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爲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長久以來,關於飲酒,大眾最普遍的觀點就是:“酗酒傷身,但是適量地喝點酒,尤其是喝點紅酒,是有益健康的,特別是可起到軟化血管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無不表明,這種說法其實對於大眾是極大的誤導。或者說,人類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就是不斷否定自我,否定已經形成的認知。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這不,國際上最負盛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lancet)》剛剛發表了一篇全球數百位科學家大型合作的研究,這項研究對195個國家和地區,來自1990-2016年的超過2800萬人的疾病負擔數據(burden of disease)分析後得出最終結論:飲酒量無論多少,都嚴重危害健康,即使少量飲酒,其帶來的有益作用也遠遠比不過其對於健康的負面影響,因此,滴酒不沾才是有效的健康行為。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The Lancet》,中文譯名《柳葉刀》雜誌是目前世界醫學界最權威的學術刊物之一,其在醫學界的影響甚至超過了《Nature》和《Science》這樣的頂級科學類雜誌。該雜誌從創立至今始終保持獨立,未曾加入任何一個醫學或科學組織。在180多年後,The Lancet在整個醫學界的發言仍保持著其獨立性和權威性。無數醫學家和科學家都以能夠在《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而作為至高榮譽。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一、柳葉刀雜誌關於飲酒的最新研究有哪些重要結論

柳葉刀的這篇合作研究來自數百位科學家的通力合作,科學家們綜合了全世界將近600項隊列研究提供的大量數據,這些數據來自195個國家1990-2016年期間2800萬人的研究,其研究的樣本量是目前為止關於飲酒的研究中最大的,對於流行病研究而言,樣本量越大,結論越具有信服力。

研究團隊對飲酒者的性別、年齡、飲酒量、飲酒頻率等各種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並且與死亡率、死因和各種疾病進行關聯研究,從而徹底弄明白了酒精對於健康的危害,以下是本研究的核心結論:

飲酒造成2016年全球2.2%女性和6.8%男性死亡,飲酒是第全球7大致死、致殘、致病風險因素;

對於15-49歲人群中,飲酒是頭號的健康風險因素,飲酒造成該年齡段3.8%的女性和12.2%的男性死亡,這是由於飲酒大大增加15-49歲人群因結核病、交通事故和自殺行為而導致的死亡;

對於50歲以上人群,癌症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這其中飲酒又是誘發癌症的重要原因,因為癌症而死亡的50歲以上人群,27.1%的女性和18.9%的男性可歸因為飲酒;

飲酒量達到多少對於健康就不構成影響了?不好意思,研究顯示這個量為零,也就是說為了健康最好滴酒不沾;

飲酒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增加、有害健康的重要行為之一,全因死亡率、癌症發病率都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的結論提示各國政府,要採取更多措施降低人群酒精消耗量;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飲酒量與健康危險度呈現明顯正相關

二、適量飲酒對心血管有益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說法大概來源於在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中,有人提出了一個“法國悖論”——法國人的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並沒有多健康,他們的心血管發病率卻不高。節目中給了一個解釋:法國人喝葡萄酒多,葡萄酒可能有利於心血管健康。為了解釋“法國悖論”,各國科學家們進行了大量研究。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在這些研究中,科學家們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與喝酒的量對比,發現“適量飲酒”的人群中無論是心血管疾病發生率,還是死亡率,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那是不是證明“適量飲酒”的確對於心血管健康有好處呢?未必!

因為這類調查往往會受到一些“混雜因素”的影響。比如,經常喝葡萄酒的人,收入往往比較高,他們的蔬菜和水果攝入量、鍛鍊習慣在相當程度上也要優於其他人群,也就是說“適量飲酒”的人可能不是因為真的飲酒帶來了健康,而是別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健康。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科學家在剔除了這些混雜因素之後,發現“適量飲酒”對心血管健康的積極作用就明顯減小了,說明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說法其實相當程度上是被誇大了,如果真有,恐怕也很有限。當然也有人會據理力爭,說葡萄酒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比如白藜蘆醇、花青素、單寧等抗氧化劑有助於心血管健康。但事實上,葡萄酒中這些抗氧化物質的含量是很少很少的,不可能產生什麼神奇的效果,如果你真希望通過喝葡萄酒來補充抗氧化劑,你得喝多少呀!

所以綜上所述,適量飲酒有益心血管健康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指望靠飲酒來改善心血管健康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飲酒會帶來對身體多方面的害處,為了獲得一點心血管好處,而對身體其他方面造成廣泛壞處,這是典型的得不償失。真要改善心血管健康,你還不如運動運動,跑跑步。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三、飲酒也是重要的致癌因素

世界衛生組織很早就把酒精列為一類致癌物,所謂一類致癌物,就是指有“明確”致癌作用的物質。為什麼酒精竟然是一類致癌物,主要證據來自兩方面:首先大量人群統計顯示,人喝酒越多,得癌症概率越高。研究表明,每18個癌症裡,就有1個是喝酒喝出來的。目前,全球每年1500萬新診斷癌症患者,根據這個比例推算,其中就有80萬是喝酒喝出來的!

所以,就在2017年年底,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也發表聲明明確指出:酒精是重要致癌因素。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大量數據和既往研究證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頭頸癌、肝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關係,同時它也會引起胃癌和胰腺癌。也就是說,與酒精直接接觸或者代謝相關的組織,都是最容易因為酒精而發生惡變的組織。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2017年美國酒精相關的癌症數據

即使是每天喝25克酒精這個“適量”,也會導致多種癌症的風險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慢性胰腺炎增加34%。其他的結腸癌、直腸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飲酒更多的話,那麼這些疾病的風險就大大增加。比如,如果每天喝50克酒精(大致相當於2兩50度的白酒),那麼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將增加2.1倍,食道癌、喉癌和原發性高血壓的風險都會增加1倍左右,乳腺癌增加55%,肝硬化增加6.1倍,慢性胰腺炎增加78%,出血性中風增加82%,而肝癌的增加也有40%。也就是說,酒只要是喝了,就會增加發生癌症的風險。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我們說酒精緻癌,其實說的主要就是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它是強致癌物質,會影響蛋白質的功能乃至形態,最終導致各種器官的受損。飲酒過後機體要花很大的成本和時間對受損組織進行修復,而某些損傷的修復不可能徹底,所以會在一次又一次的飲酒過後發生累加,最終造成慢性炎症和質變,並且引發老年痴呆、肝硬化、肝癌和其他部位的癌症。

此外,酒精可能會影響雌激素的分解,更容易引發女性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癌,所以女性更容易被酒精所危害,《柳葉刀》的這篇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因為癌症而死亡的50歲以上人群,歸結於飲酒造成的,女性比例高於男性。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此外飲酒也會降低身體吸收維生素A、C、D、E、葉酸和類胡蘿蔔素的能力;酒精還會直接抑制神經系統,引起神經細胞興奮性降低。輕者造成反應遲鈍,判斷力減退,重則影響重要的生命中樞活動,引起心跳和呼吸的紊亂,危及生命。這是我們不時聽到有人被勸酒導致過量飲酒引發死亡悲劇的原因。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四、做一名跑者就別飲酒,跑馬前更不要飲酒

飲酒對於運動能力的影響要從兩方面加以考慮:一次飲酒就足以對運動技能和運動表現構成負面影響,長期飲酒則會阻礙運動能力的提高。研究顯示,長期飲酒的人群,酒精對其肌肉組織造成損傷和破壞。因此,如果你既愛跑步,也時常喝酒,酒精相當於抵消了你的耐力提高。

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最新研究坐實:少量飲酒有害為了健康要滴酒不沾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

運動前48小時內避免飲酒,哪怕是少量飲酒;

運動後,首要的是及時補水和通過飲食補充能量,避免賽後飲酒;

五、總結

在中國,飲酒是一種文化,少量飲酒的確也是日常生活和交際中的需要,但沒必要用“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來找理由了。無論飲酒多少,其實都是有害健康的,只是說少量飲酒機體可以解毒,負面作用比較小罷了,但對於健康的影響無疑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