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自1949年11月1日中國空軍正式成立到今天,空軍部隊也伴隨共和國走過了69個年頭。湧現出了王海、張積慧、劉玉堤等一大堆戰鬥英雄,可謂是風雨中顯崢嶸,和平年代顯光榮!

而教練機,則是一支航空兵部隊的基礎。從東北老航校用著舊侵華日軍留下來的老飛機到新中國60年代自行研製的“海燕之歌”——初教6,再到現在已經邁過三代機門檻的殲教9——“山鷹”教練機,還是洪都三代半的L15“獵鷹”高教機,都凝結了中國航空人的心血結晶!那麼今天,筆者就詳細地為讀者解讀一下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教練機史。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一、“海燕之歌”初教6

1958年,一架代號為“紅專502”號的初級教練機在南昌一飛沖天,這架代號為502的飛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初教6”教練機,為中航洪都航空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監造。初教6的出現就是為了取代雅克15,其地位與雅克52相似。截止到2017年,初教6已經生產超過2600架。

初教6採用前三點式、金屬薄蒙皮半硬殼結構,最大平飛速度達到每小時287公里,航程為640公里。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初教—6甲有1噸多重,但發動機功率僅有300馬力。

二、“農藥機”的教練機歷史

運教5,別名:運5丁,320廠在空軍的要求上在運5飛機上改裝的領航教練機,增加了通信、瞄準、轟炸設備。

運教5在機身底部和兩側加裝了半球狀凸出的玻璃窗口和炸彈艙。包括帶有斜撐杆的水平安定面和方向舵、升降舵、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

機翼是單支柱,雙翼。上翼安裝有全翼展自動毛前緣襟翼。外形呈流線型,展翼是斜撐杆式金屬蒙皮結構。擁有一臺活塞5發動機和J12—615四葉金屬螺旋槳。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三、貴飛雄鷹——殲教9

教練9是貴飛自行研製生產的高級教練機,該機在殲教——7的基礎上重新換裝了渦噴—13發動機,並更換了液晶顯示屏。

2003年12月13日,殲教—9“山鷹”在貴州成功首飛,而“山鷹”又被稱為“最強版魔改米格21”,預計海山鷹將成為中國的下一代艦載教練機。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四、禍起事端——殲教7

殲教7被稱為中國最難飛的教練機,在米格21的基礎上繼續發展的雙座高速教練機,由中航工業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時任011基地負責研製。

殲教7填補了中國沒有高級教練機的空白,易維修,尼日利亞空軍用270美元修復了殲教7。但也存在以下4項缺點:1.航程過短2.起降速度過快3.後座視野差4.學員操縱難度大。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五、堪比輕型攻擊機的K8教練機

K8教練機是新中國第一種與國外合作研製、以外銷為主的教練機(巴基斯坦),也是一款亞聲速噴氣式基礎教練機。國產化的K8使用烏克蘭的AL222型渦扇發動機及彈射座椅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渦扇發動機、平顯多功能顯示系統。座艙環境舒適、可靠性高、使用維護方便。

2005年,洪都集團一次性向埃及賣出了80架K8教練機,隨後又向埃及提供了40架的K8教練機,截止到2017年,K8教練機銷量已超300架。

作用比殲20還重要,中國教練機發展歷程


六、鷹隼教練——L15高教機

L15在非洲一些中小型國家裡完全可以作為一型輕型攻擊機來使用。

掛載2具5管90毫米航空火箭發射管以及機腹下方掛載的1具23mm機炮吊艙。

結語:中國從初級教練機一步步做起,從“海燕之歌”初教6到現在的高級教練機L15,一步步都是可歌可泣的中國航空工業史,願中國空軍的教練機事業繼續展翅高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