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央視網消息: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第二大港和希臘最大的港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也讓其被譽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往歐洲的門戶。

2008年,我國中遠海運集團獲得比港兩個集裝箱碼頭35年的特許經營權,並於2016年,收購比雷埃夫斯港務局67%的股份,正式成為比港的經營者。10年間,在中希兩國企業的共同經營下,這顆一度暗淡的海上明珠又重放光芒。來看央視記者近日隨中遠荷蘭號集裝箱貨輪在比港的見聞。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這裡是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也是荷蘭號進入歐洲後停靠的第一個港口。在到達以後,荷蘭號就馬上開始了緊張的集裝箱裝卸工作。而就在荷蘭號旁邊幾百米處,一列集裝箱貨運列車在那裡等待著這些集裝箱。幾個小時後他們將把其中的一部分,通過鐵路運輸的方式運往中東歐地區。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眼前的這班列車可將傳統經由西北歐港口中轉至奧地利、捷克、波蘭等中東歐國家的運輸時間壓縮近10天。自2017年開始全面運行“中歐陸海快線”以來,55條海運航線停靠,並在此中轉,加上每週16至18班發往中東歐的集裝箱列車,讓比港成為近年來全球發展最快的集裝箱港口之一。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安銘表示,2010年是88萬TEU(標準集裝箱),去年是415萬TEU(標準集裝箱)。2010年來的時候,比港在全球佔93位,去年是36位,相信今年還能再往前走一走。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共商共建共享,中希兩國企業在比港的合作成為近年來“一帶一路”共贏之路上的典範。然而,在中遠海運集團接管比港經營權之初,這裡的合作並非一帆風順。

張安銘說,中國企業會怎樣對待工人?會不會從中國大量引進工人?會不會破壞當地的勞工法律?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到底會怎樣?一開始,希臘方面完全沒有信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新管理團隊用近半年的時間從當地人才市場上招聘了1000多位新員工,並分批在中希兩國進行系統技能培訓。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口有限公司總裁傅承求介紹,公司把新員工送到青島港、上海港進行裝卸橋吊駕駛的培訓,再請國內有技術的師傅們來到希臘幫助培訓。

很快,中國經驗、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以及中國操作流程在比港的1000多位新員工手中迅速轉化為生產力。不僅讓碼頭又重新煥發了生機,而且大量的新增就業給當地社會帶來的巨大的積極作用。

張安銘表示,實際上對希臘市場已經新增了將近2000個就業崗位,是一個共同促進,和諧共贏的發展模式。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如今,除十多位中方員工外,中遠海運比港項目已為當地直接創造就業崗位2600多個。2017年,港口創造的收入超過3億歐元,成為希臘經濟的一大亮點。

行走“一帶一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中希打造共贏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