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中陽陳跡話風城(三)

大同街

一九四九年以前,豐縣縣衙在西關街,西大街是全城最繁華的一條大街,其次是南大街。

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西大街也是豐縣大柵欄。西大街西起西關城河橋,東至鐘樓(今武裝部),西關大街被民眾叫了兩千餘年。

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一九二七年農曆四月,馮玉祥屬下的石友三北伐軍,由碭山出發,打跑軍閥孫傳芳部下袁軍長,駐進豐城。一九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蔣介石抵徐州佈置北伐事宜,蔣令徐屬豐、沛、蕭、碭各縣以備太平車、手推車支持北伐。蔣在徐州發表《吿全國民眾》和《吿北方同胞書》。同年春,國民黨江蘇省政府派王公璵到豐縣任縣長,王縣長到豐後,除殘去穢,革舊維新。將全縣設七個區,十個鎮,八十個鄉。相繼建立了區、鎮、鄉公所。

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豐縣政府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的“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發揚光大,改豐縣最繁華的西大街為“大同街”,南大街為“中山街”。名字雖然改了,西大街沿街的店鋪並沒有變,這個豐縣的大柵欄繁華依舊,甚至比以前更加熱鬧。當年的西大街,有幾十家店鋪,其中最著名的“懷濟堂藥店”及“三義店”李家鐵貨店在路南,路北張大烈當鋪。

城牆磚

豐縣古城用磚包城始於明萬曆年間,豐縣城牆磚目前發現有四種,一:無字磚;二“沛”字磚;三:“府”字磚;四:“豐縣吳”字磚。

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文字磚沛字最多,豐縣吳最少。關於豐縣城牆磚,一個最廣的傳說,建城牆時,所用沛縣磚,不是用車所拉。而是發動豐縣百姓從沛縣磚窯廠開始,一米遠站一個人,一直站列到豐縣城,用人手遞手把磚傳到豐縣城下。

重拾記憶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豐縣”


從明朝萬曆開始,一直到清咸豐年間䢖翁城,這期間有三次大的修城用磚,根據目前所存城牆磚的數量,筆者認為,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當時的縣令費思箴和儒學教諭毛志尹給豐縣城牆包磚工程,所用磚頭“無字磚”來源於豐縣窯廠,“沛字磚”來源於沛縣窯廠。清順治五年秋,知縣閻玿增築女兒牆三尺,“府字磚”來源於當時的徐州府。咸豐八年,捻兵陷豐城,烽火過後,新任縣令陳烒倡修四門甕城,豐縣“吳字磚”來源於豐縣吳氏窯廠。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所用城牆磚的數量,和存世量成正比。這三次所用城牆磚的數量,就是存畄下來今天的數量。

一九四八年豐縣開始大量扒城,當時扒下的城牆磚,被再次利用。豐縣的政府機關、學校、倉庫、醫院、一些公家單位,解放前後都是用城牆磚䢖造,只有少量的磚被拉往鄉下。今天我們在豐縣城,一些老房子上還能見到城牆磚的原因。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下午,我邀好友崔振,帶著捲尺盤稱,找到豐縣所存的老房子,對豐縣老城牆磚,作了現場測量,數,字如下:

無字磚長39公分、寬18公分、厚10.4公分、重35.8斤

沛字磚長40公分、寬19•8公分、厚10公分、重26•5斤

府字磚長40公分、寬18•4---19公分、厚10公分、重25斤

豐縣吳字磚長38公分、寬18•5--19公分、厚10公分、重23.5斤

雙牆子

豐縣城牆上面外部有一圈女兒牆(垛口),一九四六年後,國民黨當局因軍事需要,又在上面加高一道矮牆,巿民稱雙墻子。城牆裡根原有一條繞城牆的小路,這條小路因為備戰,適當闊寬路面,更方便過車馬,稱為城隍。

火神廟

南關城門裡,向東一百五十米,是當年火神廟原址。(今風鳴公園西南角)火神廟坐北朝南,距城牆不遠。山門前是片開闊的小廣場,每年的正月初七,縣城居民送火神,在家點著火神把子,都往火神廟送,把燃餘的火神把子放在小廣場堆燃。三間進廟廳堂較有豐縣特色,中間堂內正脊下有閃屏,左右兩根立柱連接兩扇木門,木門前用青磚壘三級臺階。打開閃屏看見後樓,閃屏後沒有臺階。閃屏上方橫雕透花額枋,平時人們進廟從閃屏東西旁過。山門兩邊也有進廟偏門,進二院可走戲樓通廊,通廊上方是戲臺。裡面是一個大院落,人們可在院子裡聽戲。上臺階是正殿,火徳真君廟,面闊三楹,柱礎立木柱架廊,懸山式屋頂,小瓦合攏。殿內火徳真君聖像供人們朝拜。

過火神殿又一院落,光緒十九年新建地藏王閣一座,地藏王閣三層是當時豐縣城裡最高的建築物。火神廟北有水井一眼,火神廟前後部置閃屏與水井有著講究,古人重視風水部局與厭勝,閃屏與水井是厭勝的一種形式,厭勝也稱壓勝,把預計中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不好的事來壓住,可能發生的事別讓它發生,已經發生的事讓它別擴大或向好的方面轉化。舊時人們多居草房,草房最怕火災。所以人們對火神非常敬畏,在火神廟講究厭勝,同民間正月初七送火神一個道理。解放初期火神廟被人們稱為海南島,因為東、西、南、北四面環水,只有南面靠城牆有一條小路可通火神廟,一九五八年火神廟街,向南接豐黃公路,火神廟徹底扒掉。豐縣的火神廟不存了,正月初七送火神,至今還在豐縣農村流行。

五門口

豐縣古城有五門,五門在城東北隅。所謂五門,實際上是一個夏季的瀉水口,老百姓俗稱五門口。舊時縣城四周用城牆圍建,夏季雨大城內積水不能散流,城區的街巷成了水溝,整個城區地貌,城東北方地勢最低,因而在修建城牆時,當時的設計師很科學的把整個城區的出水口留在四角,城東北角出水口最大。水口在城牆下城隍內,寬二尺多,高約五尺。用城牆磚髮圈成一個小拱門,因而稱五門。

民間傳說劉邦出生後,因秦兵搜查,其母抱著劉邦從五門出去逃往沛縣,變成了豐沛間婦嬬皆知的,“豐生沛養的漢劉邦”。這是一個不實際的傳說,豐籍文史學者,許兄硯君,研究秦漢史與劉邦多年。許先生多次講過,劉邦豐縣生,豐縣養,到壯年去了沛縣。這個大漢皇帝出生,與五門口沒有一點關係。

五門口在一九四八年,隨著扒城牆興起,也一起消失了。五門口關於劉邦的故事,並沒有消失,反而根深諦固的在豐縣民間廣為傳說。

北大倉

北大倉豐縣城裡舊地名,光緒二十年豐縣志“積穀倉在北門內張公祠東,屋二十三間”。清代有三類倉庫,“常平倉”為官府倉庫,豐年平糴,荒年平糶,災年賑貸。“社倉”建於鄉村,由民間自捐操辦,主要用於荒年出借糧種。“義倉”建於市鎮,義租地丁稅之外的捐納,由政府儲藏,荒年用於賑恤老勸殘疾孤貧者。義倉的管理,設有倉正一職,由民間選舉產生。庫存千石以上者,增倉副一名。豐縣的積穀倉,就是義倉,老百姓稱北大倉。

舊時北大倉是一個響亮的名字,一九六五年以前,現在的建築公司東,大慶路上,還能見到一米高的“倉界”石碑。關於北大倉,筆者走訪不少“老豐縣”,他們僅知道名字而已,倉庫面積,管理制度、糧食進倉情況。沒有人能說清道明。豐縣城裡的一些地方,北大倉、北大寺、東家後、小北海等,有的本來有正規的名子,被人們冠以方位名稱,這些帶有方位的地名,說明一個問題,當時縣城居民少,在他們眼中縣城裡是個大地方。今天寫出北大倉這個名,目的希望後人記住豐縣過去的歷史。

城隍廟戲樓

過去豐縣有句俗話,“城隍的書,說的說聽的聽”。這句話意思是,說書人在說書,聽書人很隨意,想聽就聽,想走就走。趕集人們聽到城隍廟正在唱戲,挎著籃子走進去,合味口就聽,不合味口就走人。民國時期,城隍廟是豐縣最熱鬧的娛樂場所。

豐縣城隍廟在縣衙西側,坐北朝南,三進院落,佔地約七畝。戲樓位於整個廟區中軸線上,在二院最南端戲臺正對城隍廟大殿。進二院有三個入口,東西建有偏門,戲樓下有十多米深通道,上面是主戲臺,戲樓面闊三楹朝北,四根立柱,兩邊為八稜石柱,陰線刻著花卉纏枝紋,中間左右兩個為木柱架起主戲樓,上面雕花額枋,刻著與劉邦有關的木雕,“歸宴父老圖”、“蕭何月下追韓信”,戲曲故事“郭子儀上壽”,用牡丹與螭紋點綴花框。用浮雕、沉雕、圓雕、鏤雕、通雕等多種手法,,剔透玲瓏,層次豐富,畫面生動,是稀見的木雕精品。

東西配樓與戲樓通連,配樓北有化妝室,平時演員走配樓,很少與下面觀眾接觸,配樓是縣太爺及有身份的人士看戲處,配樓也稱看樓。設有雅坐,備有茶水、瓜子、點心等。東西上下共二十間,廊柱畫著騰龍抱柱。下面院落是看戲的場地,那時人們都是站著聽戲,只有少數人自帶板凳到戲場坐聽。戲場分男女區.西半區是婦女,東半區是男人。男人們不敢到西區看戲,否則被人們另眼相看。城隍廟戲場有一個傳說,不論多少人到城隍廟去聽戲,院子裡都能容下。這無形中使人產生一種神秘感,認為有神靈的協助。每逢有名角演出,人們紛紛湧向城隍廟看戲,中間戲樓通道站滿了人,人們選擇走偏門進入院內,由於後面遠距戲臺聽不清唱詞,自然而然的向前擠,前面的人也慢慢向前移動,最後移到戲樓下通道,只得被追走出戲院,這就形成了有多少人都能容下的錯覺。

城隍廟戲樓是豐縣最好的戲樓,舊時唱戲的人多,能到城隍廟唱戲,是一種檢閱,是一種榮耀,是一種渡金。就像今天演員到金色大廳演出一樣,提高自己的身價。特別新出道演員,能在城隍廟唱戲,說明自己學戲已成功,並切是位不錯的演員,有一個好前程。當時豐縣著名的演員,綽號李二、二拔、何二、綠大褂、紅大褂等都到城隍廟演過戲。

城隍廟戲樓接待過劇種梆子、柳子、四評調、拉魂腔、京劇等。下面戲場經常有琴書、墜子、大鼓、評書、快書、道情、漁鼓等藝人到此演出。戲臺後也是賭博場地,有開寶局、㧾牌九、猜青紅個的。寶案上圍滿了人,他們抱著發財心理來,走時身無分文。這些人 忘記了豐縣的一句老話,“九賭神仙輸”。 拉洋片的、玩魔術的、搖大糖的、賣江米團的、、糖球、燒餅、麻花、粽子、熱雞蛋、等等也都湧入城隍廟叫賣。不論白天黑夜,豐縣城隍廟最熱鬧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