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8+8寫成乘法算式只能寫8x5不能寫5x8嗎?小學數學爲何這麼死板?

給力大象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我想會困擾許多家長和老師!

我們都是知道的是四則運算加減乘除,其中加法和乘法是有交換律的,8×5和5×8其運算結果應該是相同的!所以如果選擇標準答案如果給出的是:40,無疑這兩個運算結果都是有效的,也是判對的!

如果選擇算式表示那也是有區別的:8+8+8+8+8正確的表示應該是8×5而不是5×8為什麼?因為8×5表示的是5個8連加,5×8表示的是8個5連加,所以它是不符合題意的,故老師就會判錯!

有人說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或稱科學)這沒有錯,但是我個人認為它還應該加上一句數學是一門比較靈活的學科(科學)!有時同樣的結果表示的內涵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拿一塊錢去買一個燒餅,這裡是一種消費行為,是我們去買,是花錢!同樣一個燒餅商家賣給我們也是一塊錢,這裡就變成一種經營(銷售)行為了,是商家在賣,商家除了要賺回一個燒餅的製作成本之外,還有利潤在裡邊!雖然同樣是一塊錢其所包含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個人的理解!

歡迎大家繼續!


冀之筆


這個問題作為數學老師有一個非常的深刻的體會,對於孩子們接觸加法和乘法過渡銜接學習時,這個乘法的含義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通常是通過加法練習的,而且我們知道乘法的含義:是表示幾個相同加數的簡便運算,所以這個定義給出了明確的規範要求,相同加數就是表示第一個乘數,而加數的個數是幾就乘以幾,所以8×5就是表示5個8相加,而如果是5×8,就是表示8個5相加,而不能解釋為5個8相加,所以這些都是一些數學的規定,也是為了孩子們形成良好的數學習慣和思維。

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學習一個習慣的培養,特別是對於數學一些基本要求和習慣要嚴格要求,或許到了高年級就是因為習慣和數學作答不夠規範而丟失很多分數。其次就是數學思維的培養,我們在按照嚴格的數學規範下,更重要的是整個數學的思維,而不是追求一種是數學題的結果和形式。


思維數學小課堂


我是小學老師,下學期就正好教到這部分內容。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次出現乘法是在二年級上冊。在假期裡我讓孩子家長監督孩子背過乘法口訣表,但是我強調不許家長給孩子講解這部分。留到學校由我們老師給學生講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部分內容和過去相比教材上的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過去是:被乘數*乘數=積

8+8+8+8+8這個相同加法算式,用乘法計算。那麼加數8就是過去的被乘數,數字5就是乘數,表示5個8相加是多少,必須寫成8*5=40

現在教材上已經有了更改。


這是教材上的例題。和題主所問的那題基本上是一致的。

可見題主所說的只可以寫成8*5不可以寫成5*8是過去的說法。現在教材早就改成這兩種答案都是正確的了。現在的靈活多了,難度也降低了很多。過去那種方法,很多學生弄不清楚哪個是相同加數,哪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誰在前,誰在後難住了好多的孩子。

某領導人在關心孫子寫作業時,正好孩子為這部分頭疼,領導人做了指示,後來教材就改成現在這樣了。

所以我經常說知識有時代性,不要老拿著你過去學的那套去教孩子,有時費力不討好。還是多和老師交流溝通把吧。一起關注孩子們的成長。


心中百合靜靜開


雖是一個簡單問題,卻能考量出一個老師對數學的理解;也考量出是否懂得教材教法;更考量出一個師資的水平。

看了所有的答案,我實在憋不住說說。希望小學老師和家長能認真看一下下面我的講述。

數學是什麼?簡單地說,數學是研究關於《數》的一門學科。數學的核心是抽象,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是從小培養兒童:從實際出發→抽象思維。

以題目為例,可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教案分步如下:

(1)講清要求:請小朋友上講臺前,將一盆小西紅柿數數,堆堆。

(2)一個學生上來,拿出一個,放一邊,同時報出數。可讓其它同學一起報出數。一,二,三…六,七,八一。老師叫停。

(3)老師把在黑板上,畫八個小O,成一排。請注意,這已是一次抽象了。

(4)重複上述各環節,步驟。

黑板上並列出五排8個小O,即完成五次實物到圖形的抽象。

O,O,O,O,O,O,O,O,←

O,O,O,O,O,O,O,O,←8個

O,O,O,O,O,O,O,O,←8個

O,O,O,O,O,O,O,O,←8個

O,O,O,O,O,O,O,O,←8個

(5)提問一堆,有多少?可以用8xl表示。

哪二堆有多少?怎麼來表示?

此問必須啟發學生,要容學生腦子完成抽象,從而寫出8X2來。

後面不再贅述。老師們都明白。……

總之數學也罷,算術也罷,從小就要突出《抽象思維》的培養。

抽象思維好,有利於理科學習,終生有益。


匯燕1


照心乃教育專業人士。很負責任地告訴頭條的小夥伴:

在現行的小學數學教科書中明確顯示,8+8+8+8+8既可用8x5表示,也可5x8表示。

以前我們上學的時候,8x5,8是被乘數,5是乘數,8x5只能表示5個8相加,不能表示8個5相加,非常教條,死板僵硬,增加了孩子的認知難度。後來在2011年秋季新版教科書中,把"被乘數"和"乘數"統統改為"因數”,也就是說"8乘5"既可表示5個8相加,也可表示8個5相加。在2016年秋季最新版教科書中,8x5,”8”和"5”又改為"乘數",但乘法的意義沒變:①表示5+5+5+5+5+5+5+5,也就是8個5相加:②也可表示8+8+8+8+8相加,也就是5個8相加。

因此:8+8+8+8+8既可寫作8Ⅹ5,也可寫作5x8。

其實現在的教科書是很開放的,不再死板,充分放飛孩子的心靈。

不知照心的回答,小夥伴們是否滿意?


天中照心


除了結果一樣,8x5和5x8壓根就是兩回事兒,這裡學的不是九九乘法表的背誦,有個結果就行,而是要通過練習,確切地理解四則運算的含義。



8x5,表示5個8相加,被乘數是8,5表示的是重複相加的次數。

反之,5x8,表示8個5相加…

放到具體的實例中來,8x5,相當於一斤肉8元錢,買了5斤;

5x8則是5元錢一斤的肉買了8斤。



計算是數學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對於學習者來說,需要從小認真要求,尤其是小學數學,基本概念不清,或許一時半會兒還沒什麼關係,但積累多了,後面的學習將是一筆糊塗賬。

說來說去,還是家長太驕傲,還是應該謙虛一點,敬畏教學規律,敬畏老師,敬畏學校成熟的教育體系。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8+8+8+8+8寫成乘法算式只能寫8x5,不能寫5x8嗎,小學數學這麼死板?

親愛的家長同志,這其實不叫做死板,而是叫做規範。

雖然8X5和5X8的結果相等。但是兩者所表示的含義不同。

前者表示,5個8相加。後者,表示8個5相加。

如果不這樣子規範。那就會亂套啊,比如題目要求請你寫出5個8相加的式子來,你難道可以寫成5+5+5+5+5+5+5+5來嗎?對啊,它和8+8+8+8+8的結果也是一樣啊。但是所表達的意義完全不一樣。

所以,也請督促孩子,孩子的學習,我們應該從小處細節的規範做起。

比如寫漢字,那個筆順的規範,其實不管你怎麼寫,橫七豎八的,最後那個字還是寫出來了。但是為什麼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要特別強調孩子寫筆順,而且筆順也是考試的一個重點。就是這個道理。

這個題目來自於某小學的期考試卷,是個填空題,8+8+8+8+8寫成乘法算式時給了兩個空( )和( ),就有人提出來只能寫8x5不能寫5x8,所以應該只給一個空。你怎麼看這道題?

所以,方老師也認為,這裡只有一個空,他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8X5,表示5個8相加。

我是初中數學老師,班主任,現在今日頭條開通方老師數學課堂,專門講解初中數學題和中考科普,歡迎大家關注。


方老師數學課堂


5×3引發的爭議。

起因是一個美國三年級學生數學試卷,題目是用累加的方法解決問題5×3。

考察的也是對乘法含義的認識。學生寫出5+5+5被判錯(紅圈)減一分,老師給出的正確答案是3+3+3+3+3(黃圈).如下圖。

補充:可能很多網友看不明白,先普及下,美國教乘法含義是和我們的定義是不一樣的。

拿5×3來舉例

中國乘法含義:5+5+5 → 3個5相加 → 5×3

美國乘法含義:3+3+3+3+3 → 5個3相加 → 5×3。

結語

就個人來講,還是支持嚴格區分。但要講清楚兩個因數變化位置不影響結果。如下圖。

① 按行累加

② 按列累加

③ 行列轉換(旋轉90°)來理解兩種含義互換。

歡迎多多贊,轉,評支持原創精品回答。

關注頭條號,學習更多好玩的數學知識。


一學堂王老師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特別強,特別嚴謹的學科,不像語文一句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同義詞的存在,所以對於上面的回答,我覺得只有一個答案,那就是8×5,表示8個5相加。並不是數學的死板,還是一種必須的規範性。我們從小就學習寫字,而且要按照正確的筆順進行書寫,老師上課也會強調書寫的規範性,英語的字母也是一樣的,書寫都有一定的順序,就是這個道理。



這道題中8+8+8+8+8表示5個8相加,如果寫成5×8則表示8個5相加。所以兩個式子的結果雖然是相同的,但含義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數學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

所以,我們需要從小培養起孩子的規範性和嚴密性。


逗你學


看完題目之後我的觀點是:恰恰相反!

這不是死板,反而是靈活了!
這道題出的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小時候有“乘數”、“被乘數”之分,標準的寫法是:被乘數x乘數=積。

但是現在的教材已經明確不再這麼叫了,而是用“因數”取代“乘數”和“被乘數”,即:因數x因數=積。

這個問題在孩子剛上學那會我也是有點頭暈、不適應。但是很快就想明白了這個問題。

早期剛開始接觸乘法的時候約定“被乘數”、“乘數”其實更多的是約定“位置”,比如圖中8+8+8+8+8表示“五個八的和”,按過去要求應該寫成8x5。

而隨著“乘法交換律”的引入,我們知道如果沒有單位的情況下,8×5和5×8的結果是一樣的,而且“口訣”也都是“五八四十”。如果有單位的話會怎樣呢?比如8代表每組的人數,5代表組數,那麼8(人/組)×5(組)=40(人),5(組)×8(人/組)=40(人),我們發現帶著單位計算從結果上也是一樣的。

而當再往後出現小數或者分數乘法的時候呢?比如8×0.25,我們沒法說“0.25個8相加”,已經不能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了”。

再比如9×8×5=9×(8×5)=9×40=360呢?誰是“被乘數”誰是“乘數”?

所以,用“因數”來取代是非常有意義的。

題目的幾個空是非常合理的設計,不明白有什麼好質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