是需要錢的。


品牌商連接著工廠和零售兩個端點,工廠負責製作服裝,加盟商負責銷售,品牌上建立品牌,從品牌商的角度上看,儘可能的多的加盟商不但能賺到加盟費,在線下有店子,在商場有專櫃,還可以擴張品牌,讓更多的人來加盟,大大節省了品牌宣傳費用,服裝本身是利潤浮動很大的產品,一個普普通通的衣服由於有了品牌立馬價格高升。


李建秋的世界


女人都愛逛街,儘管現在網購慢慢取代了實體店,但放假的時候和閨蜜一起約起來,吃吃喝喝之後去逛一圈,不單可以增進大家的感情,還可以安慰自己,吃飽喝足後走一圈,同樣也達到健身的目的不是嗎😃



像題主所說的這種街邊無名小店,在北京市區已經很難見到了,現在只能按照記憶中的樣子來說一下了。



印象裡這種小店大多掛著外貿服裝尾貨和大碼女裝的牌子,針對的客戶也是那些,體型稍微豐滿或年紀偏大的人,店裡的服裝定價大多十分低廉,有的甚至10元1件,5元1件,就可以拿走。一般體型較為豐滿的人,購買衣服時,更多的需要去實體店試穿,如果只是網上購物,或者商店裡那些時尚女裝,很多時候他們找不到合適自己身材的尺碼。對於她們來說,實體小店更為重要。人家先掛著所謂的外貿尾單商品的店家,據我所瞭解到的,他們進貨的價格低到無法想象,基本上是論斤上貨。這樣算下來,一件衣服的成本也就幾元錢或者更低。再加上這種小店一般都位於比較偏僻的地方,或是房租較為低廉的場所,店內的售貨員一般也只有店長或是一兩名服務員,綜合成本很低。結合以上因素,這些小店即使每日門可羅雀,但因為低廉的成本使得他們還是能夠獲得一定的盈餘,足可以維持店面的運營。


饕餮小娘子


以前,我也是好奇這個問題。

我有個初中老師的老婆在小縣城開了一個服裝店,也不算什麼繁華地段,臨街商鋪,36㎡,一年租金就要6萬。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在那段街道鋪設管道。不知不覺中我發現,師孃的服裝店又沒有什麼生意的,泠泠清清,難得看見顧客上門。這七七八八一天200元的開支從哪裡來?還想賺錢?我在心裡盤算著,疑惑著。


有一天,我看見老師拿著飯到店裡去。我走上前去與他寒暄。在言談中,我試探性問他生意如何?沒想到他說,家裡就靠這個店撐著。我知道,他家裡兩位老人都是中風的,一年要花好多錢,再加上孩子讀書,靠他一個人的工資是難以維持的。

顧客看不到的,生意卻又是很好的,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老師還會愛面子,故意說大話?絕對不會的。老師的為人,我是堅信不疑的。那就是生意確實是好。

帶著疑問,我走到店裡。師孃躺在躺椅上玩手機。服裝分兩塊區域。一邊是中老年裝,衣服、褲子都有,款式還挺齊全,看上去還挺高檔。另一邊是兒童裝,雜七雜八的,品種不下四五十個,真可謂是應有盡有。鞋子帽子擺在中間的通道上,也有幾十個品種,款式新穎,靚眼。這貨是備得齊全,基本上一身到腳不用跑其他店買去。

唉!我轉來轉去就是沒有看到年輕人穿的。我本想,為了老師的生意,我也買一件穿穿。為什麼不做年紀輕的人的衣服、褲子?師孃說,年輕人的有幾個來店裡買呀?我一想,對啊!現在年輕人要嘛去專賣店買,要嘛就是網購。


洪亮的嗓音、幹練的作風、伶俐的口齒,師孃完全是一個成熟、有經驗的老闆。我想從她那兒取點經。有哪個老闆會把她的獨門絕技教於別人的啊?只有通過自己的觀察摸清之間的門道。我有意識地觀察著,看了半個月,還是一頭霧水。

後來,還是我的一個做服裝生意的女同學告訴我之間的“奧秘”。原來師孃生意做得很大,一年能賺個好幾十萬。什麼套路呢?

1.廠店聯盟——不會壓貨、積貨。這種店裡的貨是不存在著賣不出去的,一旦出現銷售停滯,就會返回到工廠裡重新修改、變花樣。店裡的貨就是廠子的貨,銷路好多報單;賣不掉,運回廠裡另作處理。當然加盟的廠子不會很多,也就兩家。多年的關係,良好的合作,互利共贏。

2.高仿——賣得比真品便宜,容易銷售。店裡面的貨一般都會是時新的、大街小巷穿著有品位的人穿得很多。當然,牌子肯定不是一樣的,但是樣式絕對是一模一樣的。老遠看去跟名牌一模一樣,走到近處不內行的人還看不出來,關鍵是質量的確不錯。這些高仿品,成本低,售價卻不低。比起真品幾千上萬的那是肯定比不了的,但是賣個幾百上千,總是有人搶著買。

3.隱形營銷團隊——表面看去一人賣,身後大軍一個排。七大姑,八大姨,朋友、小妹,大姐大。每個人都是免費的模特,聊天傳,網上傳,東介紹,西牽線。那個店的衣服好,洗洗不褪色,曬曬不起皺,一套三五百,有空我帶你去買。好!

4.“托兒”——利用跟風心理,打消顧客疑慮。在店的近處,養著幾個臨時的表演者。只要顧客扭扭捏捏,不離不捨,不肯下手,一個微信過去就來,裝模作樣,身穿店裡的時髦服裝,東捏捏,西照照,“老闆這件多少錢?”哪一件?就是前面顧客想買的那件。“多少錢?便宜點!”一系列表演下來,成交!前面的顧客,跟著風也買下了。回扣馬上紅包支付給“托兒”。

5.微商聯盟——微信朋友林立,一傳十,十傳百,你買,我買,大家買!老闆發紅包。微信朋友圈,天天發傳單!你傳她也傳,成交就給錢。有些邊上班,邊介紹賣衣服,至於貨唄,就到師孃店裡拿,輕鬆賣一套,回扣好幾十。紅包立馬就到賬。總有一些老女人願意買,她們沒有淘寶,她們沒有支付寶,實體店,衣服看得見,真實可靠。

6.撒網——中心集鎮、村雜貨店,賣上衣服很全面;農村經濟發展好,買件新衣趕時髦。走到農村稍微大一點的商店,都會在一個角落掛上衣服賣,嘿!銷路還不錯。師孃隔段時間統一配貨,賣不掉的拉回來,賣掉的就結賬,雜貨店又不墊資,何樂不為?


7.廟會、趕集聯盟——貨車一個流動店,統一配貨師孃忙。長年跑廟會、趕場子的小老闆很多,他們有的沒有資金,就會尋找這種店鋪當做自己的倉庫。押金壓個三五千,衣服一搬成老闆,賣掉趕緊去結賬,餘貨可以退回店。不過,這些小老闆一般都是熟人,陌生人肯定不行。

8.老年團體服務——老年集體活動多,統一服裝更抖擻;每人花個三五百,嶄新靚麗心情好。老年人退休了,大家聚在一起搞活動,總喜歡統一著裝。這個生意利潤高,量好尺寸廠裡報,協議一簽錢到賬,後期調換麻煩點,賺錢那是大大滴。領頭的老人給點好處,他們就會總是想起師孃的衣服店。

9.售後服務部聯盟——買了衣服有大小,買去退回總不好;有點問題店鋪修,保證質量才回頭。顧客買了衣服不滿意的也有,修修改改就能挽回生意。聯繫一兩家乾洗店、縫褲邊的裁縫店,把店裡的活交過去做,是店裡的責任,工錢由店裡付;不是店裡的責任,工錢就由買主付,但是收費會稍許便宜一點。


10.特殊服裝訂做——孕婦挺著大肚腫,平時衣服不能穿;胖子難買合身衣,這個那個不滿意;量好體型給定做,收費貴點不在意。社會上總有一些人需要特殊的服裝,因為有服裝廠在做後臺,什麼衣服都不是事,收費不是大問題,服務要快,質量好。哪裡有一家可以定做衣服的店,只要生活中有人提出來就會想到師孃的店。

別看師孃白天躺在椅子上休閒,她是在養精蓄銳。晚上,她忙得很!


拙燕銜泥


我老婆原來廠裡一個女同事,就曾在這樣一家小服裝店裡,當過營業員。

座標:蘇州

裝修一般,不是什麼加盟店,看上去冷冷清清。

可以說,那家小店的情況,與題主描述的內容,簡直是一模一樣的,仔細想來,我們周圍還真有不少類似的“街邊小服裝店”,你以為這種店早就該倒閉了,反而好好地在那裡。

相反,周圍一些看似挺熱鬧的品牌店,小吃店,水果店,一茬一茬在倒閉。

那家店我進去過,就在蘇州彩香新村靠馬路的一個拐角那裡,雖然是臨街的店面,但還是比較冷清的,人流量很少。

上圖是我在網上找到的類似圖片,其實那家店裡的裝修比圖片上差很多,把筒燈去掉,牆上的裝飾品再去掉,差不多就是店裡的真實模樣。

簡單說吧,裝修很一般,地面是最簡單那種瓷磚,就連燈光也不是很亮。

門口的牌子忘記了,不是任何一個服裝品牌,大概是“彩香服裝”這種爛大街的名稱。

第一,這麼爛的店,老闆能賺錢嗎?

答案是肯定能。

那家面積不到10平米的店,市口一般,又是老房子,據說租金只有1400元每月,店裡請一個看店的,工資2500元。

但即便如此,加上電費,每年的固定支出也在5萬元以上。

老闆娘是蘇州本地人,偶爾來店裡轉一圈,整天樂呵呵的,該發工資的時候,從來沒有拖延,假如店裡賺不到錢虧本,早就關閉了。

就算老闆娘賺的和看店裡一樣多,這家店每年也必須賺足8萬元,折算成平均每天賺的淨利潤,不能少於200元。

第二,店裡最主要的客戶是什麼人?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家店雖然市口不好,但旁邊就是小區,每天總有些帶孩子的老人,順路轉過來看看,這些老人,就是店裡最主要的生意。

這裡說說,我老婆的女同事已經50歲的人了,老闆娘為啥看中她呢?

首先就是她的歲數,據說在她之前,有不少年輕漂亮的小姑娘去應聘,但老闆娘都沒看中,就是因為,女同事是上了年紀的人,她和小區裡那些帶孩子的老人,有“共同語言”。

很奇妙吧?

所以說,做生意的人都精明。

我老婆的女同事,長相很普通,打扮的也很樸實,而且喜歡和人嘮嗑,這應當是老闆娘挑中她的另一個原因。

沒事的時候,就算那些帶孩子的老人不買衣服,她能陪著人家,聊上一個小時,不嫌累!

第三,店裡賣的衣服咋賺錢呢?

蘇州這裡的服裝店,主要去兩個地方進貨,其一是上海七寶,其二是常熟招商城,但老闆娘從來不去上海七寶,每次都是去常熟。

上海七寶的服裝,比較高檔,價格也高。

反之,常熟招商城屬於低檔次,無論是衣服的品牌,式樣,質量,都差了不少,但便宜。

還有一個重要特點,仿貨!

老闆娘肯定是精明人,她進的很多衣服掛的牌子是某某名牌,或者是那種看不懂的洋牌子,但實際上稍微有點常識,就能看出來是仿冒的。

中老年服裝,童裝,是店裡的主打商品,目標當然是那些跑來聊天的爺爺奶奶們。

據說是這樣的,一件式樣挺老,做工一般的中老年衣服,批發價30元,店裡能掛出300元的價,然後等爺爺奶奶們來侃價,最後狠狠打個對摺。

5折,150元!

買的人開心,150就能買上一件“大品牌”!

賣的人也開心,反正完成任務了。

同樣的還有童裝,別看童裝用的布料少,但做工比較繁瑣,價格反而更高一些,但你想啊,當爺爺奶奶的人,給自己孫子孫女買衣服,總歸比對自己更大方,一套不起眼的小童裝,賺的比成人衣服還要多。

她們這家店裡,幾乎做不到其他生意,偶爾有年輕人進來,看兩眼就走了。

年輕人見的多,眼光也高,據那女同事說,要想從年輕人身上賺一百塊錢,那不是難一點點,而是難上一百倍!

結束語:正所謂貓有貓路,狗有狗道,任何小店鋪既然能生存下來,就必然有它的生存之道。


99隨便


我就有一個初中同學自己開了一家如題主所說的不知名的女裝店,但是是在小縣城裡的一條不算繁華的街道邊,面積不大,只有50多平。

有一次週末剛好路過她的店面,進去轉了轉,大概傍晚5.6點,小縣城四月份,晚飯後散步逛街的人比較多。但是店裡除了我同學和我,一個人影也沒有,閒聊了一會,我問她,你這店裡生意不太好呀?她笑了下回答說:“你不是第一個這麼問得。我店裡表面生意是不太好,但是我這門面不貴,一年也才一萬多點,裝修什麼還沒花多少錢。而且我基本都是在線上交易,門店只是我鋪貨展示用的,兼帶賣賣線下的老顧客。”聽了她的話,我才明白,眼見並不為實。

後續我們又聊了一會兒,通過對話,我瞭解到,服裝這一行業本身利潤就蠻高。不知名女裝店,正是由於不知名,你就沒有價格上的對比,同時服務態度可以彌補不知名的這一缺點。這就造成了一個現象:只要衣服本身質量好,你的服務態度也好,價格貴一點點大家也可以接受。在店裡線下售賣,雖然新人不多,但是靠著老客戶也基本可以除開開支還能小賺一點,當然大頭還是在線上售賣!

我同學她就是大部分生意還是在線上做的,所以店裡沒什麼人光顧也不要緊。當然大部分的不知名女裝店也是如題主所說,可能還在苦苦堅持。但是或許也有店主不在意賺不賺錢,只是為了愛好,或者找個打發時間的事情免得人生空虛。

你所看到的,並不是全部;你所在意的,也許並不重要!


小灰灰與小丸子


城市裡路邊小服裝店不少,你看見從沒有顧客,你沒有看見有顧客的時候,怎麼樣賺錢當然你也不知道。

10多年前,我跟著頭頭去洗浴城,然後認識了一個踩背的技師,小女孩,很漂亮,很會說話,專業按摩學院3個月速成班畢業的,踩背很舒服的感覺。那時我有大額購物卡、購物票,可以點中華煙、高級飲料,我出手大方,女孩在我臨走時,在我手心裡寫了一個小靈通號碼。

有次閒的無聊,真打了小靈通號碼,然後逛街吃飯,然後去了一個小服裝店,小女孩開的,店裡掛的全部都是品牌衣飾,價錢是名店的一半。原來她在洗浴城是最受歡迎的妹子,會踩背,會討巧,會哄人開心,於是客人們送她票,比如金蘋果國際名店、比如百貨大樓,她積攢起來去買精品名牌服飾,然後掛到店裡低價出售,滿足了那些想買名牌買不起的城市女人們。

女孩自立自強開店,每天只開上午一會兒,而且在背街小巷的家屬院附近,房租很便宜。女孩的店開了好多年,後來購物卡、購物券消失了,女孩的店關了。

千真萬確沒有任何虛構!


老胡寫實


這問題我來發表一下觀點:

我老婆做服裝多年了,先是打工,後來在一個比較大型的小區自己開了店,所以我還是比較瞭解的。

的確,平時進店的顧客沒有大街上的多,但並不比他們少賺多少,而且比他們穩定。現在我來總結一下經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門店的選擇:在大型小區大門外街道連接主街交接點,因為這裡是居民進出的必經之路,加上大街的人流量,這樣人氣容易聚集。

二.產品的定位:考慮到主要做小區居民的生意,所以要從小區的定位出發,低檔一點的,做雜牌,便宜貨,簡單裝修。中高檔的,做品牌,當然就得精裝修了。

三.顧客的定位:雜牌我就不說了,怎麼便宜怎麼來,品牌店就要多點心思了,中高端小區住的人一般不差錢,但眼界高,挑剔,所以一定不要動歪心思,一定要中高端品牌,這樣質量有保障。年輕人容易逛網店,不大逛街,所以我選擇的是適合30歲_50歲年齡段的女性服裝,因為中年婦女收入穩定,不太上網,對品種要求高等等。

四.服務的定位:由於考慮顧客白天要上班,可以晚一點開門,一般早上十點。同樣,晚上晚一點關門,一般晚上九點至十點,因為顧客們下班回來吃晚飯後遛彎會進店看看的,由於做的社區生意,顧客相對穩定,不像大街人員流動性大,所以多交朋友,服務員選擇和顧客相同年齡段的,有素質的,性格開朗的,但切記不要八卦的。我家開的店就在我小區附近,所以對小區裡的人很熟,平時有新款衣服到店,就在微信群裡發圖片,忙,來不來店的就叫我給她留著,抽空來拿就行,還有晚上來遛彎的,沒帶錢,先穿走,有空補交錢的也有,哈哈,反正很熟,怎麼方便怎麼來。

五.其他:反正,多交朋友,店裡準備一些茶葉,糖果,水果等等,顧客有時不買衣服進來聊聊天,有點東西招待的,糖果是給孩子的,免得大人選衣服時吵鬧。另外多準備點小禮物,什麼圍巾啦,被子了,飾品了什麼的,價值不大但很得人心。

另外,我家店(45平米,月租一萬)是我老婆在管,具體賺多少我沒怎麼過問,只瞭解一點,服裝價位一般在4.5百至2.3千之間,平均一天營業額4.5千,有時上萬,最低一千多,月平均利潤在三萬+。


腸旺面不加豆芽


我們逛商場的時候也經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感覺整個商場都沒人,租金又貴,納悶他們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後來我才發現,並不是真的沒人,而是你看的時候恰巧沒人。

我老婆是一位時尚欄目的編輯,經常會去探店,在一次探店中,她去了我們經常去的一個商場,就是平時沒啥人,租金相當貴,會疑惑她們靠什麼生存下來的那種店。

去了之後發現,有很多人逛街,而且還是上班的時間,她當時就感嘆,有錢人還是多啊,有很多新品衣服都沒有號了,所以可能只是你看到而不是真的沒人。

其次,一般這樣的店鋪利潤都是很大的,可能她今天賣一件衣服的利潤就夠一天的租金了,再多賣幾件就賺錢了,這種定位比較高檔的店鋪當然不是以量取勝的。

像題者說的,現在還可以做微商,可不要小瞧微信上的銷售,有錢的人真的很多,我知道在上海長樂路有一家專門做大牌高仿衣服的,一件裙子1000以上是很正常的,她們家的很多成交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顧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