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了!會變色的智能標籤,食品新鮮程度一目了然

近幾年全球食品欺詐事件層出不窮,據統計,全球食品欺詐事件的類型中,以有機食品認證與生態標籤的假冒最為嚴重,兩者加起來約佔60%以上,而主要原因在於各國消費者都非常追求有機食品或生態標籤,只要產品貼上相關認證,產品就可以賣更高的價錢,因此讓不法商者認為有利可圖,為此歐盟當局也一再呼籲消費者應該理性看待傳統食品與有機食品。

漲知識了!會變色的智能標籤,食品新鮮程度一目瞭然

據美國數據顯示,其最大的有機食品供應國就是土耳其,主要供應大豆與玉米,2017年5月有一批重達約1640萬千克的烏克蘭農作物,先被運到土耳其貼上假的有機認證標籤後,再進入美國,就讓這批農作物的價值瞬間增加了330萬歐元(約2577萬人民幣)。至於生態標籤則是誕生於1992年的歐盟,目的在於鼓勵相關從業者採用永續、環保、可再利用的材質,屬於自願性的標籤制度,不過申請生態標籤認證的費用非常昂貴,也造成擁有標籤的產品要價不菲。

漲知識了!會變色的智能標籤,食品新鮮程度一目瞭然

不過食品欺詐往往比較難被發現,因此如何防止摻偽、增加食品透明度,成為國際上需要共同研究的議題。2017年9月美國科學家推出一款智能標籤,相較於以往只能確認食物是否有腐敗的智能標籤有更多功能。它不只能檢測食物是否腐敗,以及有無受到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的汙染,還能針對特定產品偵測其內含的物質,確認產品是否有摻偽,以確保食品安全。

漲知識了!會變色的智能標籤,食品新鮮程度一目瞭然

為什麼智能標籤能做到這些事?智能標籤能夠偵測特定化合物的奈米結構,利用氧化還原的反應,讓偵測的物質與傳感器相互作用,傳感器就會改變顏色,而我們只要看顏色改變的深淺程度,就能瞭解想要偵測的物質含有多少濃度。舉例來說,不同種類的茶與葡萄酒都含有非常獨特的抗氧化物質,透過偵測這些抗氧化物質的濃度,就能瞭解這些茶或葡萄酒是否被摻雜了其他雜質。

漲知識了!會變色的智能標籤,食品新鮮程度一目瞭然

除此之外,歐盟委員會除了開始使用電子監控系統,追蹤所有食品在歐盟境內的流動狀況之外,也開發出一項新的代謝指紋圖譜,由於傳統農作物與有機農作物的某些代謝物會有所差異,而這項圖譜可以偵測出它們的代謝物,就像指紋一樣來辨別是否有傳統農作物偽裝成有機農作物,進而可以揪出更多不法商者,讓有機食品的認證更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