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 文 三只眼读史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9月8日,周立波发博抵制“娘炮”,并表示应当抵制“非主流审美意识”,让娘炮走开。实际上,现代的人们审美情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过去认为男人该有“骏马秋风翼北”的阳刚风骨,到而今喜欢男人也有“杏花春雨江南”的风姿,这个变化何其之大。“小鲜肉”、“伪娘”、”娘炮“等等词汇的出现让人觉得很刺眼,感到我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中,掺杂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随着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极大提高,穿着打扮时尚一点本无可厚非,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人们担忧被精致外表包装起来的那颗心,是否会血性消失,是否会变得脆弱而不堪一击?我们心中该有的责任与坚强是否会被浓浓的脂粉所淡化?这也是周立波等所担心的。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晋朝时期,潘安、嵇康就是美男子的代表。年轻时的潘安姿容秀美,平常出门都有一群妙龄女子追随,有的女子不好意思亲近他,就朝着他所乘的车扔水果,往往潘安上一次街,就会有“掷果盈车”的效果,因潘安小名叫“檀奴”,私下里那些女子都称呼潘安为“檀郎”,这一称呼后来成为古代女子对心上人的昵称。再说嵇康这个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不仅文采斐然,人也长得英俊潇洒,嵇康擅长弹琴,一曲广陵散,倾倒无数少女,都认为他是神仙下凡,怎一个“美”字了得。潘安、嵇康就是古代男人阴柔美的代表,被大家传颂了两千年。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但是魏晋时期也有因为太美丽而夭折的例子,美男子卫玠就是被人“活活看死”的。相传卫玠长得极美,肌理细腻芙蓉不及,眼角藏秀气,朱颜蕴酡红,简直美得不像一个男人,每次外出都有粉丝围观,有一次围观的人太多,书中形容“观者如堵墙”,里三层外三层,把本身个性很羞涩的卫玠看得无地自容,好容易在家人地帮助下“杀出重围”,回家后却由于惊吓而从此一病不起,最终夭折成为“美丽”的悲剧,留给后世之人一句成语“看杀卫玠”。所以说男人长得漂亮、养眼,也是很有风险的事。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崇尚男性阴柔之美的魏晋南北朝,也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混乱的时期,三国鼎立、五胡乱华造成了一个动荡的时代,魏晋时期的男子有着与其它时代的男子不同的审美观,魏晋南北朝之前,男性以蓄胡须为美,最典型的就是三国关云长,一副美髯,威风凛凛。而魏晋时期的男子却喜欢剃须,刮成一个小白脸的样子,还要敷粉、薰香,否则都不会出去见人,连走路都走的是“猫步”,走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调调。魏国丞相何晏甚至喜欢穿女人的衣服,每天退朝回家都要着女人装,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恐怕会脱口而出两个字——变态。周立波可能会不吝送他一句”娘炮走开“。


从周立波发文轰“娘炮”,说男性阴柔之美:“小鲜肉”到底要不要

随着时光的流失,这些美丽的“男色”也渐渐成为传说,那么如今一些男性打扮的非常“娘炮”,究竟好不好,会不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我们认为,审美观会因时代变化、个人品味、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的人群而产生差异,对美的认识的不同本无可厚非,不一定要求全社会的男性全都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有一点小鲜肉的点缀也可算是万绿丛中一点红。但是,周立波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此下去:当共和国需要抵御外敌的时候,难道再要我们的女人披挂上阵,重现‘红色娘子军’的英姿?”,所以,最让人担心的是在外表追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内心会变得怎样,俗话说:相由心生,会不会外貌如花之时,内心就成了一只绣花枕头?娘炮的外表后面,是否掩藏着脆弱的心灵、迷茫的精神?这一问题不知大家怎么看。

用生动的故事,讲述枯燥的历史,请关注“三只眼读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