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人工智慧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少兒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世界的未來

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前不久,小童聽過朋友提出這樣一個疑問,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朋友看過了太多的科幻電影,比如終結者、變形金剛、星球大戰、機器人總動員、機器戰警等。

朋友是個科幻迷,對這些美國大片都不陌生,正是基於這些電影場景裡的,機器人都是少不了的“主角”,朋友也因為開始擔憂,這些機器人呢僅僅是供人們消遣和娛樂嗎?未來有沒有可能,會成為他們的世界呢?​

朋友的想法也是不無道理的,之前,微軟前CEO比爾·蓋茨在參加Reddit的“有問必答”(AskMeAnything)欄目中,預測了未來科技領域的大事件,並說到:“機器人、無處不在的屏幕、語音交互,這些都將改變我們看待電腦的方式。”

少兒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同時基於機器人的快速發展,很多國際學術文章中,在原來美國國家STEM教育(STEM是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教育的縮寫)標準的基礎上,增加“Robot”,提出了“STERM教育”的新提法,也就是增加機器人教育。

機器人這麼受重視,因為機器人是綜合學科的平臺,包含數學、物理、工程、機械、電子、軟件、通信、生物等學科。美國一方面以娛樂為導向,激發全社會特別是青少年對機器人的興趣;另一方面制定教育計劃,在意識形態以及教育實施方面,將科技精英培養重點直指智能機器人尖端技術。

機器人教育正在快速發展

家長應該給予關注

雖然機器人教育在中國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對機器人的重視逐步增強,機器人教育的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機器人教育之所以“火”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01彌補學校教育裡缺乏的孩子動手能力

機器人是跨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教育平臺,可以讓學生在機器人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習到數學、物理、工程、機械、電子、計算機、通信、生物等多學科知識。

少兒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孩子在“設計-搭建-反思-改進”的過程中,學習到了機械原理和物理知識,體會到了數學的運用,同時還了解了什麼是動力、什麼是能量的轉換等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孩子意識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少兒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圖為2018年WRO機器人高手大會 達內專校賽)

機器人教育的各項活動也在學校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開展,機器人教育進入中小學的主要表現在於競賽,通過競賽體現機器人對學生的設計能力、創新能力進行的拉動。

通過機器人比賽獲獎可以為升學加分。由於國際上對機器人教育十分重視,因此舉辦了很多學術性很強的國際大賽,以調動全球的機器人教育的積極性。

02機器人學習目的:興趣?比賽?還是?

機器人課程體系,機器人課程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興趣來編制課程,以童程童美的課程為例,針對學生不同年齡階段和能力水平,按照學前(3-6歲)、小學(6-12歲)、初高中(12-18歲)分別對應創意啟蒙課程、機器人編程、人工智能課程等。

少兒人工智能機器人:世界的未來,會是機器人的世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