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黑龍江的水稻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那會不會影響黑龍江的地下水資源呢?

天一閣農業


黑龍江的很多地區都用地下水灌溉稻田,對黑龍江的地下水資源有影響嗎?

黑龍江省位於我國的東北部,是位於我國最北,緯度最高的省份。

黑龍江省境內江河湖泊眾多,主要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綏芬河五大水系,及興凱湖,鏡泊湖,五大連池等湖泊,流域面積50平方米千米以上的大小河流有1918條。水資源十分豐富,為水稻種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還有很多井灌區域的稻作區,還沒能夠充分利用上江河湖泊的自然水資源,雖然部分區域以俢渠築壩,引江河之水,但所能灌溉區域面積仍然有限。



對於井灌區,用地下水灌溉稻田,對地下水是否產生影響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事實上地下水位,由於我國農業的不斷髮展,在實際生產中由於農業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位也確實在逐年下降,溼地面積也不同程度在縮小。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應該充分合理利用並加以保護有限的地下水資源,井灌區應該科學管理採取節水灌溉技術。



地下蘊藏的水資源,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地下水泛指埋藏在地表以下各種形式的重力水,其中包括埋藏於地面以下第一個隔水層之上自由水面的地下水。和埋藏於地面以下兩個隔水層之間承受壓力的地下水。

埋藏於地下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自由水面地下水,也就是蘊藏地下沙層或岩石縫隙中的水,也被稱為上層水,多為地表水滲透積累。來源於江河,湖泊,雨水等。水稻井灌區電機井所抽取的也正是這一層面的地下水。一般從地面到地下水層的深度為十幾米至三十幾米不等,也就到了第一個隔水層泥岩。

我們看雖然有地表的補充源,但是依然彌補不了地下水資源的匱乏。所以用地下水種植水稻對地下水資源還有一定影響的。

您關心的就是我關的,神農願與您一起探討交流,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關注謝謝。


神農35


如果黑龍江的水稻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那會不會影響黑龍江的地下水資源呢?

我的回答是已經影響到黑龍江的地下水資源了,尤其是黑龍江農墾的建三江管理局地區。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引江水灌溉的水利工程,富錦地區已經有一部分水田種植區已經開始了使用江水灌溉。並且,黑龍江現在已經開始了旱改水的管控工作,不讓隨意的旱改水了。

我們曾經做過調查,建三江管理局井灌區平均用水量在400-500立方/畝左右,而建三江地區的水田種植面積是巨大的,應該在900萬畝左右,每年的地下水開採量是驚人的。特別是大慶採油區使用灌水採油的方法,他們灌的水都讓我們建三江的給抽走了。因為黑龍江的地形是西高東低,他們灌多少水,我們就能抽走多少水。而且,建三江地區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是非常快的。現在打的機井或者電井平均深度在40米以下,水位比開發水稻初期淺了很多。


所以,建三江管理局目前也在研究如何節省用水的前提下,能夠保證種植戶的效益不降低。目前正在進行旱直播和覆膜插秧技術,看看如何能在最小的用水量的前提下能夠保證效益不降低。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你問的問題是有道理的,如果黑龍江省很多地區都用地下水灌溉稻田,那對黑龍江省地下水資源一定是有影響的!

這就不光是黑龍江省的問題了,凡是大量抽取地下水資源的地方,地下水資源就會短缺的,如果是在城市裡大量的抽取地下水資源,整個城市也會下沉下降的!

在我農村老家的地方,過去農村打那個吃水大井,打個十米八米深的時候,就不用往深部再打了,那個地下水就會馬上的從地下匯湧過來,這個時候從地平面往下,井口一兩米深就是水了,如果趕上下大雨的時候,井口的水離地面只有半米左右了,那個時候農村大井的水,只是供給人畜用的,所以那時候地下水資源也是相當豐富的了!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地下水資源也就一年一年的在減少了,現在,我們那旮瘩雖然沒用地下水灌溉稻田,但是地下水也已經是明顯減少,也呈現出地下水短缺的問題了,現在我們那的農村都是家家打個小機井,不打到30米深的話,那是打不出水來的了!

地下水資源的減少,與大量抽取地下水是有關係的,也與地上水資源有關係的,如果地上每年的雨水較多,地面江河湖泊水系發達的話,就會有大量的地上水滲透到地下,這樣的話也就會補充地下水資源,保持住地下水資源的!

具體說到黑龍江省,其實黑龍江省地面水資源還是很豐富的,除了遠離江河湖泊的部分地區抽取地下水澆灌稻田外,絕大部分黑龍江省澆灌稻田都是用江河湖泊水的,比起我們吉林省來說,黑龍江省的地面水資源還是相當豐富的!

所以,如果黑龍江省真的是大量用地下水灌溉稻田的話,肯定是會影響黑龍江省地下水資源的,但是實際上黑龍江省用地下水灌溉稻田的地方不是很多,所以即使有影響,影響也不會太大的!

【感謝您對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三農達人【響水大米】,訂閱最好玩的鄉村生活資訊!

黑龍江水稻種植面積遼闊,有相關資料統計過,從2017年開始水稻種植面積已經居全國第一位,已經變成了真正的北大倉,至於題主所提出的用地下水灌溉水稻的現象我是從來沒看到過,更不用說會因此而影響地下水資源了。

黑龍江是全部北方種植水稻14省,水資源最豐富的省,省內的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綏芬河等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900多條,有很多的湖泊水儲量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水稻用水問題。有充足的地上水資源誰會費勁地去用地下水。

再有就是從水稻的生產用水來看,用地下井水和自然水產出的大米口感是絕對不一樣的,黑龍江的大米質量比較高,就是因為水稻灌溉都是使用的天然河水。比如響水大米產區用的是鏡泊湖水,五常大米用的是牤牛河水,密山大米用的是興凱湖水。這就象小孩和母親的奶和和牛羊奶長大的區別是一樣的,如果使用了地下水口感不會那麼優秀。

所以從以上方面來分析,擔心水稻過多,會影響地下水資源的儲備量是不成立的。


響水大米


當然不會!黑龍江地表水資源就很豐富,充分利用好地表水資源去發展水稻種植就不會危及地下水資源。黑龍江是位於中國的最北邊的一個省,年降水量豐沛,地表徑流流域面積大,地表植物覆蓋面積廣,沒有沙漠及寸草不生的荒地,這都說明當地水資源豐富。就即使是種植需要抽取一定量的地下水,也能得到補充,不會對當地地下水形成資源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