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患癌痛哭:不敢窮,不敢生病,不敢告訴爸媽……

週六一早,我帶著果籃和鮮花,去醫院看望大學同學孟丹(化名)。她28歲,單身女青年,北漂族,知名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喜歡養貓。生病住院後,她家2只貓就成了我家的調皮客。

孟丹在2017年底檢查出了乳腺癌。剛忐忑不安地熬過了春節,她馬上就匆匆忙忙地趕回北京治療了——畢竟拿到一個床位號不容易,花了1個月才排上。目前,她剛做完腫瘤切除手術,後期還要繼續化療。

孟丹發揮她做律師的專長,把病因總結成了一篇3000字的日記。我看完後,幫她簡要歸納為3條:

1)工作5年來,睡眠習慣極差,每晚12點前休息的天數幾乎為0;

2)一日三餐都通過餐館解決,用餐衛生和營養都沒辦法保證;

3)鍛鍊健身的習慣沒有,辦了健身卡也沒時間沒動力去健身房。

這3條生活習慣,並非孟丹一個人獨有。在北上廣深,每天有數以萬計的80後90後在重複這樣的生活節奏。

為什麼呢?

因為工作掙錢是一種責任,你再瘦弱也要扛起來。說什麼疲於奔命——如果能通過你疲於奔命,改變家族的命運,難道你不會去努力嗎?

90後患癌痛哭:不敢窮,不敢生病,不敢告訴爸媽……

因為時間不會等你,父母衰老的速度不會等你,孩子的成長不會等你。

孟丹日記中寫下,我們90後有三愛三怕三缺:

三愛,愛美、愛玩、愛健康;三怕,怕老、怕病、怕沒錢;三缺,缺人脈、缺對象、缺資金。

是的,這三愛三怕三缺,一下子觸到了我內心深處,疼痛不已。

我放下她的筆記本,把花移到花瓶裡,在她病床前坐下。她痛得提不上氣,輕聲對我說,“錢花得跟流水似得,存款一下子就清零了,你幫我處理一下基金、股票和保險吧。”

我說:“咱先把你的情況跟叔叔阿姨說一說吧。”

她看著我,淚水漸漸滿了眼眶,說道:“以前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父母是大人。現在不是了,自己是大人,父母是孩子了,我根本開不了口,怕他們擔心得睡不著整夜失眠。“

“那怎麼辦,沒人照顧你呀。我也沒辦法整天呆在醫院。”我有些擔心,不由提高了嗓門。

鄰床的中年大姐趕忙招呼著:“沒關係!我和丹丹互相照應著呢!”

關懷的對話既已展開,便收不了口。於是,週六這天,從日出到月明,我一直在醫院陪著他們,聊治療的痛苦,聊家長和裡短。

90後患癌痛哭:不敢窮,不敢生病,不敢告訴爸媽……

2

這位大姐的經歷,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記錄下來分享給你。

大姐是山東人,腎癌,需要切除腎臟,但還沒找到合適的腎源。為了從濟南轉到北京治療,求了無數個朋友,等了三個月,才有了現在這個床位。

她說,沒生病之前,從沒有想到一個床位需要這麼高的代價,更沒有想到,喝酒應酬加兩年的熬夜,給自己帶來了腎癌。

她說,如果不能看到孩子走進高考考場,絕不甘心就這樣離開世界。

她說,我們中年人,是沒有資格說“不”的,包括加班、熬夜、業務應酬、照顧家庭。

上有老,下有小,是每個中年人不得不面臨的,避無可避的焦慮。

她說:“我工作17年,買了5套房,2輛車,養孩子養老人,攢下的銀行存款也有100多萬。在周圍朋友看來,我事業有成,有房有車,掙得多,在家中說一不二。可是,這一生病,感覺什麼都沒了。

100多萬,一個月就花完了;可是攢下它我卻花了17年!有錢的時候借錢給別人,我二話不說;沒錢的時候向別人借錢,才知道啥叫開口難!進了醫院,才發現我17年奮鬥來的錢和地位,轉眼就沒了。躺在病床上,才發現自己是沒錢沒地位的。”

我問:“你沒有買股票、基金、保險嗎?5套房產,都是固定資產,缺錢時賣一套房,你要現金,就會折低房價,這樣是不划算的。”

她說股票,基金、保險,她都不懂,怕被騙,還是買實物放心一些,畢竟眼睛能看到。

我問她也沒買商業醫療保險嗎?她說有社保。

丹丹說:“大姐,你在濟南的社保,到北京來看病,是不給報銷的。如果你買了商業醫療保險,在北京看病,或者去上海,都給報銷醫療費的。”

大姐苦笑著說:“趁這段時間住院,我得好好向你們年輕人學習這些東西!以前不懂不知道,也不願意學,現在病了,沒錢了,也變乖啦!算了!從頭再來,從零開始吧!”

90後患癌痛哭:不敢窮,不敢生病,不敢告訴爸媽……

3

和兩位病人聊了一天,晚上從醫院出來,作為保險從業者,我感觸頗多。

首先,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充滿敬畏。

你折騰“身體”,將來總有一天“身體”會反過來折騰你。

無論是朋友孟丹還是那位山東大姐,都是年輕的時候不注意,把身體折騰壞了,弄來一身病。癌症低齡化的病例越來越多,不要把年輕當成放縱的資本。

第二,不要以為自己有錢,進了醫院沒幾個人敢說自己有錢。

不要說像孟丹這樣的北漂,一場大病甚至可以輕易壓垮一箇中產家庭。《流感下的北京中年》裡,作者雖然年薪百萬,一場流感就能逼得他在一個月內賣掉房產。

同樣,那位山東大姐也是有錢人,不過面對北京的“看病貴”,除了苦笑也別無他法。

第三,很多80後90後,上有老下有小,最怕生病。

生了病不僅影響掙錢,還要大把大把的花錢。自己躺在病床上忍受病痛折磨時,身後還有一大家人等著自己養,這種心境不能更絕望了。所以有了孟丹口中的三怕:怕老怕病怕沒錢。

最後,建議80後90後一定要給自己和父母配齊保險。

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你絕不能倒!意外險+重疾險+壽險要配齊了,出了意外能報銷,得了大病有錢看。

一定要給爸媽配備商業醫療險,人到了50歲左右,各種病都開始冒頭,如果真的得了癌症、糖尿病這種大病,傳統醫保根本不頂用,有了商業醫療險,能省下一大筆“救命錢”。

保險購買有一個基本順序:家庭經濟支柱>體質較弱者>孩子>老人>健康成人。

所以,要先給家裡的經濟支柱買,再給其他人買。因為只有經濟支柱能立住,家裡其他人才有保障。如果你是80後90後,是家裡的主要收入來源,那麼,你首先要給自己配齊的保險,具體是哪些呢?

首先是意外險

主要保意外,包括意外醫療、意外殘疾,和意外身故

花一兩百塊錢買個意外險,小到貓狗抓傷、大到被車撞傷等各種意外情況導致的醫療費用,它都可以給你報銷。

若是不幸受傷殘疾,保險公司還會賠償你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的殘疾金。若是意外身故,就直接按照購買的保險金額全額賠償。

其次是重疾險

生活中最怕:辛辛苦苦攢了一點錢,結果得一場大病,全給花沒了,甚至還欠一屁股債——脫貧四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重疾險就是防這個的——如果你患了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大病,一旦確診,保險公司就會給你約定的賠償,這個錢你可以拿來看病、用來康復治療,任你支配。

另外是壽險

舉個例子,一個30歲的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有一天他突然去世了,那麼之前靠他養的一大家子人怎麼辦呢?

壽險就是起這個作用的,如果發生不幸,保險公司會賠償他當初購買的保額,一般是幾十萬到幾百萬不等。這個錢會給到他的家人或他生前指定的那個人,例如他的妻子或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