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奇異生物:凍不死的生物,常溫下反而會融化變成粘稠物

在自然界之中存在著許多不可思議的生物,這些生物往往生存的環境也是比較的特別,比如說這種極地冰蟲,可能很多人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這是一種生活在極地冰川的一種特別的小蟲子,看起來黑黑的,並不是特別的漂亮,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以為是鐵絲扔在地上呢。它的個頭細小,是無脊椎動物,然而在極地冰川這樣的地方卻並沒有凍死,反而如果溫度稍微增高的話,這種動物就會消失變成粘稠物。

尋找奇異生物:凍不死的生物,常溫下反而會融化變成粘稠物

極地冰蟲應該屬於典型的耐寒體質,它們可以在冰塊裡面自由的行走,在溫度比較低的地方特別的活躍,但是如果溫度比較高(對於它們來說15攝氏度就算高溫,這時它們就會呼吸衰竭,官能衰退而死亡,在20攝氏度時,細胞膜就會融化),反而就無法適應高溫會導致身體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直接化成粘稠物,想想在到處都是冰川的地方,幾乎沒有動物能夠很好的生存下來,有些動物可能還會因為溫度過低而直接被凍結,但是這樣的冰蟲卻能夠很好的生存。可能很多人就會比較好奇,難道說這種極地冰蟲就沒有任何的細胞血液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它們之所以能夠在這樣的低溫環境下生活,跟它們的細胞膜和體內所含的酶有關,即便是在這樣低溫的環境下,依舊是能夠新陳代謝的,細胞膜也能夠很好的保持彈性,所以又不會受到低溫環境的影響。

那麼生活在冰川裡面的小動物究竟是如何生產?它們的飲食又是吃什麼東西呢?其實這種冰蟲它們生存所消耗的能量非常低,而它們吃的主要就是冰層裡面的一些海藻、殘渣之類的,只要很少的食物就可以維持生命活動所需。另外,科學家通過解剖這種冰蟲,結果驚奇的還發現,但這種冰蟲的腸道里面其實還存在著單細胞器官,正是由於這些特殊的器官,所以才能夠輔助它們消化這些食物,從而很好的讓身體吸收能量。

尋找奇異生物:凍不死的生物,常溫下反而會融化變成粘稠物

當然這種冰蟲其實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生活習慣,那就是它們白天的時候是不活動的,一直到晚上的時候才出來活動,之所以會有這樣的一個生活習慣,完全是因為陽光的緣故,因為白天的時候陽光的照射溫度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那麼這個時候它們的身體可能就會產生不良的反應,因此它們會選擇晚上出來,一般是在傍晚的時候開始外出,寒冷的晚上溫度非常的低,但是卻是它們特別活躍的時間段,等到早晨太陽出來之前,它們就會潛入到冰層之中,進入睡眠中。

那麼這種生物如此的喜歡低溫而害怕高溫,估計很多人就會推測,冰蟲的活躍期應該是在冬季吧,如果是這樣想的話那還真的是錯了,其實這種蟲子的活躍期是在夏季,而不是在冬季,如果冬季到極地冰川去尋找的話,估計很難發現這種蟲子的蹤跡,但是在夏季雖然說溫度比較高,可是這種蟲子卻喜歡出來活動,為什麼冬季不見它們的蹤影,研究學者推測很有可能是因為冬季它們也是進入冬眠的狀態。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特性,那就是冰蟲如果找不到食物究竟如何才能夠生存下來,畢竟冰川之地想要找的食物非常的不容易,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冰蟲如果找不到食物,它們可以選擇不吃,也就是沒有任何的進食,而且在長時間不進食的情況下卻依舊能夠很好的生存下來,最長能夠長達兩年不吃不喝,甚至有的時候,如果確實好幾年找不到食物,那麼它們也是有著自己的方法來解決飢餓問題,那就是吃自己的尾巴,這種極端的解決方式確實是讓人感覺挺殘忍的,但是這種頑強的生命方式也是挺令人佩服。

尋找奇異生物:凍不死的生物,常溫下反而會融化變成粘稠物

還有就是在冰層裡面能夠行動自如,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一個方面吧,不過在結冰的冰層裡面究竟是如何移動的呢,到現在為止,研究學者都沒有準確的揭開這其中的奧秘,而研究學者一邊在探測一邊提出了很多的猜想,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比較靠譜的,那就是這種小動物很有可能是在爬行的過程中釋放出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正是這種特殊的物質能夠將冰融化,所以才能夠促進它們的蠕動。

當然研究學者發現這種冰蟲耐寒的體質之後也是非常的興奮,因為通過這樣的生物或許能夠證明,在外星球上說不定也存在著這樣的生物,也就是說在一些冰冷的星球上,說不定也會存在著這樣的特別的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