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蜇產業節亮相遼寧營口鮁魚圈

我國首個海蜇產業節亮相遼寧營口鮁魚圈

海蜇節上展示大型海蜇的腳。沈殿成 攝

(沈殿成)海蜇是餐桌上營養豐富的美味,而全國海蜇貿易總量的80%以上來自渤海灣畔的遼寧營口。9月7日,中國首個海蜇產業節——營口海蜇節在鮁魚圈金禾會展中心開幕,海蜇集散地營口第一次亮出海蜇節這張城市名片。

本次營口海蜇節為期3天,展品涵蓋精品養殖、海洋捕撈、水產外貿、精深加工、休閒農業等漁業領域,還推出海蜇捕撈、現場加工、製作、品鑑等體驗旅遊項目,以海蜇產品展覽牽動捕撈、養殖、加工、貿易、旅遊等產業聯動,用對外開放意識引領遼寧“海產業”升級,打造有國際輻射力的“產業磁場”。

我國首個海蜇產業節亮相遼寧營口鮁魚圈

海蜇產品展示。 沈殿成 攝

其它近百個品種的水產品和特色農副產品也繽紛亮相。“海底世界長廊”活體海蜇館、傳統海蜇加工工藝展示館和遼南農家“豐收果園”,是本次海蜇節三大亮點。開幕式後,還舉辦了海蜇產業發展論壇。

營口毗鄰的渤海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這裡海域環抱成灣,日照溫和、餌料豐富、水溫適宜,適合海蜇生長,是中國海蜇的主要產區,品種主要是綿蜇和沙蜇。營口海蜇不僅產量可觀,而且以肉質飽滿、營養豐富聞名海內外。

從“海蜇漁場”到“海蜇工廠”,再到“海蜇市場”、“海蜇牧場”,今天更用海蜇節打造全球“海蜇磁場”,營口的海蜇產業鏈逐漸拉長,領跑國內外同行。

我國首個海蜇產業節亮相遼寧營口鮁魚圈

遊在水中的小海蜇。 沈殿成 攝

營口人加工海蜇歷史悠久,伴隨著改革開放歷程,營口成為全國重要的海蜇生產和出口基地。從上世紀80年代起,營口人從傳統漁民生產逐漸變為公司介入、村鎮聯合、國內外企業聯合,把營口的海蜇產品銷售到全國以及全世界。營口全市近5萬人從事海蜇收購加工經銷貿易。營口人追逐海蜇進行加工的足跡遍佈全球,他們從東南亞到非洲、從俄羅斯到南美,把世界各地的海蜇運到營口加工,又遠銷到世界各地,使營口成為全球海蜇產業鏈的核心。

中國海蜇加工出口所需半成品原料70%出自營口,國內海蜇加工企業80%以上由營口人開辦。作為世界海蜇集散樞紐的上海水產市場,90%銷售海蜇人員來自營口,他們成立的遼寧上海水產商會在國內外海蜇業舉足輕重。

2017年,營口市海蜇加工出口量2774噸,出口額近2000萬美元,佔全省加工海蜇出口總量的80%左右,加工產量在全省排名第一位。

從“海蜇漁場”捕撈,到“海蜇牧場”養殖,讓營口海蜇產業告別單純依靠資源,走上了培育資源的新路。2017年,全市綿蜇養殖面積3.4萬畝,產量9220噸,銷售額1.43億元。

我國首個海蜇產業節亮相遼寧營口鮁魚圈

傳統海蜇加工工藝展示。 沈殿成 攝

品牌戰略讓營口海蜇走向新里程。2011年起,“營口海蜇”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中國馳名商標,是“遼寧省十大漁業品牌”之一。鮁魚圈區獲批省級海蜇出口示範區和國家級出口海蜇質量安全示範區,並通過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審。

據營口市政府市長餘功斌介紹,舉辦營口海蜇節,集中展示海蜇各類產品,就是要提升國際化品牌影響力,開拓海內外貿易市場,把營口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全國乃至世界海蜇生產、加工、貿易、流通集散地,讓世界海蜇匯聚營口,讓營口海蜇走向世界。(完)

 出處: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