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青白釉

青白釉,瓷器的一種,俗稱影青釉,是一種釉色介於青白二者之間的瓷器,是北宋年間由景德鎮當地工匠製作的。元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雞頭壺,明代著名的青白釉有青白釉蓮花口燈盞,清代著名的青白釉是乾隆年間的青白釉纏枝蓮大罐。成色原理是以含鐵量很低的氧化鐵為著色元素,青白瓷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以景德鎮為代表創燒的一種瓷器。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元代景德鎮窯影青瓷粗者較多,很少有北宋末南宋初那樣的精細物.然樞府瓷、青花、釉裡紅是元代的獨創,名貴而稀少。珍貴瓷器出土還是以江西為多。江西人也懂古瓷價格,偶爾有所見,索價均很高。這幾種瓷器,即使破損,也有不少人肯出高價收藏。近兩三年。景德鎮有人能弄到元代樞府官窯遺址上的殘件,將樞府瓷碗盤底足接上部新胎做舊,有的甚至達到形神兼備足以亂真的境界。此等器物最易蒙人,收藏家們‘檢漏’走眼,損失就得以萬元計了。景德鎮還有人能往元青白釉瓷器注入釉裡紅,做工非常到位。由於是老胎,此類“元釉裡紅”也讓不少收藏家走眼放血。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青白瓷是宋元時期景德鎮及受其影響的窯場燒成的、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的新品種。

由宋迄元,青白瓷盛燒不衰,青白瓷系窯場多分佈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樑景德鎮窯、南豐白舍窯、吉安永和窯,湖北江夏的湖泗窯,廣東潮安窯,福建德化窯、泉州碗窯鄉窯、同安窯、南安窯等。

南宋景德鎮窯青白釉刻劃卷草紋瓷梅瓶

江西景德鎮是青白瓷的燒造中心,北宋時期青白瓷的基本特徵是胎質細密,呈白色,透光度極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澤性強,流動性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處泛白,積釉處則呈水綠色。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青白釉具有獨特風格和鮮明時代特徵

宋青白釉刻花花卉斗笠碗

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與北宋相似,主要有鬥籤碗、平底碟、弧壁淺盤等南宋中晚期碗演變為撇口弧壁形。在裝飾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為刻花、劃花,內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為主,也有嬰戲晚期印花很多,圖案層次較多,構圖繁縟,除花卉、水波游魚外,還出現了人物故事題材。

宋西村窯青白釉褐斑刻劃鳳紋大碗

在元代前期,景德鎮窯仍以青白瓷為主,但工藝質量有所下降。到元代後期,受燒成範圍狹窄、熱穩定性差、廢品率高等自身缺陷的影響,同時樞府瓷和青花瓷的大量出現,又有極好的市場,青白瓷走向了衰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