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消滅薊馬,但是不殺卵有用嗎?原因是什麼?

愛華農業


薊馬在高溫季節極易發生,溫度低的時候不明顯,薊馬是刺吸式害蟲,和紅蜘蛛、蚜蟲一樣,都是趴在葉子是吸食汁液的,一般嫩葉、嫩花、嫩芽最容易受到侵害。



很多花友發現自己種的花,新長出來的葉子像被太陽曬焦了,有時候甚至葉子都展不開,並且展開了葉片,葉子也是扭曲、變形、變脆,光合作用嚴重受到影響,噴灑治療薊馬的藥物後,也沒什麼效果,那是因為噴藥時機沒把握好,因為薊馬是夜行動物,晝伏夜出,白天噴藥的時候,薊馬還躲在盆土或者隱蔽的地方,因此治療薊馬可以晚上太陽下山了,再噴藥,一般吡蟲啉、艾綠士都是可以的,加一些活性硅助劑對於藥物附著性更好,可以增加藥效,晚上噴了藥,薊馬正好出來活動,碰到藥液就死掉了。薊馬除了喜歡黑暗,還喜歡香味,比如你把花朵打開,花心處往往能見到薊馬,非常小,像針尖一樣,爬的很快。


除了噴藥,如果薊馬危害不嚴重,在高溫季節到來的時候,最好掛個黃板,這樣薊馬喜歡顏色鮮亮的地方,自己就傻不拉幾的往板子上去了,就粘在上面了,除了薊馬,黃板還可以吸引大部分害蟲,比如蛾子、切葉蜂等,並且無公害,不過家裡有小鳥的,要注意,黃板還可能粘住小鳥。

當然,薊馬既然是刺吸式害蟲,那麼澆灌一些內吸性藥物是可以起到防治作用的,不過預防大於治療,一旦大規模出現薊馬危害,還是噴藥效果好,噴灑時要連用葉片、枝幹、盆土都噴到。
上圖發黑的葉子就是薊馬病蟲害症狀,噴藥以後,長出來的新葉就健康正常了。


關注玉痕,每天分享種花技巧,明明白白種好花!


書香庭院的玉痕


問題:薊馬不殺卵有用嗎?為什麼?

薊馬,這個小東西可不得了,能蹦能跳還能飛,蟲小能力大,這個能力是破壞力,農民最頭疼的,小偷一般,晝伏夜出,田間管理很難見到它,我們這裡叫它小蹦蟲子,草莓大棚主家的心頭之恨!



薊馬有一特別的嘴,叫銼吸式口器,危害生長點及附近葉片後,其症狀表現與病毒病,激素中毒差不多,葉片變薄捲曲,萎縮,果實疤痕,表面木栓化,亮皮。

薊馬晝伏夜出,而且它的卵產在葉肉組織中,一般的觸殺藥劑很難殺死卵,治表不治本,所以防治薊馬時要選擇內吸和觸殺相結合的藥劑,如常用的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及其複合製劑。



對於薊馬的防治,我重點介紹一下。

1,薊馬在溫度16–19℃時會從土裡爬出到植株上部危害,這是最好的防治時間。

2,薊馬並非僅在生長點附近取食危害,還有1/3的懶蛋在土壤上溜達,所以你在用藥時要上下齊抓共管,達到綜合防治的目的。

好,歡迎👏👏👏評論➕關注,同您一起分享化肥農藥的那些事兒!


努力就好123456


想要消滅薊馬,不殺卵有用嗎?

薊馬是農業生產中經常會碰到的一種害蟲,個體都比較小,通常都是以口器農作物葉片表皮後吸食裡面的汁液,最後逐漸導致葉片失水、枯黃卷葉。薊馬不僅僅只是發生在花卉上,在水稻、果園裡都經常會有發生。

網絡圖片

薊馬是一種繁殖速度特別快的害蟲,比如說水稻薊馬,蛹羽化為成蟲後1-2天就可以產卵,而卵也只需要幾天時間就可以化為幼蟲,繼而危害作物。所以,在防治薊馬的時候這也是讓很多人頭疼的地方。因為很多藥並不能夠殺死卵,把若蟲殺死之後可還有很多卵,卵還是會繼續孵化為幼蟲。所以,殺滅薊馬如果不解決卵的問題,最終還是意義不大。

在防治薊馬的時候應當選擇的藥劑有內吸性,而且藥效持續時間比較長的,這樣就可以既殺滅既有的幼蟲、若蟲,還能夠讓殘留的藥效殺滅由蟲卵孵化出來的小薊馬幼蟲,這樣就可以間接的達到解決蟲卵的問題。現在殺滅薊馬主要的藥劑有吡蟲啉、噻蟲嗪、阿維菌素乳油、辛硫磷乳油等藥劑。


在使用的時候按照藥品說明書進行稀釋噴霧。噴霧時候要將作物的正反兩面包括莖稈全部噴霧到。每次噴藥要交替使用,避免薊馬產生抗性。

另外,薊馬基本是夜間活動,所以噴藥是最好選擇在下午時間噴霧。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