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星巴克发布的2018年Q3财报显示,该季度星巴克合并净收入同比上涨11%至63亿美元,新增门店511家较去年同期下降11%。一直寄予厚望的中国/亚太区市场,星巴克营运利润率下降7.6个百分点,这是9年来的首次下降。据路透社分析,互联网零售咖啡生意成为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梦魇。

在发布正式财报之前,星巴克就公布了2018财年第三季度销售额预告,预告显示该季度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明显低于分析师2.9%的增长预期,将是星巴克9年来的最差表现。在7月27日发布的财报中,星巴克再次提到全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仅1%。

一直被视为救命稻草的中国市场这一季度的表现要令星巴克失望了。据金融界分析了这份9年来最差的财报,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增长1%,但这是在单均价格上升3%的情况下完成的。中国/亚太区收入增长主要靠收购中国华东区业务,全球增长11%中,华东和汇兑收益分别贡献3个点和1个点。星巴克中国/亚太区毛利率从26.6%下降7.6个百分点到19%,出现较为严重的衰落迹象。

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中国新零售咖啡与星巴克的“战争”

近一年来,在中国市场,瑞幸、连咖啡等新式咖啡生意凭借外卖配送模式和微信社交生态,在一二线城市迅速崛起。虽然星巴克并没有直接回应和瑞幸的竞争关系,但瑞幸显然有着与星巴克一争高下的野心。2018年5月,在星巴克中国投资者大会召开期间,瑞幸咖啡起诉星巴克垄断,引发广泛讨论,双方也因此大打公关战。

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路透社、英国《金融时报》、美国CNBC电视台等外媒对中国新零售咖啡战争均进行了报道。从2018年1月初开始试营业,瑞幸咖啡现在已经在中国13个城市开设660家门店,成为中国第二大连锁咖啡品牌。路透社报道称:“星巴克达到这一规模则用了大约12年。”美国CNBC电视台将瑞幸咖啡称为中国咖啡新零售的“路标(STREET SIGNES)”,称其“绝对是一家超级独角兽公司”。

对于星巴克来说,他们开店的战略是把门店开在城市的核心地带、人流比较密集的地段。而对于互联网咖啡生意来说,地点繁华与否似乎并不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战略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路透社将瑞幸咖啡的快速发展归功于以低配送费、线上订购、大力补贴和给员工高收入为基础的强增长计划。面对瑞幸咖啡的突袭,“投资者和分析师表示,很明显,瑞幸咖啡确实构成了一种威胁。”

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星巴克“牵手”阿里推外卖

据《财经》援引消息人士称,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将推外卖业务,由饿了么外送。消息称,星巴克与阿里巴巴捆绑,饿了么承接外卖配送业务,这一消息或在8月正式公布。饿了么与星巴克官方接触始于2017年年底,在2017年底至2018年初接触密切,而最终确认是在2018年年中,阿里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美团点评也争取了承接星巴克外卖业务的机会。

星巴克终于“坐不住”了,救命稻草是外卖?“躺赚”时代终结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星巴克的移动支付业务占比仅为13%,外卖业务有巨大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移动支付十分普及的中国市场。同时,一旦外卖业务落实,星巴克或许能够更好的渗透进下沉市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