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遊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喜歡就爭取,得到就珍惜,錯過就忘記。人生也許不盡完美,正因為不完美,我們才需要不斷地努力創造努力奮鬥。”

榆林,位於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美譽,如此奇特城建,在神州大地實屬罕見,這也是榆林成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要標誌。能源礦產資源富集一地,被譽為“中國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國陸上探明的最大整裝氣田——陝甘寧氣田。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紅石峽

紅石峽名冠邊塞,舊時文官、武將、儒士來榆林,必在此地設宴諷詠唱和,留下160多幅寶貴的書法藝術作品,因此稱得上是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寶庫,在它的東西石壁,摩崖石刻相連,窟洞、殿壁、碑石鑲嵌的題詞、題字、碑、碣大小多達一百六十多處,字大者約6米,小者寸許,篆、隸、楷、行、草齊全,筆力雄健、挺勁,文采飛揚,各放異彩,更有少見的蒙文石刻,亦是花叢一豔,堪稱壯觀,似一天然碑林。題刻中有晚清名將左宗棠所題的對聯,革命先烈杜斌題刻的“力挽狂瀾”字跡蒼勁,功力不凡。

紅石峽每當夕陽西照,紅石映日,格外美麗。“紅山夕照”被譽為榆林八景之一。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鎮北臺

鎮北臺,位於榆林城北4公里之紅山頂上。據險臨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鎖扼邊關要隘,為古長城沿線現存最大的要塞之一。臺呈方形,共4層,高30餘米,佔地面積5056平方米,有天下第一臺之稱,是我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的結晶。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神木紅鹼淖

紅鹼淖景區位於陝西省神木市境內,處於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過渡地帶、毛烏素沙漠與鄂爾多斯盆地交匯處,海拔高度1100米,大陸性季風氣候。湖面41.8平方公里,大致呈三角形狀,沿岸有七條季節性河流注入,平均水深8.2米,最深水位12米。紅鹼淖是全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神木二郎山

神木二郎山,麟州勝景,古屬羌山,俗稱西山,因山體中部有兩處凸起,狀如駱駝雙峰,又名"駝峰山"。其海拔高度為1082米,素有"陝北小華山"的美稱,成為神木的標誌性景觀。西邊沙石相間,一片松林,東面石壁陡峭,松柏挺立。明朝正德年間(公元1518年)明武宗朱厚照出巡路過神木縣,見此山形頗似案頭筆架,所以又賜名"筆架山"。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波浪谷

波浪谷,全稱為龍洲丹霞地貌,是目前陝西規模最大的一個丹霞地貌景地,當地人稱“波浪谷”、“紅石峁”,也叫靖邊紅沙岩峽谷。這裡的紅色砂岩在風雨剝蝕下呈現出千奇百怪的姿態和色彩,不同角度、時間都會呈現不同的景色。在雨後天晴時,紅砂岩的色澤會更加鮮豔,同時也會在陽光下形成特殊的光影,景色壯觀奇特,因此也吸引了很多攝影大咖的目光。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高家堡古城

高家堡古城,位於榆林市神木縣城西南約50公里處,距離明長城約5公里。高家堡古城始建於明朝正統四年(1439年),是神木縣乃至整個陝北地區保存比較完好的一座明代城堡。高家堡古城最初是夯築土城,後在明朝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用牆磚重新包砌。如今的高家堡古城,無論是外面看到的城牆、還是城內的街道與房屋,都保持了當時的格局,對於那些喜歡古城的遊客來說,在高家堡內走走逛逛,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目前古城內的遊客並不是很多,你可以走在安靜的街道中,看看邊上的老房子,在南大街上遺留了不少舊日的商鋪。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位於榆林靖邊縣的紅墩界鄉白城子村,為匈奴人的都城遺址,因其城牆為白色,當地人稱白城子。又因系赫連勃勃所建,故又稱為赫連城,時南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國都城遺址,也是匈奴族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遺址,是中國較早的都城, 已有近1600年曆史。統萬城始建於公元413年,竣工於公元418年,由漢奢延城改築而成。後來在北魏皇帝拓跋燾方期間,統萬城被攻克,從此設置為統萬軍鎮。

胖子游記-大美陝西榆林篇(一)

香爐寺

香爐寺,於佳縣城東北的黃河崖畔,因其山下有一巨石形如香爐,所以得名。寺院建於明萬曆年間,有正殿、配殿、山門、石牌坊等,站在香爐寺中,可以俯瞰黃河,其勢壯觀雄渾,尤其是每到黃昏時分,夕陽下的寺院建築倒映在黃河水中,景色綺麗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