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头条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我们拥有感恩的心理,就会懂得珍惜身边人,心地变得更加善良,会对万物感恩,快乐永相随!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感恩在心理学方面的无上妙用,这第一篇工作札记,就以山友的儿时经历为例吧。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山友的老家位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北面的三江乡,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乡村,四季如春。那里有连绵不断的大山,山路弯弯。山上空气湿润,云雾茫茫,树木茂盛。山脚下,一条长达十几里的大河似缥缈烟云中,穿越整个村子,大山给它最温柔、最坚实的怀抱。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这里有我童年的梦想,我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那时过得很清苦,却很快乐。童年的足迹留在了那魂牵梦绕的家乡,儿时的身影也映在后院的池塘。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每天跟着外婆到山上砍柴火,采摘山楂茶叶和艾叶。蹒跚着脚步走在道道山岗,爬上一坡又上一梁。我喜欢边走边呼喊,懂什么梦想,却发出希翼的长啼。声音穿越大山,穿越小溪,穿越时空,希冀未来的我能听到这来自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时光拉长了回忆的影子,2018年,我重新回望这过往的一切,那时还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斗,我和小伙伴在月下追逐时,外婆从菜园摘菜回来,在灶头前准备着煮晚饭;当严寒冬日,我在炭火旁烤火时,外婆在昏暗的煤油灯光掩映下,搓洗着寒水中的衣服......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忆苦思甜,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想用最淳朴的语言去阐述这种恒久远的恩情:感恩。无论何时,这都激励着我去奋斗,去独闯未来,像远飞的蒲公英种子,载着外婆的恩情,飞向天空的尽头,最终落地生根。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1978年以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l984年头排三江公社划拨金秀瑶族自治县管辖,改设村级乡人民政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家乡人民的生活得到不断的改善,2005年并入了新成立的来宾市。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父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趁着那春风,到离家乡的不远的鹿寨县城做起了个体户,奔波劳累,朝着小康生活迈着坚实的步伐。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时光流逝,九十年代,那是最好的时代,得益于好的政策,父母把我接到了鹿寨,在这个陌生的小县城定居。外婆没有跟着过来,说:“人老了,就爱住这旧堂屋里,伴着靠墙摆放的八仙桌和簸箕箩筐,老房子住着才舒服呢”!多少个四季岁月朝朝暮暮,沉淀了外婆对我的恩情,也清晰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采得百花酿成蜜,感谢身边所有人!如今父母回首过去创业的艰辛,经常念叨着要感谢这感谢那,要是没有那股春风,没有鼓励私有制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却先要感谢我的父母亲,如果没有他们最博大无私的爱,起早摸黑的打拼,我岂能写出今天这番感恩的片言只语!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大山的子孙哟!走出大山离开了家乡,离开家乡热泪流淌。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现如今,我怀着感恩的心,在南宁怀揣儿时的梦想,努力从事着心理咨询工作,那远山的呼唤仿佛有着穿越时空的力量,像生命中毅力不倒的山,支撑着我奋斗不息的信念。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感恩的心理,确实让我拥有了一颗热忱的心,心中有爱,感恩所有身边的人,内心深处是欢乐无比的,理想信念是坚定不移的!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我爱家乡的每一座大山,大山的恩情沉甸甸,倾听远山的呼唤,我将大山装进感恩的胸膛。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图片来自山友的友友,一名资深灵魂摄影师。如果山友的文章能能入得你的法眼,请在留言区留下你的足记,山友一直在这里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