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中阳陈迹话风城(三)

大同街

一九四九年以前,丰县县衙在西关街,西大街是全城最繁华的一条大街,其次是南大街。

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西大街也是丰县大栅栏。西大街西起西关城河桥,东至钟楼(今武装部),西关大街被民众叫了两千余年。

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一九二七年农历四月,冯玉祥属下的石友三北伐军,由砀山出发,打跑军阀孙传芳部下袁军长,驻进丰城。一九二八年三月三十一日蔣介石抵徐州布置北伐事宜,蒋令徐属丰、沛、萧、砀各县以备太平车、手推车支持北伐。蒋在徐州发表《吿全国民众》和《吿北方同胞书》。同年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派王公玙到丰县任县长,王县长到丰后,除残去秽,革旧维新。将全县设七个区,十个镇,八十个乡。相继建立了区、镇、乡公所。

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丰县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理想发扬光大,改丰县最繁华的西大街为“大同街”,南大街为“中山街”。名字虽然改了,西大街沿街的店铺并没有变,这个丰县的大栅栏繁华依旧,甚至比以前更加热闹。当年的西大街,有几十家店铺,其中最著名的“怀济堂药店”及“三义店”李家铁货店在路南,路北张大烈当铺。

城墙砖

丰县古城用砖包城始于明万历年间,丰县城墙砖目前发现有四种,一:无字砖;二“沛”字砖;三:“府”字砖;四:“丰县吴”字砖。

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文字砖沛字最多,丰县吴最少。关于丰县城墙砖,一个最广的传说,建城墙时,所用沛县砖,不是用车所拉。而是发动丰县百姓从沛县砖窑厂开始,一米远站一个人,一直站列到丰县城,用人手递手把砖传到丰县城下。

重拾记忆碎片——那些你不知道的“老丰县”


从明朝万历开始,一直到清咸丰年间䢖翁城,这期间有三次大的修城用砖,根据目前所存城墙砖的数量,笔者认为,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当时的县令费思箴和儒学教谕毛志尹给丰县城墙包砖工程,所用砖头“无字砖”来源于丰县窑厂,“沛字砖”来源于沛县窑厂。清顺治五年秋,知县阎玿增筑女儿墙三尺,“府字砖”来源于当时的徐州府。咸丰八年,捻兵陷丰城,烽火过后,新任县令陈烒倡修四门瓮城,丰县“吴字砖”来源于丰县吴氏窑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所用城墙砖的数量,和存世量成正比。这三次所用城墙砖的数量,就是存畄下来今天的数量。

一九四八年丰县开始大量扒城,当时扒下的城墙砖,被再次利用。丰县的政府机关、学校、仓库、医院、一些公家单位,解放前后都是用城墙砖䢖造,只有少量的砖被拉往乡下。今天我们在丰县城,一些老房子上还能见到城墙砖的原因。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下午,我邀好友崔振,带着卷尺盘称,找到丰县所存的老房子,对丰县老城墙砖,作了现场测量,数,字如下:

无字砖长39公分、宽18公分、厚10.4公分、重35.8斤

沛字砖长40公分、宽19•8公分、厚10公分、重26•5斤

府字砖长40公分、宽18•4---19公分、厚10公分、重25斤

丰县吴字砖长38公分、宽18•5--19公分、厚10公分、重23.5斤

双墙子

丰县城墙上面外部有一圈女儿墙(垛口),一九四六年后,国民党当局因军事需要,又在上面加高一道矮墙,巿民称双墻子。城墙里根原有一条绕城墙的小路,这条小路因为备战,适当阔宽路面,更方便过车马,称为城隍。

火神庙

南关城门里,向东一百五十米,是当年火神庙原址。(今风鸣公园西南角)火神庙坐北朝南,距城墙不远。山门前是片开阔的小广场,每年的正月初七,县城居民送火神,在家点着火神把子,都往火神庙送,把燃余的火神把子放在小广场堆燃。三间进庙厅堂较有丰县特色,中间堂内正脊下有闪屏,左右两根立柱连接两扇木门,木门前用青砖垒三级台阶。打开闪屏看见后楼,闪屏后没有台阶。闪屏上方横雕透花额枋,平时人们进庙从闪屏东西旁过。山门两边也有进庙偏门,进二院可走戏楼通廊,通廊上方是戏台。里面是一个大院落,人们可在院子里听戏。上台阶是正殿,火徳真君庙,面阔三楹,柱础立木柱架廊,悬山式屋顶,小瓦合拢。殿内火徳真君圣像供人们朝拜。

过火神殿又一院落,光绪十九年新建地藏王阁一座,地藏王阁三层是当时丰县城里最高的建筑物。火神庙北有水井一眼,火神庙前后部置闪屏与水井有着讲究,古人重视风水部局与厌胜,闪屏与水井是厌胜的一种形式,厌胜也称压胜,把预计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来压住,可能发生的事别让它发生,已经发生的事让它别扩大或向好的方面转化。旧时人们多居草房,草房最怕火灾。所以人们对火神非常敬畏,在火神庙讲究厌胜,同民间正月初七送火神一个道理。解放初期火神庙被人们称为海南岛,因为东、西、南、北四面环水,只有南面靠城墙有一条小路可通火神庙,一九五八年火神庙街,向南接丰黄公路,火神庙彻底扒掉。丰县的火神庙不存了,正月初七送火神,至今还在丰县农村流行。

五门口

丰县古城有五门,五门在城东北隅。所谓五门,实际上是一个夏季的泻水口,老百姓俗称五门口。旧时县城四周用城墙围建,夏季雨大城内积水不能散流,城区的街巷成了水沟,整个城区地貌,城东北方地势最低,因而在修建城墙时,当时的设计师很科学的把整个城区的出水口留在四角,城东北角出水口最大。水口在城墙下城隍内,宽二尺多,高约五尺。用城墙砖发圈成一个小拱门,因而称五门。

民间传说刘邦出生后,因秦兵搜查,其母抱着刘邦从五门出去逃往沛县,变成了丰沛间妇嬬皆知的,“丰生沛养的汉刘邦”。这是一个不实际的传说,丰籍文史学者,许兄砚君,研究秦汉史与刘邦多年。许先生多次讲过,刘邦丰县生,丰县养,到壮年去了沛县。这个大汉皇帝出生,与五门口没有一点关系。

五门口在一九四八年,隨着扒城墙兴起,也一起消失了。五门口关于刘邦的故事,并没有消失,反而根深谛固的在丰县民间广为传说。

北大仓

北大仓丰县城里旧地名,光绪二十年丰县志“积谷仓在北门内张公祠东,屋二十三间”。清代有三类仓库,“常平仓”为官府仓库,丰年平籴,荒年平粜,灾年赈贷。“社仓”建于乡村,由民间自捐操办,主要用于荒年出借粮种。“义仓”建于市镇,义租地丁税之外的捐纳,由政府储藏,荒年用于赈恤老劝残疾孤贫者。义仓的管理,设有仓正一职,由民间选举产生。库存千石以上者,增仓副一名。丰县的积谷仓,就是义仓,老百姓称北大仓。

旧时北大仓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九六五年以前,现在的建筑公司东,大庆路上,还能见到一米高的“仓界”石碑。关于北大仓,笔者走访不少“老丰县”,他们仅知道名字而已,仓库面积,管理制度、粮食进仓情况。没有人能说清道明。丰县城里的一些地方,北大仓、北大寺、东家后、小北海等,有的本来有正规的名子,被人们冠以方位名称,这些带有方位的地名,说明一个问题,当时县城居民少,在他们眼中县城里是个大地方。今天写出北大仓这个名,目的希望后人记住丰县过去的历史。

城隍庙戏楼

过去丰县有句俗话,“城隍的书,说的说听的听”。这句话意思是,说书人在说书,听书人很隨意,想听就听,想走就走。赶集人们听到城隍庙正在唱戏,挎着篮子走进去,合味口就听,不合味口就走人。民国时期,城隍庙是丰县最热闹的娱乐场所。

丰县城隍庙在县衙西侧,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约七亩。戏楼位于整个庙区中轴线上,在二院最南端戏台正对城隍庙大殿。进二院有三个入口,东西建有偏门,戏楼下有十多米深通道,上面是主戏台,戏楼面阔三楹朝北,四根立柱,两边为八棱石柱,阴线刻着花卉缠枝纹,中间左右两个为木柱架起主戏楼,上面雕花额枋,刻着与刘邦有关的木雕,“归宴父老图”、“萧何月下追韩信”,戏曲故事“郭子仪上寿”,用牡丹与螭纹点缀花框。用浮雕、沉雕、圆雕、镂雕、通雕等多种手法,,剔透玲珑,层次丰富,画面生动,是稀见的木雕精品。

东西配楼与戏楼通连,配楼北有化妆室,平时演员走配楼,很少与下面观众接触,配楼是县太爷及有身份的人士看戏处,配楼也称看楼。设有雅坐,备有茶水、瓜子、点心等。东西上下共二十间,廊柱画着腾龙抱柱。下面院落是看戏的场地,那时人们都是站着听戏,只有少数人自带板凳到戏场坐听。戏场分男女区.西半区是妇女,东半区是男人。男人们不敢到西区看戏,否则被人们另眼相看。城隍庙戏场有一个传说,不论多少人到城隍庙去听戏,院子里都能容下。这无形中使人产生一种神秘感,认为有神灵的协助。每逢有名角演出,人们纷纷涌向城隍庙看戏,中间戏楼通道站满了人,人们选择走偏门进入院内,由于后面远距戏台听不清唱词,自然而然的向前挤,前面的人也慢慢向前移动,最后移到戏楼下通道,只得被追走出戏院,这就形成了有多少人都能容下的错觉。

城隍庙戏楼是丰县最好的戏楼,旧时唱戏的人多,能到城隍庙唱戏,是一种检阅,是一种荣耀,是一种渡金。就像今天演员到金色大厅演出一样,提高自己的身价。特别新出道演员,能在城隍庙唱戏,说明自己学戏已成功,并切是位不错的演员,有一个好前程。当时丰县著名的演员,绰号李二、二拔、何二、绿大褂、红大褂等都到城隍庙演过戏。

城隍庙戏楼接待过剧种梆子、柳子、四评调、拉魂腔、京剧等。下面戏场经常有琴书、坠子、大鼓、评书、快书、道情、渔鼓等艺人到此演出。戏台后也是赌博场地,有开宝局、㧾牌九、猜青红个的。宝案上围满了人,他们抱着发财心理来,走时身无分文。这些人 忘记了丰县的一句老话,“九赌神仙输”。 拉洋片的、玩魔术的、摇大糖的、卖江米团的、、糖球、烧饼、麻花、粽子、热鸡蛋、等等也都涌入城隍庙叫卖。不论白天黑夜,丰县城隍庙最热闹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