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十年代豫劇十八蘭是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

三四十年代豫劇十八蘭是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

說起豫劇,大家都會想起聞名遐邇的豫劇十八蘭。你對豫劇文化了解多少?你知道公認的豫劇十八蘭是哪幾位豫劇名伶嗎?她們又因何被稱為十八蘭?那麼本期的戲劇文化,為你解析。

戲劇文化

豫劇十八蘭得名由來

豫劇十八蘭,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演員知名度的升降以及藝術水平的差異,十八蘭有幾種說法,而且名字的排列順序也有變動。現今豫劇界公認的十八蘭是: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車蘭玉、李蘭菊、王蘭琴、劉蘭玉、汪蘭巧、周蘭鳳、張蘭寶、張蘭秋、陳蘭榮、劉蘭仙、郭蘭仙、祁蘭芳、馬蘭鳳、劉蘭英、張蘭青。

她們是豫劇界“鬚生泰斗”周海水老師的徒弟。她們所在科班“太乙班”的成員都以“蘭”字排名。這些蘭字輩的學員出科後,無論在哪裡演出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有一次高臺演出,觀眾人山人海,其中有一位名叫牛士孔的清末老秀才非常欣賞太乙班學員的精彩演出,看罷戲後他寫了一首詩:“要看戲十八蘭,四生四旦四花面,毛蘭花、王蘭琴,她倆色藝俱超群。蘭田、蘭玉和蘭真,同稱五魁在周門。”從此,豫劇十八蘭的名字在中原大地逐漸響起。

豫劇十八蘭之首——毛蘭花

毛蘭花,本名毛正義,小名毛妮、然妞,後曾易名毛鳳麟,是四十年代譽滿藝壇的豫劇“十八蘭”之首。其身世極苦,自幼雙親謝世,八歲隨舅父討飯鄭州。後到周海水辦的太乙班學戲,拜太乙班名鬚生周海水、張同慶為師,習青衣、花旦,宗豫西調,長於悲劇。其代表劇目有《抱琵琶》、《五鳳嶺》、《孝婦淚》、《豹頭山》、《桃花庵》、《販馬記》、《凌雲志》、《霄壤恨》、《女貞花》、《破洪州》、《大上吊》、《雙孝廉》、《蓮花庵》等。由於她天資聰慧,性格堅韌,入科後曾深得老師們的青睞。開始時試行演出一些配角戲,到13歲便可獨挑大樑了。首演《大祭樁》,一嗚驚人,竟與豫西調名旦湯蘭香並列頭牌。

抗日戰爭末期,毛蘭花在時稱“小上海”的安徽界首演出,和馬金鳳、閻立品、徐豔琴一起,被群眾譽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1948年,毛蘭花隨丈夫朱振家離開大陸,來到臺灣高雄,輾轉屏東,後於1953年加入臺灣空軍大鵬豫劇團,任總教官。其表演藝術曾受到京劇藝術大師齊如山的極高評價。1958年開始招收第一科學員,如許貴雲、田運顯、封君平等都是此科學生中的佼佼者。她秉性善良,藝德兼備,為豫劇在臺灣的傳播、紮根,盡心竭力,作出了很大貢獻。

三四十年代豫劇十八蘭是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

戲曲,它於先秦兩漢發端,在元代開始繁榮興盛,形成了中國戲劇藝術的頂峰,期間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戲劇作家和演員,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戲劇作品,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那你知道元代四大戲劇嗎?本期的戲劇文化,為你解析。

戲劇文化

關漢卿《竇娥冤》

《感天動地竇娥冤》,簡稱《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創作的雜劇。全劇四折,寫弱小寡婦竇娥,在無賴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為殺人兇手,被判斬首示眾。臨刑前,滿腔悲憤的竇娥許下三樁誓願: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果然,竇娥冤屈感天動地,三樁誓願一一實現。這出戏展示了下層人民任人宰割,有苦無處訴的悲慘處境,控訴了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現實,生動刻畫出竇娥這個女性形象。該劇同時體現了關漢卿的語言風格,言言曲盡人情,字字當行本色。

王實甫《西廂記》

《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西廂記》,又稱《王西廂》、《北西廂》,是元代王實甫創作雜劇。全劇敘寫了書生張生(君瑞)與相同小姐崔鶯鶯在仕女紅娘的幫助下,衝破孫飛虎、崔母、鄭恆等人的重重阻撓,終成眷屬的故事。這部作品具有很濃的反封建禮教的色彩,作者寫青年人對愛情的渴望,寫情與欲的不可遏制與正當合理,寫青年人自身的願望與家長意志的衝突;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愛情觀。全劇體制宏偉,用了五本二十折連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這在古代雜劇中是罕見的。情節引人入勝,形象鮮明生動,文采斐然,極具詩情畫意。

湯顯祖《牡丹亭》

《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創作的傳奇劇本。該劇描寫了官家千金杜麗娘對夢中書生柳夢梅傾心相愛,竟傷情而死,化為魂魄尋找現實中的愛人,人鬼相戀,最後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故事。

洪昇《長生殿》

全劇共五十出。前半部分寫李、楊定情,長生殿盟誓,安史亂起,馬嵬之變,楊玉環命殞黃沙的經過。後半部分大都採自野史傳聞,寫安史亂後玄宗思念貴妃,派人上天入地,到處尋覓她的靈魂;楊玉環也深深想念玄宗,併為自己生前的罪愆懺悔。他們的精誠感動了上天。在織女星等的幫助下,終於在月宮中團圓。

《長生殿》重點描寫了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家帶來的巨大災難,導致王朝幾乎覆滅。劇本雖然譴責了唐玄宗的窮奢極侈,但同時又表現了對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情的同情,間接表達了對明朝統治的同情,還寄託了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三四十年代豫劇十八蘭是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

說到嫦娥奔月,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那你知道京劇《嫦娥奔月》的由來嗎?京劇《嫦娥奔月》是由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所創,失傳已達百年之久。那麼本期的京劇文化,和你一同賞析京劇《嫦娥奔月》。

戲劇文化

京劇《嫦娥奔月》已有近百年曆史,是梅蘭芳先生1915年創作的第一部古裝歌舞劇,對奠定梅派京劇藝術風格具有重要作用。本劇取材於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古典民間神話“嫦娥奔月”的故事。

梅蘭芳將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神話故事與京劇藝術的表現形式巧妙結合,實現了古典文學內容與京劇藝術表現形式的完美統一。《嫦娥奔月》自梅蘭芳演出之後成為絕響,在京劇舞臺上已失傳近百年。

創作背景

《嫦娥奔月》是梅蘭芳與幾位友人共同創編的中秋“應節戲”,也是梅蘭芳創演的第一齣古裝戲,由齊如山依據《淮南子》和《搜神記》傳說寫出綱目,李釋戡編寫臺詞完成了劇本,梅蘭芳飾嫦娥,於一九一五年十月在北京吉祥園首演。

梅蘭芳在扮相、舞蹈、曲牌等各方面,均耗費了很大的心血。扮相方面,嫦娥入月宮是由人而仙,仙的舞臺形象要與人有區別,便藉助古代國畫中的仕女形象,做古裝扮相;舞蹈方面,吸取了古代歌舞形式,創造了嫦娥在月宮採花的“花鐮舞”和歡宴的“袖舞”,呈現出傳統程式難以表現的身段;曲牌方面,鑑於京劇原有板式難盡人意,遂按“南梆子”創作了新歌曲調,達到了情中寓美的意境。

這些改革創新,當時曾遭到一些人的反對與譏諷,以為梅蘭芳破壞了規矩。梅蘭芳並未因此不前,以更大的魄力繼續編演多出古裝新劇,受到國內外廣大觀眾的歡迎。《嫦娥奔月》開創民古裝新戲的道路,流至今已成為經典劇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