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薩德政府爲什麼能力挽狂瀾擺平內戰,卡扎菲爲什麼不行?

軍事一點通


卡扎菲、薩達姆、穆巴拉克,曾經一個個在西亞北非強悍得不得了,但在美歐政治、軍事、情報干預之下,一個個倒下了,反倒是巴沙爾·阿薩德卻挺住了,還一挺挺了快8年,這一點可以說是有點預料之外,情理之中。


回答這個問題,讓小編想起了親歷的幾個小故事。

2011年,敘利亞戰爭剛開始時,小編為了做年終稿,採訪了好幾位中國前駐中東大使,得出的結論就一條“阿薩德短期內應該不會下臺。”

2012年,小編前往敘利亞駐華大使館專訪敘利亞駐華大使穆斯塔法,當時他剛從駐美大使任上轉來北京。記得當時他說:敘利亞危機與總統無關,與美國的政策有關,敘利亞人能不能挺住,關鍵要弄清楚究竟誰是製造內戰的黑手。

2013年,小編採訪伊朗負責阿拉伯和非洲事務的副外長阿米爾,當時伊朗已深度介入敘利亞危機。阿米爾當時就說:巴沙爾政府仍有效控制著國內局勢,美歐對敘利亞有大誤判。

2014年6月,敘利亞大選前,小編再次採訪敘利亞駐華大使穆斯塔法當時,他回答了小編一堆疑問,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沒有人不能被替代,但巴沙爾仍是敘利亞人的最優選擇,沒有這一點,敘利亞政府不可能撐到現在”.

現在看來,當時的這些分析或是表態頗有幾分道理,絕非只是簡單的站隊。從2015年到2018年的發展,小夥伴們也看到了,阿薩德竟然沒像卡扎菲那樣倒下,反倒力挽狂瀾,頗有平亂的勢頭。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阿薩德行,卡扎菲不行,小編以為是就因為三點:

其一,守住了國內的民心

不論如何敘利亞再分裂,但阿薩德對於阿拉唯人來說是無法選擇的、不可放棄的,因而,阿薩德得到了軍中相當多高層將領的支持。而且,隨著戰局,越來越多看清局勢、懷念和平日子的遜尼派民眾也迴歸支持,這是阿薩德國內民心基礎與保障。

卡扎菲則不具備這一點,利比亞本質上仍是一個部落社會,真正支持他恐怕只有他自己的部落,其他早對他有強烈不滿,因而,戰事一起,卡扎菲的民心已所剩無幾。

為何說民心重要,這是因為它既是爭取內部團結的基礎,也是爭取外部支持的根本所在。此處參見曾一度獲得西方支持的利比亞反對派政客們,因沒有得到國內民心,最終仍難以成事,終就被西方放棄。

其二,關鍵時候抱準了大腿

因為什葉派的信仰、美國與伊朗矛盾、伊朗與中東遜尼派的矛盾,決定了伊朗對阿薩德的支持是真正的,有實質的,不是投機性。

因為美俄矛盾、俄羅斯在敘利亞利益、俄羅斯對中東的野心,決定了俄羅斯對阿薩德的投入與支持是精準的、關鍵的。

這兩個外部支持,一個是全球性大國、一個地區性大國,絕對舉足輕重。這也是卡扎菲迅速倒臺的原因所在。卡扎菲原本也有一個大國後臺的,就是埃及,可是因為卡扎菲執著搞阿拉伯聯邦,把埃及、伊拉克等得罪了個遍,所以,利比亞危機發生時,自然也就無人搭救。


其三,領導人的戰略眼光和手段

卡扎菲這個人雖統治利比亞幾十年,但根子裡就是一個酋長,只在乎一個部落酋長在乎的事,無非權力、地盤、財富與女人。

相比之下,阿薩德卻是一個接受了完整西方教育的博士,他熟悉西方社會、政治的運作流程,知道如何以西方的方式來與西方周旋,明白如何以戰略利益換取生存空間。這是他在俄羅斯、伊朗、黎巴嫩乃至東方大國採取的策略,現在看來,很是奏效。

有了這三點,小編覺得阿薩德最終是能夠力挽狂瀾擺平內戰的。小夥伴們有沒有留意到這幾天大馬士革正在開博覽會,數百家大國公司都去參展了。再看看利比亞,還是諸侯混戰。


陳一諾


敘利亞局勢之所以沒有沿著突尼斯、埃及、也門、利比亞等國的軌跡演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從統治者個人性格和行為做派上來看,巴沙爾算得上是有風度、有修養的男人。很多采訪過他本人的中國記者,都覺得這位一米九的大個子總統很有風度,十分尊重女性、彬彬有禮、沒有什麼架子,表面上看的確同西方媒體描述的“邪惡的,沾滿人民鮮血的獨裁者”不太吻合。

2015年11月,敘利亞政府正處於反政府武裝和伊斯蘭國雙重打擊下,鳳凰記者曉田受邀對巴沙爾·阿薩德進行專訪。進入採訪間時,阿薩德示意女士先行,表情輕鬆,態度溫和。當日,政府軍跟反對派正交火前線就在大約50 公里外的郊區。

一部熱播的美劇《暴君》實際上寫的就是阿薩德一家,電視劇主人公出身動盪的中東獨裁元首之家,作為次子,從小並未被安排接班,在西方當醫生,醫術精湛,娶了一個時尚的金髮妻子,卻因為兄長車禍坐上了龍庭。

現實的情況是:巴沙爾原本沒有太多政治抱負,只是默默地做著一名稱職的眼科醫生,但1994年,其父原本培養的接班人巴希爾·阿薩德(巴沙爾長兄)因車禍身亡,巴沙爾從成了總統接班人。巴沙爾把醫生那種認真嚴謹的作風發展到了日常,不是那種隨心所欲,放縱情懷的獨裁者。

阿薩德是個用情專一,熱愛家庭生活的男人。

然而,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正好詮釋了相反的一面,行為高調,十足的性情中人。比如,自己做上校做了40多年(卡扎菲是埃及的前總統納賽爾的超級粉絲,因為納賽爾取得政權的時軍銜就是上校,所以自己不超越偶像的軍銜,以表示崇敬和尊重),搞得全國最高軍銜就到上校為止。他本人出國不住高檔賓館,只認帳篷,甚至在2009年出席20國峰會的時候還把自己的帳篷搭建在人家意大利會場外的草坪上,拒絕入住賓館,還隨身帶個駱駝(喝奶用)。平日處理政務,甚至會見外賓,都是在帳篷中進行的。

而且到哪裡都是罵罵咧咧的,一路罵到聯合國,比如,2009年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中,卡扎菲講到激動處還撕毀了手中的《聯合國憲章》,整個發言持續了足足96分鐘,而本來聯大給每個領導人的時間只有15分鐘.。

另外,卡扎菲個人生活也比較神秘和混亂,還非常高調的招募女保鏢,特別影響國際聲譽。

不過人家父子幾人都是條漢子,他本人也像一位上校一樣,真正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第二、俄羅斯的重視程度不同。畢竟從歷史傳統還是目前形式來看,只有俄羅斯具備和美國死扛的動力+能力。再看敘利亞的地理位置,相當於俄羅斯的門戶(下圖,除了敘利亞,周邊的國家除了向來不和群的伊朗,就是美國的好基友以色列,和親美的阿拉伯國家們,敘利亞成了俄羅斯中東碩果僅存的據點。
所以,敘利亞對俄戰略上十分重要。俄羅斯幾乎在全力支持阿薩德、為阿薩德政府的出武器、出裝備、出錢、出技術,出參謀人員,甚至出兵,決定性的增加了敘利亞的防衛能力。例如,敘利亞防空能力和防導彈能力比較強大——裝備了為美國量身打造的,全套俄羅斯防空防導彈系統。而且,本來俄羅斯就在敘利亞有數個軍事基地和駐軍,如國美國輕舉妄動,將會付出沉重的代價,比如,俄官方多次聲言,如美英法對敘利亞打擊時傷到俄士兵會毫不留情的堅決還擊。

因此,某種程度看,敘利亞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的對峙,就是倆大國間接的較量,近年來,美國第五代戰機F22頻繁現身敘利亞,刺激的俄羅斯也出動了蘇57戰機。另外,敘利亞又是離伊朗的近鄰,如果阿薩德被推翻,真成立個親美政府,伊朗也受不了,作為中東大國的伊朗,其立場也不容忽視。所以,巴沙爾在國際上不是孤家寡人,敘利亞政府軍也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相反,作為北非國家的利比亞,對俄羅斯的地緣戰略重要性遠遠比不上中東地區,而且又趕上了2011年“阿拉伯之春”,沒“乾爹”保護,最終落得身死國衰。

第三、歐洲的小夥伴們不如以前那麼乖,不好使喚了。美對歐盟已經撕破臉,對北約的防務費用問題也出現諸多摩擦。美國想再集結個“多國部隊”,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並不現實,英、法、德加拿大等國的離心力在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和日常吵吵中不斷加大。

第四、阿薩德有一隻訓練有素的,效忠政府和國家元首的正規軍隊。其中,在著名的就是敘利亞共和國衛隊(下圖)是敘利亞武裝部隊中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軍隊,指揮官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弟弟馬希爾·阿薩德。

而且,在這個穆斯林國家,軍隊的高層甚至可以由基督徒來擔任,這個放到其他阿拉伯國家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相比之下,卡扎菲的軍隊主力卻是僱傭軍。主要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哥倫比亞等國,這些僱傭兵確實戰鬥力強悍。但是,畢竟是花錢購買的服務,沒有什麼民族、家國情懷,當卡扎菲資金被凍結後,樹倒獼猴散,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僱傭兵和女保鏢們便各奔前程,只留下卡扎菲父子直面反對派武裝。

總之,對比阿薩德,卡扎菲本來實力就一般,加之,個人行為做派長期不被主流社會認可,在地緣上沒有敘利亞那樣重要,還沒有大國罩著,最終不免落得身死國衰。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因為阿薩德有一支絕對忠於他的阿拉維派軍隊,而卡扎菲只有靠錢招來的僱傭軍。

阿薩德和卡扎菲分別是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個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這兩個國家先後都在2012年前後被捲入“阿拉伯之春”的國內鉅變中,國家陷入內戰。

但不同的是,六年的時間過去了,敘利亞總統阿薩德不僅依然牢牢掌控著權力,而且已經收復了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領土。

而卡扎菲早在2011年就已經被叛軍打死,他身後的利比亞至今仍然處於武裝割據和動盪不安的內戰中。

敘利亞和利比亞兩國領導人截然不同的命運,有很多內在的和外在的原因,包括外來軍事打擊,俄羅斯、伊朗及真主黨援助等等,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有一支忠於他的軍隊,卡扎菲依靠金錢堆起來的僱傭軍卻是一盤散沙。

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出身於阿拉維派,這一派佔敘利亞總人口比例只有15%,但在敘利亞軍隊中,卻有80%以上的軍官屬於阿拉維派。

阿拉維派之所以佔如此高的比例,主要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在法國殖民期間故意吸納少數派阿拉維人進入軍隊,從而控制占人口絕大多數的遜尼派穆斯林;二是因為老阿薩德統治期間,對軍隊的長期清洗和絕對控制。

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基層的遜尼派士兵和低層軍官一度大量叛變加入叛軍,雖然導致敘利亞軍隊大量失血,但也有一個反作用,即反而在某種程度上純潔了敘利亞政府軍的構成。

由於叛軍在內戰初期,對政府軍俘虜和阿拉維派居民的無節制殺戮,導致政府軍內部意識到一旦戰敗命運將會無比悲慘,反而強化了阿拉維派的戰鬥到底精神。

相比之下,曾經號稱軍事實力僅次於伊拉克的利比亞軍隊,卻沒有敘利亞政府軍那種血戰到底的精神。

卡扎菲不太信任利比亞軍隊,時刻擔心有人兵變推翻他,於是就想通過花錢請僱傭軍作為其精銳部隊。

然而,僱傭軍只忠於美元,當西方國家凍結了卡扎菲政權的資金來源後。大批僱用兵紛紛離心離德,卡扎菲部隊的戰鬥力因此嚴重縮水,最終也加速了卡扎菲政權的崩潰。

因此,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永遠都是真理名言,卡扎菲和阿薩德的截然不同的命運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朱世巍


首先,阿薩德父子長期以來抱住兩根大腿——蘇聯-俄羅斯和什葉派聯盟。

前者不必說,塔爾圖斯軍港從冷戰時成為蘇聯軍事基地,如今更是俄在獨聯體外唯一軍事基地,是俄羅斯海外唯一軍事立足點,僅憑這一點就足以牢牢拖著好大喜功的普京往這臺軍事機器裡添油。

後者則實際上更重要:儘管敘利亞的什葉派是阿拉維特派,和兩伊的十二伊瑪目派差異很大,但什葉派長期以來受排擠,抱團意識濃厚,伊朗為了自保和在中東爭雄,努力維持一條從黎巴嫩真主黨到阿富汗前八黨聯盟的什葉派鏈條,敘利亞則成為這一鏈條中鏈接真主黨和伊拉克什葉派控制區的關鍵一環。內戰打響後外界普遍渲染俄羅斯的出錢出力,實際上幾次重大關鍵戰役,尤其是消耗戰、要點爭奪戰,是靠伊朗志願者和真主黨等什葉派援軍的血肉填出來的。

反觀卡扎菲,先後和五常鬧翻,除了幾個感激“撒糖”的非洲國家外幾乎沒有一個願意填錢填命的真心朋友,關鍵時刻五常中三個助拳來打,兩個冷眼旁觀,自己又曾在世俗和原教旨間搖來擺去,如何擋得住背後有海合會大金主和瓦哈比支持的反對者。

其次,阿薩德的基本支持群體很堅定。

雖然阿拉維特派在敘利亞人口中是少數,但這個派系在奧斯曼和英國佔領時代都是專門當兵、從政的階層,資源和戰鬥經驗豐富,且他們在東地中海這個“教派衝突十字路口”早已養成了“你死我活”的生存本能,雖然在危機不強時不免內訌和自己拆臺(內戰開始之初就是如此),但一旦到了生死關頭就會轉而抱團圖存。而卡扎菲出生於國內排名第四(一說實際上連第四都不算)的小部落,上臺後出於私利不斷給這個小部落大量好處(看看他家鄉蘇爾特就明白了),結果大部落始終離心離德,一旦出現強大反對力量,看似龐然大物的“民眾國”就瞬間土崩瓦解了。

此外卡扎菲及其軍隊的戰鬥力一直很爛,曾創下擁有戰略轟炸機和主戰坦克的正規軍被只裝備皮卡和輕型反坦克導彈的乍得游擊隊一路追殺入本國境內的劣跡,而敘利亞軍隊雖然也幾次敗給以色列,但都不是脆敗,如果敘利亞政府軍的戰鬥力可打65分的話,利比亞政府軍連6.5分都不配。


陶短房


很簡單,同是獨裁者卡扎菲對內高壓對外不依附,而巴沙爾是對內高壓對外國親近,說白了就是卡扎菲雖然獨裁但不賣國,巴沙爾是獨裁的同時把國家賣給了俄羅斯,所以俄羅斯拼命保阿薩德,其實保的是阿薩德許諾給普京的國家主權。


九零文字


首要因素是外部勢力干涉——巴沙爾政權如果沒有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鼎力相助,下場不會比卡扎菲好到哪去。而卡扎菲不但沒有強力外援,反倒惹來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卡塔爾等17個國家的聯合打擊,其失敗是必然結果。

從當時戰局發展來看,2011年3月初,卡扎菲政權組織的反攻部隊已經推進到叛軍大本營班加西外圍,只要再加一把火就能基本剿滅反對派武裝,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西方國家的炸彈和導彈從天而降,把卡扎菲之子率領的精銳裝甲部隊(配備意大利“公羊”坦克)打了個稀巴爛,戰爭形勢瞬間急轉直下。

到2011年6月,卡扎菲已經有點頂不住了,主動向國際社會提出進行全國大選,並表示自己可以下臺退居二線,但勝利在望的北約和叛軍拒絕了前者提議,開始大舉進攻卡扎菲大本營、首都的黎波里。同年8月21日,卡扎菲之子塞義夫被捕。2個月後,潛逃蘇爾特的卡扎菲被殺身亡。

第二點在於政權內部(特別是軍政高層)凝聚力。利比亞內戰烽火剛起沒幾天,卡扎菲統治集團就分崩離析——包括2號人物、內政部長尤尼斯少將和司法部長賈利勒、石油部長哈尼姆、外交部長穆薩、檢察長拉赫曼、3名准將在內的一大幫高級將領和官員叛逃,甚至有2名空軍上校駕駛幻影F1戰機逃往馬耳他尋求庇護,班加西利比亞海軍基地指揮官(上校軍銜)也投靠叛軍,還有至少14名駐外大使辭職或不再支持卡扎菲。

值得注意的是,5萬利比亞政府軍中也有多達1.7萬人投靠反對派武裝,相當於每3名利軍士兵中就有1人叛逃。由於兵力嚴重匱乏,再加上對利比亞軍隊不太信任,卡扎菲採取了重金招募外國僱傭兵的辦法——僅2011年2月底就有約5000名來自馬力的圖阿雷格人前往利比亞參戰,卡扎菲政權為此預付給他們每人1000美元,並承諾上戰場後每天給1萬美元。而來自加納、尼日利亞、南非的僱傭兵每天報酬也有2500美元。甚至有約500名來自歐洲的僱傭兵跑到利比亞幫助卡扎菲打內戰,比如塞爾維亞飛行員被僱傭來駕駛戰機轟炸叛軍目標。

反觀巴沙爾政權,雖然也有多名將領、軍官和數萬士兵譁變,但以阿拉維派官兵為骨幹的敘共和國衛隊、敘利亞空軍仍對阿薩德家族保持著忠誠。因為僅佔敘利亞總人口的15%,因此作為少數族裔的阿拉維派對於喪失政權後可能遭受的殘酷報復深感恐懼,而這種擔憂反過來又促使他們堅定不移地支持敘當局將戰爭進行到底。當遜尼派佔多數的敘政府軍出現成千上萬士兵叛逃的情況時,大批阿拉維男子或應徵入伍,或參加親政府民兵組織,此舉有效緩解了敘當局的兵源緊張問題。

而且在敘軍政高層中,大多數人已經與阿薩德家族結為牢固的利益共同體,他們生怕現政權垮臺後一損俱損,所以也選擇與巴沙爾政權共進退。據美國媒體2016年2月披露,美國中情局曾試圖賄賂、收買巴沙爾核心圈子的軍政要員——遜尼派的敘防長法赫德·弗雷吉、情報部門高官阿里·馬穆魯克和迪布·扎陶恩、調查機構負責人馬哈茂德·卡迪卜以及多名基督徒、德魯茲派高級將領,但均以失敗告終。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教授安德魯·特瑞爾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表示,“(敘利亞)不是突尼斯,要打敗這樣一個根深葉茂的政權需要耗費巨大資源”。

創建於2018.9.7


草原上的格桑花2


首要因素是外部勢力干涉——巴沙爾政權如果沒有俄羅斯、伊朗、黎巴嫩真主黨鼎力相助,下場不會比卡扎菲好到哪去。而卡扎菲不但沒有強力外援,反倒惹來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卡塔爾等17個國家的聯合打擊,其失敗是必然結果

從當時戰局發展來看,2011年3月初,卡扎菲政權組織的反攻部隊已經推進到叛軍大本營班加西外圍,只要再加一把火就能基本剿滅反對派武裝,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西方國家的炸彈和導彈從天而降,把卡扎菲之子率領的精銳裝甲部隊(配備意大利“公羊”坦克)打了個稀巴爛,戰爭形勢瞬間急轉直下

到2011年6月,卡扎菲已經有點頂不住了,主動向國際社會提出進行全國大選,並表示自己可以下臺退居二線,但勝利在望的北約和叛軍拒絕了前者提議,開始大舉進攻卡扎菲大本營、首都的黎波里。同年8月21日,卡扎菲之子塞義夫被捕。2個月後,潛逃蘇爾特的卡扎菲被殺身亡。

第二點在於政權內部(特別是軍政高層)凝聚力。利比亞內戰烽火剛起沒幾天,卡扎菲統治集團就分崩離析——包括2號人物、內政部長尤尼斯少將和司法部長賈利勒、石油部長哈尼姆、外交部長穆薩、檢察長拉赫曼、3名准將在內的一大幫高級將領和官員叛逃,甚至有2名空軍上校駕駛幻影F1戰機逃往馬耳他尋求庇護,班加西利比亞海軍基地指揮官(上校軍銜)也投靠叛軍,還有至少14名駐外大使辭職或不再支持卡扎菲

值得注意的是,5萬利比亞政府軍中也有多達1.7萬人投靠反對派武裝,相當於每3名利軍士兵中就有1人叛逃。由於兵力嚴重匱乏,再加上對利比亞軍隊不太信任,卡扎菲採取了重金招募外國僱傭兵的辦法——僅2011年2月底就有約5000名來自馬力的圖阿雷格人前往利比亞參戰,卡扎菲政權為此預付給他們每人1000美元,並承諾上戰場後每天給1萬美元。而來自加納、尼日利亞、南非的僱傭兵每天報酬也有2500美元。甚至有約500名來自歐洲的僱傭兵跑到利比亞幫助卡扎菲打內戰,比如塞爾維亞飛行員被僱傭來駕駛戰機轟炸叛軍目標。

反觀巴沙爾政權,雖然也有多名將領、軍官和數萬士兵譁變,但以阿拉維派官兵為骨幹的敘共和國衛隊、敘利亞空軍仍對阿薩德家族保持著忠誠。因為僅佔敘利亞總人口的15%,因此作為少數族裔的阿拉維派對於喪失政權後可能遭受的殘酷報復深感恐懼,而這種擔憂反過來又促使他們堅定不移地支持敘當局將戰爭進行到底。當遜尼派佔多數的敘政府軍出現成千上萬士兵叛逃的情況時,大批阿拉維男子或應徵入伍,或參加親政府民兵組織,此舉有效緩解了敘當局的兵源緊張問題。

而且在敘軍政高層中,大多數人已經與阿薩德家族結為牢固的利益共同體,他們生怕現政權垮臺後一損俱損,所以也選擇與巴沙爾政權共進退。據美國媒體2016年2月披露,美國中情局曾試圖賄賂、收買巴沙爾核心圈子的軍政要員——遜尼派的敘防長法赫德·弗雷吉、情報部門高官阿里·馬穆魯克和迪布·扎陶恩、調查機構負責人馬哈茂德·卡迪卜以及多名基督徒、德魯茲派高級將領

,但均以失敗告終。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教授安德魯·特瑞爾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就表示,“(敘利亞)不是突尼斯,要打敗這樣一個根深葉茂的政權需要耗費巨大資源”。


網言軍事


利比亞卡扎菲和敘利亞的阿薩德都是民族主義者,都是反美的。但卡扎菲沒有阿薩德堅定,卡扎非有動搖性,反美但與西方又有瓜葛。阿薩德堅決,在西方干預支持反對派,但沒明目張膽入侵,同時有俄羅斯,伊朗,士耳其聲援政府,同時聯合國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能堅持兩年多。從中東發生的事證明,有美帝國主義干預,世界不會安寧,還有各國人民間要相互聲援支持,有利世界和平女寧。不能坐山觀虎鬥,否則朋友會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