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聽秦腔的都是老年人嗎?

沃家菜園子


隨著各種快餐文化的興起,傳統文化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在歷史變革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秦腔雖然幾經沉浮,時至今日依然是深受廣大西北人們群眾最喜歡的藝術形式。

秦腔的受眾或散於城市的繁華,或聚於鄉野的純樸,一代代的西北人民耳濡目染,在歲月的洗禮中堅持著對秦腔的摯愛。雖然秦腔的觀眾面對新興文化的滲透有一定的流逝,但並不是說秦腔的受眾或是喜愛秦腔的就都是老年人。

生活在西北大地上,不管你願意不願意,大都掙脫不了秦腔的洗禮。這是由當地的風土人情,風俗文化決定的,一個人從出生到死去都會伴隨著秦腔的聲韻,或慷慨激昂,或委婉閔人,這種有意無意的灌輸,在下意識裡培養著秦腔的觀眾一代又一代的延續。

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引發的人口流動,為各種文化的共生共存提供了基礎,秦腔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舉步維艱,一個是要面對各種文化的競爭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一方面又要維持和培養觀眾群體。在秦腔發展幾個較大的城市裡,隨著秦腔人的不斷付出,近年來秦腔的觀眾結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喜愛秦腔的年輕人開始逐漸的走進秦腔,瞭解秦腔,喜愛秦腔。他們或遊走於各個劇場,或駐足於公園涼亭,或暢遊於網絡世界尋找秦腔的真諦。

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廟會文化的興盛,秦腔從來就不缺觀眾,從牙牙學語的黃口小兒,到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在到耄耋之年的蒼桑老人,小孩哭,大人笑的人擠人的場面對秦腔來說更是常態。當然也正是這種氛圍,為秦腔觀眾的培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當然,為了更好的生活,年輕人追求夢想,出外尋找自己的幸福,不可能長年累月的呆在劇場和廟會觀看秦腔,但是鄉音難改。隨著網絡科技的普及和直播行業的興盛,他們自然有自己表達對秦腔喜愛的場所和媒介。而中老年人依然在用自己最傳統的方式堅守著對秦腔的熱愛。

當然,世界上的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藝術本來就應該是百花齊放的,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歡的權力和自由,秦腔雖然是大西北影響最為深遠的藝術形式,也不會得到所有人的喜歡。覺得秦腔不受年輕人喜歡的人可能只是偶爾的一撇,很難說明問題,其實年輕人喜歡秦腔的大有人在,只是他們喜歡秦腔不僅僅侷限於劇場,在秦腔的觀眾中或是喜歡秦腔的人群中從來就不缺年輕人。


秦腔鬚生





如果是現代戲就不一樣了,都是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故意,易懂,年輕觀眾也喜歡看!


這種現像不光單單是秦腔,像我們山東的地方戲也是這樣,看戲的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的都是中老年人!在一個原因就是年輕人都忙於工作,忙著掙錢養家 胡口,沒時間看戲!老年人不用工作,有的是時間,所以他們是逢會必到!


就戲曲團體來說,一定要推陳出新,不光要吸引老年人聽戲,還要多生產新劇目,吸引年輕人!



梨園傳承


不一定啊!秦腔已經入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從某一方面來說這項技藝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關注和保護及傳承,而且目前在一些媒體上也有很多曝光,所以現在不只是老一輩上年紀的人才知道秦腔,喜歡秦腔,現在也受到很多年輕一輩的關注和學習,慢慢的會擴大範圍!這都是從知道,瞭解,再到喜歡的過程,相信中華文化好技藝會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的!


桃花新島主



乃文乃武1



清茶淡酒哦


不一定,秦腔是我國西北地區的特色戲曲,擁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特別是男女對唱時候,在詞曲中充分提現倆人的愛慕之心,也可表達雙方之間的情愫,聽起來挺有韻味,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百人百脾氣,萬人玩性格!


幸福ChineseMan


我是青年人。喜歡聽秦腔。我認識的幾個同齡人,也喜歡聽。作為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棗木梆子的敲擊聲和關中方言的唱腔,聽來感覺雄性荷爾蒙十足,血脈噴張。吹火、變臉頂燈、打碗踩蹺等絕活,讓人慾罷不能。傳統文化傳承,我輩有義務喔。


機器人圈


秦腔是古老的中國傳統劇目,其流傳於陝甘最為廣泛。唱腔以粗獷,豪放,直白為特點,在現代五六十年代,在文藝界底層群眾廣為流傳,每個縣城有劇團,每年多次巡迴演出,這是高水平的,每個村有文藝隊,經常業餘演出。就是民間上工下工(指去地裡幹農活),農民兄弟也有放聲高唱習俗。耳聞目染,影響了這代人。陝甘兩地的青年人對秦腔接觸少,對內在的認識少,影響力也不強,熱愛的人自然少,絕大多數熱愛腔的是老年人,青年人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