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星巴克發佈的2018年Q3財報顯示,該季度星巴克合併淨收入同比上漲11%至63億美元,新增門店511家較去年同期下降11%。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國/亞太區市場,星巴克營運利潤率下降7.6個百分點,這是9年來的首次下降。據路透社分析,互聯網零售咖啡生意成為了星巴克在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成為其發展道路上的夢魘。

在發佈正式財報之前,星巴克就公佈了2018財年第三季度銷售額預告,預告顯示該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1%,明顯低於分析師2.9%的增長預期,將是星巴克9年來的最差表現。在7月27日發佈的財報中,星巴克再次提到全球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僅1%。

一直被視為救命稻草的中國市場這一季度的表現要令星巴克失望了。據金融界分析了這份9年來最差的財報,星巴克全球同店銷售增長1%,但這是在單均價格上升3%的情況下完成的。中國/亞太區收入增長主要靠收購中國華東區業務,全球增長11%中,華東和匯兌收益分別貢獻3個點和1個點。星巴克中國/亞太區毛利率從26.6%下降7.6個百分點到19%,出現較為嚴重的衰落跡象。

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中國新零售咖啡與星巴克的“戰爭”

近一年來,在中國市場,瑞幸、連咖啡等新式咖啡生意憑藉外賣配送模式和微信社交生態,在一二線城市迅速崛起。雖然星巴克並沒有直接回應和瑞幸的競爭關係,但瑞幸顯然有著與星巴克一爭高下的野心。2018年5月,在星巴克中國投資者大會召開期間,瑞幸咖啡起訴星巴克壟斷,引發廣泛討論,雙方也因此大打公關戰。

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美國CNBC電視臺等外媒對中國新零售咖啡戰爭均進行了報道。從2018年1月初開始試營業,瑞幸咖啡現在已經在中國13個城市開設660家門店,成為中國第二大連鎖咖啡品牌。路透社報道稱:“星巴克達到這一規模則用了大約12年。”美國CNBC電視臺將瑞幸咖啡稱為中國咖啡新零售的“路標(STREET SIGNES)”,稱其“絕對是一家超級獨角獸公司”。

對於星巴克來說,他們開店的戰略是把門店開在城市的核心地帶、人流比較密集的地段。而對於互聯網咖啡生意來說,地點繁華與否似乎並不十分重要,因為他們的戰略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

路透社將瑞幸咖啡的快速發展歸功於以低配送費、線上訂購、大力補貼和給員工高收入為基礎的強增長計劃。面對瑞幸咖啡的突襲,“投資者和分析師表示,很明顯,瑞幸咖啡確實構成了一種威脅。”

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星巴克“牽手”阿里推外賣

據《財經》援引消息人士稱,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將推外賣業務,由餓了麼外送。消息稱,星巴克與阿里巴巴捆綁,餓了麼承接外賣配送業務,這一消息或在8月正式公佈。餓了麼與星巴克官方接觸始於2017年年底,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接觸密切,而最終確認是在2018年年中,阿里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美團點評也爭取了承接星巴克外賣業務的機會。

星巴克終於“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賣?“躺賺”時代終結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星巴克的移動支付業務佔比僅為13%,外賣業務有巨大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移動支付十分普及的中國市場。同時,一旦外賣業務落實,星巴克或許能夠更好的滲透進下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