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分享?
我认为,分享基本上都是好的。然而,一个分享,究竟被认为好还是不够好,判断标准很简单:
听到的人是否觉得有用。
注意,不仅要真的有用,还要当场就觉得有用 —— 以后你就知道了,做到让人家“当场就觉得有用”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以下给大家分享几个方法论。注意,不是所谓的技巧,而是方法论。
(一)把听众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拿着准备好的内容,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话我会对我的哥们(即,好朋友)敞开了说吗?
这个问题很重要,它会让你更真诚,或者它会让你瞬间发现自己的不真诚。真诚,是分享的核心,不真诚,那不叫分享,那叫装蛋。
对好朋友,你会诚心诚意地希望对方好,希望自己的话、自己的存在对对方有价值,不是这样的吗?再说,对连朋友都不是的人,分享什么呢?没什么可多说的,不是吗?
(二)故事永远是最吸引人的
人就是喜欢故事,这没办法。这几乎是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只不过要看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把故事讲好 —— 注意,不是编造故事,而是把真实的故事用一定的方式讲出来,用特定的方式编排出来。
把自己真实的故事讲出来,然后从中提炼自己的经验与教训,然后清楚地告诉你的朋友,这不是我们天天做的事情吗?
(三)什么是高质量?
故事就是故事,故事的质量在于它的核心,
- 它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 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经验?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
- 有什么道理是不听这个故事就不知道或者就不重视的?
于是,
- 如果某个道理是因为听到某个故事才知道的,那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 如果某个道理之前即便知道也不重视,但听过这个故事之后,就突然发现值得重视,那么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 如果某个伪道理之前想当然地接受了,听过某个故事之后,恍然大悟,那么人们就会喜欢这个故事。
所以,要从故事里提炼出重要的和未知的道理。
(四)践行才是真正的创作
我自己就是个践行的人,于是我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
故事之所以精彩,完全是因为讲者是个践行的人。
故事的编排也许有技巧罢?但我总觉得那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背后的价值观。而那核心的价值观,如若讲者不是一个践行者,那么终究会被扭曲,会被肤浅地表述,而故事就自然沦为平庸。
最明显的例子是两部剧,一个是电视剧,True Detective(真探),一个是 The Martian(火星救援)。真探,讲述的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故事,火星救援讲述的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的故事,这两个主角的共同特征就是绝不放弃。仔细想想吧,同样的故事素材换到你手里,你会讲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结构去编排?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性主义者,你自己是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乐观主义者?如果是,你自然而然地会突出恰当的细节,使故事看起来格外精彩,如果不是,那么这两个原本可以精彩的素材,在你手中完全没用 —— 如果你从来都是个遇到困难就放弃,动不动就抱怨生活的人,那么这种故事,即便别人讲得无论多精彩,其实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不是吗?
说到这里,我的方法论也说得差不多了:
因为我知道“让对方觉得有用”太难了,很多的时候完全不在我能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我就必须把自己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如何真诚地讲述一个能够说明我所践行的道理的精彩故事”上去。
让社群里的人认识你,这是我们创造惊喜的方法论之一,与更多高质量的节点产生关联。打个招呼,一块儿吃顿饭,是不可能自动成为朋友的;最有价值的方式、最有效的方式,是
思想产生碰撞。
在社群里分享,你事先准备好文字稿,到时间就拿起手机,语音朗读就好了;说着说着累了,停上个一两分钟也没人觉得你忘词了,去冰箱拿瓶水喝一口回来再接着讲也不耽误事儿……听众也很友善,听不进去的就直接放下手机干别的去了,不会让你像看到一个听众起身离去那样令你心灰意冷…… 所以,这其实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要知道“当众讲话”是个具备无限价值的能力,这是个很好的自我训练起点。哪怕只是学会了这个,这一辈子也都值了。
閱讀更多 語無倫次的神07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