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電子產品該「背鍋」嗎?

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電子產品該“背鍋”嗎?

本報見習記者 蔡敏霞

近日,教育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同起草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意見》提出,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要求家長引導孩子進行戶外活動或體育鍛煉、有意識地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等。使其每天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

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近視患者達6億,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均已超過七成並逐年上升,小學生的近視率也接近40%。一連串的數據顯示我國近視率上升且呈低齡化趨勢。

近視原因多,電子產品是“罪魁禍首”?

記者通過採訪發現,多數家長認為現在孩子近視問題非常普遍,主要是因為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太過普及,孩子接觸的比較多,無法避免,容易造成近視。不少家長對此問題煩惱不堪,“一放學回來就到處找我手機玩手遊,手機裡大半遊戲都是他下載的。有時候玩在興頭上我要用手機的時候還不讓拿。”

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頻繁使用,使孩子繼續沉迷於各種電子產品中,對於降低近視發生的概率更是雪上加霜。一項對2017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89.5%的受訪者稱周圍中小學生患近視的多,長期使用電子產品被視為罪魁禍首。

兒童青少年的視覺神經還沒有發育完善,長時間注視電子屏幕,導致其用眼強度增大,眨眼頻率降低,很容易造成視力減退。“無節制地過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對眼健康肯定是不利的,對近視的發展會產生影響。”幾乎成為了家長和老師們的共識了。

今年7月30日,法國國民議會表決通過法案,禁止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手機、平板電腦和手錶在內的所有可聯網的通信設備。這一禁令將於今年9月開學時生效。在這個問題上,法國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通過立法,或明令禁止學生將手機帶進校園或課堂,或規定在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下學生才能使用手機。

據瞭解,目前廣州市不少中小學校都明文規定禁止學生攜帶手機進校園,廣東仲元中學的胡穩輝老師表示,如今他也感受到班上戴眼鏡的學生越來越多了,“廣東仲元中學不管住宿還是走讀,學校都禁止學生攜帶手機。”他說,“只要教育主管部門倡議了我們就很好處理了,不過如果出臺具體的細則就更好了”。

在中國,為了讓孩子們能從網絡世界中“探出頭”,保護好視力,不少地方和學校都進行了探索。“手機銷燬大會”堪稱壯觀,有學校甚至每天安排老師站在校門口“安檢”,手機概不入校。但這些做法只是個別地區發生,並不具備普遍性,而且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與教師、家長的關係疏離。

合理使用電子設備,增加戶外活動時間

“不能一禁了之,也不能一放了之。”南京師範大學兒童發展與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殷飛說,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終端,對於孩子成長的影響利弊大家都十分清楚,家庭和學校需要關注的是如何讓孩子把手機從打發時間的“玩具”變成成長學習的“工具”。

網友“芊芊媽”表示,影響兒童視力最主要的原因並非傳統上認為的電子產品使用過多,更重要的是,保證孩子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體育課不應隨意被佔用。

“戶外時間越長,發生近視的風險就越低。”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公共衛生副主任醫師、防治科副科長何鮮桂表示,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團隊通過綜合文獻研究顯示,每天額外增加76分鐘的戶外活動時間,可以降低50%的近視發生風險。

護眼貼士

養目:平時注意平衡膳食,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保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補充,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及海產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常喝菊花茶和枸杞,有效改善視疲勞。

熨目:每天早晨或睡前,取坐姿或立姿,閉目,兩手掌快速摩擦發燙,而後迅速按撫於雙眼上,這時會感到有一股暖流。如此反覆數次,可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

浴目:

一熱水、熱毛巾或蒸汽燻浴雙眼,每天一兩次,每天一兩次,每次5分鐘左右。可結合洗臉、喝熱水進行,也可單獨將菊花、竹葉之類的中藥水煎取汁,趁熱燻眼部,待水溫後再以藥水洗眼,有清熱明目之效。

運目:站立於窗前,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注視窗戶的上下左右四個窗角。可舒筋活絡,運轉眼球,改善視力。每日早晚各做5~10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