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YC中國讓陸奇職業生涯再現轉變 他會成爲第二個李開復嗎?

極客網·極客觀察(soho)8月20日,離職百度後,這位名叫陸奇的海歸派高管宣佈將出任YC中國創始人及CEO。目前儘管YC是海外科技巨頭,並致力投身創業孵化領域,但其在中國市場仍需從零開始。而陸奇的職業人生軌跡,有著當年李開復的影子。

执掌YC中国让陆奇职业生涯再现转变 他会成为第二个李开复吗?

為什麼會選擇YC?對此陸奇表示:“考慮完全部因素,YC是我唯一剩下的選擇。”這句說聽起來令人覺得這可能是在為YC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鋪下後路。而面對一場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權力遊戲,這位商業奇才則表現得十分坦然。

不過外界猜測,陸奇與百度緣盡於此的主因並不完全在於YC,而是陸奇的家庭問題。其父不久前撒手人寰,同時在離開百度的三個月時間內,陸奇一直都在上海照顧他的母親。

反觀李開復,其在2009年9月4日從谷歌正式離職,僅僅經歷了三天時間,便以創新工場創始人的身份出現在大眾視野。而陳士駿、柳傳志、郭臺銘、俞敏洪等互聯網大咖也紛紛向創新工場拋出橄欖枝,李開復的“創業導師”角色成功地塵埃落定。

三代海歸的命運

如果說互聯網的發展梳理為三個階段,那麼同時也在影射三代海歸的命運。

例如張朝陽、李彥宏是首批迴國的海歸,但他們並沒有當上任何公司的高管,而是選擇了自主創業;而李開復、張亞勤則屬於第二批海歸,這時候中國互聯網已經開始蓬勃發展,前兩者則選擇了成為打工皇帝;而陸奇則是第三批歸國精英的代表,也正處於中國科技巨頭的轉型風口上。

不過,三代海歸一直都肩負著同樣使命,那就是如何運用海外管理模式來解決中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得種種難題。

执掌YC中国让陆奇职业生涯再现转变 他会成为第二个李开复吗?

在創新工場成立的那一年,李開復剛剛48歲,並有著一股雄心壯志。值得一提的是,創新工場的目標並不在於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而是通過天使投資與創新產品相結合的模式,為創業者提供需要的輔導。例如點心、知乎、豌豆莢等產品,都是創新工場的成功孵化案例。如今,創新工場的投資輪次也逐漸後移。

與李開復相比,陸奇也站在了高管和創業的人生十字路口,最終其選擇了“創業導師”這個人設。而YC的模式已經由前人摸索出一個較為完善和成熟的體系,除了不需要揹負太多的KPI壓力,而且玩法也頗具特色,從而大大縮短了中國市場的複製週期。

中西方文化差異

不過不是每個人的思維都與陸奇、李開復等人有交集,例如任正非、柳傳志等風雲人物,都對創業導師“嗤之以鼻”,最大的原因在於中西文化的差異,畢竟東方人講究功成身退,而西方更在乎個人主義。

更仔細來看,例如中國古代的帝王對諸葛亮推崇備至,背後無非是一句“鞠躬盡瘁”。而在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責任、擔當和使命,骨子裡大多有一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相比之下,雖然西方也推崇“英雄主義”,但其傳統文化裡是沒有責任和義務觀念的,而更大部分都只是體現在對家庭和公司的負責。所以站在國內的輿論界的立場,陸奇、李開復等人遭受了很好的非議,因此很多互聯網精英不會貿然冒“創業導師”這個風險。

關於東西方思維的區別,在《全球化的人文審思與文化戰略》的書中也有一段令人覺得意味深長的話:“美國文化是歐洲文化演變的,美國人有後者對未來的開拓精神,但這種開拓把個人本位、肉慾放縱、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發揮到淋漓盡致,卻缺乏它對文化的留連、憂患、反省、顧盼與終極關懷,缺乏它對人類命運的整體關切。”

儘管這種觀點戳到不少人的痛處,但始終是一家之言。從離開百度以後,陸奇就算繼續充當高管的角色,也不過是在“吃老本”,面對機遇無限的創業孵化,其無疑滿足了陸奇不安分的職業規劃。另外,陸奇與YC總裁Sam Altman交情甚深,隨著對模式和市場逐步有了深入的瞭解,陸奇在YC找到了能實現個人最大價值的平臺。

而就在陸奇加盟YC後,該公司某個內部人員也發了這樣一條微博:“我創業服務業喜迎新代言人”,暗指李開復將面臨陸奇這個強大的競爭對手,而後者更有可能會開闢出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YC中國前景難料

創新工場的願景,與Y Combinator有點類似,儘管目前中國的創業、投資環境還處於雛形階段,但如果引用雷軍的投資說法,那就是“看人勝過看項目,非熟人不投”。由此可見,人才才是投資的首要考慮因素。

执掌YC中国让陆奇职业生涯再现转变 他会成为第二个李开复吗?

然而,目前的創新工場卻擯棄了孵化器模式,轉型為早期投資,並在2014年開始涉及B輪投資,2017年創新工場A輪和B輪投資佔到了70%,到2018年4月底,李開復對創新工場有了新的定義,那就是VC+AI的機構同時也是技術型投資機構。僅僅在9年期間,創新工場經歷了三次轉型,“創業導師”的影響力開始被資本大鱷所取代。

隨著這種趨勢的變革,YC在中國的前景開始出現了分歧,正方認為YC累計加速的公司超過1900家,總估值規模達到了1千億美元,Airbnb、Dropbox和Reddit等知名企業都入選過YC。特別是在“雙創”的號召下,國內已經不缺少孵化器存在的土壤。

而站在反方的角度上看,YC的鼎盛時期是2011年左右,在美國已經好多年沒能孵化出像樣的項目,在各類共享辦公遍佈一二線城市的今天,很少人會再會為點辦公場地去路演,YC的吐槽點更可能會讓陸奇開始懷疑人生。

不過目前大部分的創業者對是對YC持有樂觀態度,畢竟一方面創新工場早期卻也為創業者提供了借殼孵蛋的場所:天使投資、辦公場地和李開復站臺的金字招牌,陸奇和YC在時下的影響力恐怕不遜於前者。另一方面,YC孵化的項目注重技術創新,有利於肅清國內滿口商業模式的創業風氣。

不過,“創業導師”這碗飯並不同意吃,鑑於陸奇是百度高管,而李開復活躍於寫書、演講,如何將自身的號召力轉化為對中國創業者的驅動力,並讓創新工場在沒有走通的路走得更遠,是“創業導師”的首要重任。

在中國複雜、多變、考驗人性的創業環境中,YC中國會不會成為一個及格的創新工場,陸奇能否複製李開復的成功,成為決定創業導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

执掌YC中国让陆奇职业生涯再现转变 他会成为第二个李开复吗?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