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課堂上,老師講得很投入官兵聽得很認真。

在武警中山支隊營區裡時常會看到一位老人,戰士們都親切地叫她韋奶奶。老人今年63歲了,是一名退休音樂教師,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觸到了可愛的武警戰士,從此便結下了不解之緣。

韋奶奶住在中隊附近的小區,2012年,有一次戰士們出操圍繞營區跑五公里,韋奶奶在附近散步,被他們嘹亮的歌聲、番號聲所感染。於是,在終點處,她主動跟戰士聊了起來。韋奶奶發現,雖然戰士們唱歌很賣力,但缺乏技巧,都是用嗓子“吼歌”,不僅唱不出軍歌的美感還對嗓子傷害很大。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指導員也加入了學習行列中,正跟著老師認真學習指揮技巧呢。

第二天中午,營門哨兵呼叫,說有人要找中隊領導,時任指導員的宋春慶前來查看情況,發現門外這個人就是昨天跟戰士們聊天的阿姨。韋奶奶表達了她想義務輔導戰士們音樂的想法,為了證實自己不是“壞人”,她還帶了自己的教師證、退休證等一大堆證件……

起初,宋春慶以為這只是老人的心血來潮,沒想到這樣的義務教學竟然持續了6年多。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富有激情的韋老師絲毫看不出已是60多歲的人了。

一有時間韋奶奶就會來到部隊,利用官兵的業餘時間教他們吹豎笛、口琴,唱歌和指揮。這不僅豐富了官兵的業餘文化生活,還培養了一批批“軍營小樂手”。

韋奶奶第一次到中隊教歌時帶了一支豎笛,她吹的曲子婉轉優美,一下就調動起了官兵們濃厚的興趣。“老師,您以後可以來教我們豎笛嗎?我想退伍前能吹一支完整的曲子。”戰士小於說出了想法。“當然可以了,老師很願意教你們,但你們要用心學才可以。”“那我們來個約定好不好?您有時間就來教我們,我們一定能把豎笛吹得很好。”從那以後,退休音樂教師就和青春陽光的武警戰士結下了情誼。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豎笛是官兵們的主學樂器。

業餘時間學樂器,如今在中隊已成為一種時尚。2018年的“新學員”小常有個小願望,希望今年媽媽生日時,能為她吹一首曲子。韋奶奶瞭解了小常的想法後,每次給大家輔導完豎笛後就會給小常“開小灶”。小常是個反恐尖子,武槍弄棒是個好手,可學起樂器來真叫一個吃力,很多次都想放棄,但韋奶奶一次又一次地鼓勵他,最終,他的願望實現了。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小常的目標是今年能在母親生日時吹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常媽媽生日時,小常如願以償地為媽媽吹了一曲《世上只有媽媽好》。雖然曲子有些生硬,偶爾還會出錯,可常媽媽卻感動得流淚了,對她來說,這是最珍貴的禮物。小常說:“感謝韋奶奶讓我實現了願望,我會一直用心學,我要學會更多的曲子,吹給老婆聽、吹給孩子聽、吹給戰友們聽。”

6年時間,63歲退休音樂教師如何與武警官兵結下不解之緣?

班長小秦跟韋老師學習豎笛已有三年多,如今也成了中隊小樂手,還帶了一群“小徒弟”。

故事還在繼續,韋奶奶用她的熱心、耐心、細心譜寫著濃濃的軍民魚水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