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美學,當代藝術家鑑定指南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廢墟情結,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入門心理。

擁有廢墟情結的人通常熱衷廢墟探險、廢墟攝影,可以這麼說,沒在廢墟拍過人像寫真和末日大片的攝影師不是合格的藝術家

對廢墟著迷的人不在少數。豆瓣有一個廢墟小組,這裡的人個個都是合格的藝術家。他們流連在北上廣深港的廢棄民宅、破敗遊樂場、荒廢的醫院、青草遍生的學校,拍下了無數人類文明逝去的痕跡。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北京某廢棄遊樂園裡的水滑道,牆上還貼著“禁跳水”標誌。

圖/豆瓣 avery

當一個藝(感)術(性)細胞在平均水平以上的成年人踏入廢墟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必然滾動著無數彈幕,諸如“從哪兒來,往哪兒去”“現實版恐怖片”之類,或許還能在時間的分割與空間的破碎裡,品出一絲寂寥的孤獨感,和在廣袤宇宙裡身為滄海一粟的疏離感。

這樣的廢墟,是藝術家們靈感的高發地,各地都有不少這種創作聖地,像北京首鋼、廣州世界大觀、鄂爾多斯“鬼城”等。即使很多廢墟前寫了大大的“禁止入內”,還是擋不住藝術家澎湃的好奇心和創作欲。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北京奧運會小輪車競技場地現在已是荒草叢生。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作為一代老廣的童年回憶,如今大門緊閉的世界大觀也曾風頭無兩。

說起對廢墟的執著,西方人也很有發言權。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提到廢墟可以幫助人們緩解焦慮,達到某種內心的平靜。

遺蹟提醒我們,我們永遠不可能抗拒時間,我們只是自然破壞力的玩物,而我們只能暫時壓制自然破壞力,不能真正地克服它。我們可能會享受一時的成功,我們可能會在短短几年內賦予混亂以秩序,但任何事物都終將退回到以前原初的狀態……

基督教的倫理學家們長期以來都明白,要安撫焦慮者,最好的方式並不是像樂觀的心態教我們的那樣,告訴他一切事情都會好起來的——相反,我們應該告訴他一切事物最終翻尋變得非常糟糕:屋頂將會塌陷,銀行將會變成廢墟,我們將會死去,每一個我們所愛的人都將去世,我們所有的成就,甚至連同我們的名字都將深埋於地下。如果這樣的想法能夠安撫我們,那是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本能地知道我們的痛苦與抱負之龐大密切相關。如果從1000年的角度來看待我們那些渺小的身份焦慮,我們將會非常難得地認識到自己的微不足道,從而獲得心情的寧靜。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在18世紀的歐洲,廢墟是時髦的創作題材。 Hubert Robert

俄羅斯更是成為了廢墟文化的中心,一大波前衛攝影師奔赴前蘇聯的共和國遺址,發明了一種名為“廢墟色情照片”的攝影藝術。廢墟與色情似乎天然登對,在時間侵蝕下裸露出肌理的建築與衣著清涼的女郎,美麗與毀滅交織,說不上誰更直接性感。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俄羅斯攝影師Игорь Бурба作品

拋開色情攝影這一噱頭,俄羅斯本身也有孕育廢墟文化的土壤,或者說那個曾經龐大的紅色帝國,它的身軀上遍佈了足夠多的建築墳墓,從軍事基地、工廠、教堂到遠東的小木屋、莫斯科郊外廢棄的民宅,舊帝國的幽魂就封存在那些破爛廢墟里。

不過,深諳廢墟美學的人相信,美麗的建築就算變成了廢墟,也是美麗的廢墟。《The Atlantic》曾總結了一組俄羅斯廢墟照片,把一大波美的毀滅呈現在眼前,視覺衝擊和心靈衝擊up!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莫斯科南部的馮梅克莊園

CC BY-SA Vadim Razumov / Wikipedia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俄羅斯庫頁島南部的廢棄燈塔

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廢棄的前蘇聯先驅公園裡搖搖欲墜的混凝土麋鹿

Valerii Iavtushenko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生鏽的起重機

Rashid Valitov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聖彼得堡附近的亞歷山大一世城堡。

CC BY-SA Godot13 / Wikimedia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聖彼得堡一家廢棄的工廠

Vladimir Mulder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列寧格勒一間未完工、荒草叢生的廢棄煉油廠

Constantine Vladimirovich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俄羅斯西北部的拉加多湖旁,一間倒塌的小教堂

OSDG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庫頁島上一家造紙廠的廢墟

Gribov Andrei Aleksandrovich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沃羅涅什地區一個工業建築荒草叢生的廢墟

Vladimir Mulder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一個帶雷達天線的古老的圓頂建築,曾屬於Naro-Fominsk地區前反彈道導彈系統的一部分。

Saoirse2013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索契 Akhun山頂上一家廢棄餐館

Vadim Fedotov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俄羅斯庫頁島一座被毀壞的鐵路橋

LyginaKs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北極圈上的一座“鬼城”

Constantine Vladimirovich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A.Savin / Wikimedia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 Kostroma 地區一間腐朽的房子

V. Smirnov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前蘇聯遺產,西伯利亞地區一處被遺棄的工業建築

Zagaynova Anna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沃洛格達州的老教堂

CC BY-SA Кривошеина Мария \ Wikimedia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空曠的喀山聖母教堂

Cartela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摩爾曼斯克的五層樓建築廢墟

MariyaYa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Kamchatka地區的一艘沉船

Janelle Lugge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莫斯科東部一棟廢棄莊園

Andrei Borodulin / AFP / Getty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Norilsk 附近一家廢棄煤礦工地

Constantine Vladimirovich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基洛夫州晨霧中的前蘇聯公民文化活動中心

Mikhail Starodubov / Shutterstock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位於葉尼塞河航運公司的俄羅斯聯邦艦隊廢棄船隻

Ilya Naymushin / Reuters

生活廢墟也好,工業廢墟也好,人類創造了極致的輝煌,轉眼間又讓它們支離破碎。這種支離破碎是一種不宣於口的殘酷美學,是與過去的對話,是對未來的預習,讓人恐懼,也讓人神往。

下方查看歷史文章

|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部分內容綜合自《The Altantic》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废墟美学,当代艺术家鉴定指南

南都旅遊

一起分享世界的點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