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患癌痛哭:不敢穷,不敢生病,不敢告诉爸妈……

周六一早,我带着果篮和鲜花,去医院看望大学同学孟丹(化名)。她28岁,单身女青年,北漂族,知名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喜欢养猫。生病住院后,她家2只猫就成了我家的调皮客。

孟丹在2017年底检查出了乳腺癌。刚忐忑不安地熬过了春节,她马上就匆匆忙忙地赶回北京治疗了——毕竟拿到一个床位号不容易,花了1个月才排上。目前,她刚做完肿瘤切除手术,后期还要继续化疗。

孟丹发挥她做律师的专长,把病因总结成了一篇3000字的日记。我看完后,帮她简要归纳为3条:

1)工作5年来,睡眠习惯极差,每晚12点前休息的天数几乎为0;

2)一日三餐都通过餐馆解决,用餐卫生和营养都没办法保证;

3)锻炼健身的习惯没有,办了健身卡也没时间没动力去健身房。

这3条生活习惯,并非孟丹一个人独有。在北上广深,每天有数以万计的80后90后在重复这样的生活节奏。

为什么呢?

因为工作挣钱是一种责任,你再瘦弱也要扛起来。说什么疲于奔命——如果能通过你疲于奔命,改变家族的命运,难道你不会去努力吗?

90后患癌痛哭:不敢穷,不敢生病,不敢告诉爸妈……

因为时间不会等你,父母衰老的速度不会等你,孩子的成长不会等你。

孟丹日记中写下,我们90后有三爱三怕三缺:

三爱,爱美、爱玩、爱健康;三怕,怕老、怕病、怕没钱;三缺,缺人脉、缺对象、缺资金。

是的,这三爱三怕三缺,一下子触到了我内心深处,疼痛不已。

我放下她的笔记本,把花移到花瓶里,在她病床前坐下。她痛得提不上气,轻声对我说,“钱花得跟流水似得,存款一下子就清零了,你帮我处理一下基金、股票和保险吧。”

我说:“咱先把你的情况跟叔叔阿姨说一说吧。”

她看着我,泪水渐渐满了眼眶,说道:“以前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父母是大人。现在不是了,自己是大人,父母是孩子了,我根本开不了口,怕他们担心得睡不着整夜失眠。“

“那怎么办,没人照顾你呀。我也没办法整天呆在医院。”我有些担心,不由提高了嗓门。

邻床的中年大姐赶忙招呼着:“没关系!我和丹丹互相照应着呢!”

关怀的对话既已展开,便收不了口。于是,周六这天,从日出到月明,我一直在医院陪着他们,聊治疗的痛苦,聊家长和里短。

90后患癌痛哭:不敢穷,不敢生病,不敢告诉爸妈……

2

这位大姐的经历,我觉得非常有必要记录下来分享给你。

大姐是山东人,肾癌,需要切除肾脏,但还没找到合适的肾源。为了从济南转到北京治疗,求了无数个朋友,等了三个月,才有了现在这个床位。

她说,没生病之前,从没有想到一个床位需要这么高的代价,更没有想到,喝酒应酬加两年的熬夜,给自己带来了肾癌。

她说,如果不能看到孩子走进高考考场,绝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世界。

她说,我们中年人,是没有资格说“不”的,包括加班、熬夜、业务应酬、照顾家庭。

上有老,下有小,是每个中年人不得不面临的,避无可避的焦虑。

她说:“我工作17年,买了5套房,2辆车,养孩子养老人,攒下的银行存款也有100多万。在周围朋友看来,我事业有成,有房有车,挣得多,在家中说一不二。可是,这一生病,感觉什么都没了。

100多万,一个月就花完了;可是攒下它我却花了17年!有钱的时候借钱给别人,我二话不说;没钱的时候向别人借钱,才知道啥叫开口难!进了医院,才发现我17年奋斗来的钱和地位,转眼就没了。躺在病床上,才发现自己是没钱没地位的。”

我问:“你没有买股票、基金、保险吗?5套房产,都是固定资产,缺钱时卖一套房,你要现金,就会折低房价,这样是不划算的。”

她说股票,基金、保险,她都不懂,怕被骗,还是买实物放心一些,毕竟眼睛能看到。

我问她也没买商业医疗保险吗?她说有社保。

丹丹说:“大姐,你在济南的社保,到北京来看病,是不给报销的。如果你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在北京看病,或者去上海,都给报销医疗费的。”

大姐苦笑着说:“趁这段时间住院,我得好好向你们年轻人学习这些东西!以前不懂不知道,也不愿意学,现在病了,没钱了,也变乖啦!算了!从头再来,从零开始吧!”

90后患癌痛哭:不敢穷,不敢生病,不敢告诉爸妈……

3

和两位病人聊了一天,晚上从医院出来,作为保险从业者,我感触颇多。

首先,一定要对自己的身体充满敬畏。

你折腾“身体”,将来总有一天“身体”会反过来折腾你。

无论是朋友孟丹还是那位山东大姐,都是年轻的时候不注意,把身体折腾坏了,弄来一身病。癌症低龄化的病例越来越多,不要把年轻当成放纵的资本。

第二,不要以为自己有钱,进了医院没几个人敢说自己有钱。

不要说像孟丹这样的北漂,一场大病甚至可以轻易压垮一个中产家庭。《流感下的北京中年》里,作者虽然年薪百万,一场流感就能逼得他在一个月内卖掉房产。

同样,那位山东大姐也是有钱人,不过面对北京的“看病贵”,除了苦笑也别无他法。

第三,很多80后90后,上有老下有小,最怕生病。

生了病不仅影响挣钱,还要大把大把的花钱。自己躺在病床上忍受病痛折磨时,身后还有一大家人等着自己养,这种心境不能更绝望了。所以有了孟丹口中的三怕:怕老怕病怕没钱。

最后,建议80后90后一定要给自己和父母配齐保险。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你绝不能倒!意外险+重疾险+寿险要配齐了,出了意外能报销,得了大病有钱看。

一定要给爸妈配备商业医疗险,人到了50岁左右,各种病都开始冒头,如果真的得了癌症、糖尿病这种大病,传统医保根本不顶用,有了商业医疗险,能省下一大笔“救命钱”。

保险购买有一个基本顺序:家庭经济支柱>体质较弱者>孩子>老人>健康成人。

所以,要先给家里的经济支柱买,再给其他人买。因为只有经济支柱能立住,家里其他人才有保障。如果你是80后90后,是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那么,你首先要给自己配齐的保险,具体是哪些呢?

首先是意外险

主要保意外,包括意外医疗、意外残疾,和意外身故

花一两百块钱买个意外险,小到猫狗抓伤、大到被车撞伤等各种意外情况导致的医疗费用,它都可以给你报销。

若是不幸受伤残疾,保险公司还会赔偿你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残疾金。若是意外身故,就直接按照购买的保险金额全额赔偿。

其次是重疾险

生活中最怕:辛辛苦苦攒了一点钱,结果得一场大病,全给花没了,甚至还欠一屁股债——脱贫四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重疾险就是防这个的——如果你患了保险合同中约定的大病,一旦确诊,保险公司就会给你约定的赔偿,这个钱你可以拿来看病、用来康复治疗,任你支配。

另外是寿险

举个例子,一个30岁的上班族,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有一天他突然去世了,那么之前靠他养的一大家子人怎么办呢?

寿险就是起这个作用的,如果发生不幸,保险公司会赔偿他当初购买的保额,一般是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这个钱会给到他的家人或他生前指定的那个人,例如他的妻子或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