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的呼喚——山友心理工作札記1(原創心理文學)

@頭條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如果我們擁有感恩的心理,就會懂得珍惜身邊人,心地變得更加善良,會對萬物感恩,快樂永相隨!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感恩在心理學方面的無上妙用,這第一篇工作札記,就以山友的兒時經歷為例吧。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山友的老家位於廣西金秀瑤族自治縣西北面的三江鄉,是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鄉村,四季如春。那裡有連綿不斷的大山,山路彎彎。山上空氣溼潤,雲霧茫茫,樹木茂盛。山腳下,一條長達十幾裡的大河似縹緲煙雲中,穿越整個村子,大山給它最溫柔、最堅實的懷抱。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這裡有我童年的夢想,我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那時過得很清苦,卻很快樂。童年的足跡留在了那魂牽夢繞的家鄉,兒時的身影也映在後院的池塘。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每天跟著外婆到山上砍柴火,採摘山楂茶葉和艾葉。蹣跚著腳步走在道道山崗,爬上一坡又上一梁。我喜歡邊走邊呼喊,懂什麼夢想,卻發出希翼的長啼。聲音穿越大山,穿越小溪,穿越時空,希冀未來的我能聽到這來自遠山的呼喚。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時光拉長了回憶的影子,2018年,我重新回望這過往的一切,那時還可以看到漫天的星斗,我和小夥伴在月下追逐時,外婆從菜園摘菜回來,在灶頭前準備著煮晚飯;當嚴寒冬日,我在炭火旁烤火時,外婆在昏暗的煤油燈光掩映下,搓洗著寒水中的衣服......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 憶苦思甜,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我想用最淳樸的語言去闡述這種恆久遠的恩情:感恩。無論何時,這都激勵著我去奮鬥,去獨闖未來,像遠飛的蒲公英種子,載著外婆的恩情,飛向天空的盡頭,最終落地生根。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1978年以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l984年頭排三江公社劃撥金秀瑤族自治縣管轄,改設村級鄉人民政府,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家鄉人民的生活得到不斷的改善,2005年併入了新成立的來賓市。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父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趁著那春風,到離家鄉的不遠的鹿寨縣城做起了個體戶,奔波勞累,朝著小康生活邁著堅實的步伐。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時光流逝,九十年代,那是最好的時代,得益於好的政策,父母把我接到了鹿寨,在這個陌生的小縣城定居。外婆沒有跟著過來,說:“人老了,就愛住這舊堂屋裡,伴著靠牆擺放的八仙桌和簸箕籮筐,老房子住著才舒服呢”!多少個四季歲月朝朝暮暮,沉澱了外婆對我的恩情,也清晰了童年美好的回憶。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採得百花釀成蜜,感謝身邊所有人!如今父母回首過去創業的艱辛,經常唸叨著要感謝這感謝那,要是沒有那股春風,沒有鼓勵私有制和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卻先要感謝我的父母親,如果沒有他們最博大無私的愛,起早摸黑的打拼,我豈能寫出今天這番感恩的片言隻語!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大山的子孫喲!走出大山離開了家鄉,離開家鄉熱淚流淌。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現如今,我懷著感恩的心,在南寧懷揣兒時的夢想,努力從事著心理諮詢工作,那遠山的呼喚彷彿有著穿越時空的力量,像生命中毅力不倒的山,支撐著我奮鬥不息的信念。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感恩的心理,確實讓我擁有了一顆熱忱的心,心中有愛,感恩所有身邊的人,內心深處是歡樂無比的,理想信念是堅定不移的!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我愛家鄉的每一座大山,大山的恩情沉甸甸,傾聽遠山的呼喚,我將大山裝進感恩的胸膛。

远山的呼唤——山友心理工作札记1(原创心理文学)圖片來自山友的友友,一名資深靈魂攝影師。如果山友的文章能能入得你的法眼,請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足記,山友一直在這裡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