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人是不是匈奴的後代?兩者有什麼關係?

河苦


這是有可能的,只不過需要更多歷史學與考古學上的證據證明。

許多匈牙利人是相信他們的祖先來自於東方,比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2012年歐爾班曾對媒體表示:“匈牙利民族來自東方,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來自亞洲。歐洲人認為我們是匈奴的後代,雖然還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據,但我們相信這是真的。比如我們的家庭觀念也非常濃重,我們姓氏也是姓在前名在後。”

我們要注意,所有雅利安人的後代(包括日耳曼人、斯拉夫人、拉丁人、希臘人、波斯人及印度雅利安人),還有阿拉伯人與猶太人,全都是名在前而姓在後的。整個歐亞大陸上,歷史上只有東亞大地上的人類才存在姓在前而名在後的

目前全世界只有七個國家的人,是姓在前而名在後的,這七個國家分別是: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越南、匈牙利。說白了就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再加上一個中歐國家匈牙利。

由此可見,歐爾班認為匈牙利人的祖先來自東方,匈牙利人自認為是“匈奴王阿提拉”的後代,確實不是沒有道理的。“匈牙利”與“匈奴”,從譯音上來看,也很像是同源的。

古代的南匈奴已經基本漢化,北匈奴在東漢被擊敗後開始西遷。有一些考古與DNA檢測證據認為匈牙利人是中歐本地民族馬扎爾人的後裔。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妨礙匈牙利人對匈奴文化的認同。匈奴西遷的過程,實際是一個文明傳播的過程,因為相比當時十分落後中歐,匈奴其實才是文明程度高得多的民族。匈奴人在西遷過程中與本地人大量通婚是很正常的。這就像土耳其人堅持自己的突厥文化,但實際上血統裡有更多的高加索白人基因。

我們要注意,民族概念其實是文化認同高於單純血統傳承的,由此而區別於單純的人種概念

在中國史書裡,匈奴人是夏人的後代,與中原地區夏商周後人其實是同出於炎黃的。這裡要順便指出,匈(Hun)從古音上來看,其實是“汗”的譯音,“匈奴”的含義很可能是“汗的後代”的意思。“汗”與“後”在古漢語中的發音其實是沒有大的差別的。我們要注意,夏代是稱“後”而商代才開始稱“王”的。

在這種情況下,匈奴人與中原人都是姓在前而名在後是很正常的。包括與匈奴人在北邊並立的東胡人,也都是姓在前而名在後的。

1756年起,35歲的法國東方學者德奎尼(Joseph de Guignes)陸續出版了三卷本的《匈人通史》(Histoire generale des Huns),在這套著作中明確提出出現在羅馬帝國邊界線與帝國對抗的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匈奴人,認為“匈奴王國”的確在歐洲的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此外,匈牙利人與歐洲其他地方人的長相有明顯區別,匈牙利民歌很多與陝北、內蒙古的民歌在調上是一樣的。匈牙利人吹嗩吶和剪紙的情形和中國陝北一樣,他們說話的尾音也與陝北口音很相似。匈牙利詩人裴多菲曾經這樣寫道:“我們那遙遠的祖先,你們是怎麼從亞洲走過漫長的道路,來到多瑙河邊建立起國家的?”目前,的確有很多匈牙利學者都認為這個國家的人民與匈奴後裔是有著密切的關係。


建章看世界


匈牙利人是不是匈奴的後代?兩者有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其實比較複雜,因為從匈奴到匈人再到馬扎爾人,再到現代匈牙利人,中間真的是經過了無數的彎彎繞,而且其中有許多有爭議的地方。但總體上,這幾個在不同歷史時期出現的民族之間有著很密切的聯繫是不容否認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也可以說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後裔。


從匈奴到馬扎爾人

在解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可能很多朋友會把重點放在證明歐洲匈人是匈奴後裔方面,但其實在這方面其實沒有太多可爭論的。因為除了國內網上有些不知道是哪來的論點,真正國際上的主流觀點,只要說到歐洲匈人,可以說根本沒有不提它和匈奴聯繫的,現在有的爭論只是和匈奴關係大小,到達歐洲之時與沿途其它部落混血程度輕重而已。

阿提拉時代的匈人帝國

但歐洲匈人可不等於是現代匈牙利人。匈人雖然在公元5世紀在中歐地區建立了龐大的帝國,不過率領匈人攻入了今天法國和意大利地區的匈人王阿提拉,在公元453年迎娶了一位名叫伊爾迪科的日耳曼少女,但在當年4月30日新婚之夜,阿提拉在睡夢中突然鼻腔血管破裂,血液倒流引起窒息,結果暴死。而阿提拉死後,他的幾個兒子為爭奪王位爆發內戰,導致匈人實力大為削弱,一年之後,原來受其統治的日耳曼部落在中歐潘諾尼亞發動叛亂,擊敗了匈人軍隊並殺死了當時主政的阿提拉之子艾拉,匈人帝國迅速崩潰。

19世紀歐洲人創作的阿提拉浮雕

之後匈人作為一個民族就基本消失在歐洲歷史中了,只是有幾個部落被認為是匈人的餘部,但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名字,不再被稱為匈人了。但沒想到的人,在阿提拉死後大約400年時,從亞歐交界的烏拉爾山脈地區,又來了一個比匈人還兇悍的遊牧民族,即馬扎爾人。說他們比匈人更兇悍是因為,匈人在歐洲的征戰,最遠只到了意大利北部和法國中部,但馬扎爾人卻在幾十年時間裡,向西打到了西班牙腹地,向南打到了意大利南部,向北打到了離今天荷蘭不遠的地方,基本上現代整個西歐地區都被馬扎爾人席捲了一遍。而更讓人恐怖的是,這個馬扎爾人竟然始終堅定地聲稱,自己是400年前匈人和阿提拉的後代!

馬扎爾人的民族傳說與現代基因研究

馬扎爾人出現的地點其實和匈人消失的地點並不一樣,馬扎爾人最早出現在歐洲是在歐亞交界的烏拉爾山脈,而匈人最後消失的地帶則是在今天匈牙利和烏克蘭地區。那麼馬扎爾人聲稱自己是匈人後代有什麼證據呢?

這就是匈牙利人是否是匈奴人後裔另外一個主要爭議點了。馬扎爾人的證據就是自己的民族傳說。在馬扎爾人的民族傳說裡,匈人王阿提拉是帶領其從南俄草原遷徙到中歐地區的阿爾帕德大公的六世祖。而且其民族傳說裡,還有從阿提拉到阿爾帕德詳細的六代世系。但要說這時距離阿提拉去世已經過了400多年,這中間只有六代人怎麼看也不可能,正常情況至少要有15代以上了。但馬扎爾人就這樣說,而且對此堅信不疑。

馬扎爾人曾經打遍歐洲各地

而也許是因為馬扎爾人確實認為自己是匈人的後代,所以在打遍了歐洲之後,馬扎爾人最後還是在匈人最後的據點中歐潘諾尼亞平原落腳,建立了自己的王國,也就是匈牙利王國,而匈牙利的意思就是“匈人的土地”。所以之後的匈牙利人也始終以匈人的後裔自居。直到今天,匈牙利國歌裡還有一句歌詞說匈牙利人身體內流著“蒙祖克的血液”,而蒙祖克就是阿提拉的父親。所以匈牙利對匈人和阿提拉的認同是沒有任何疑問的。

匈牙利某項活動現場豎立的巨幅阿提拉畫像

而現代的一些基因研究發現,雖然匈牙利人認同匈人為祖先,但是即使是在馬扎爾人打遍歐洲的公元10世紀前後,當時的馬扎爾人裡,屬於歐亞混血和黃種人的基因大概已經只有16%左右了,而多數已經變成了歐洲基因。當然對於一個遊牧民族來說,這種情況也很正常,因為遊牧民族本來就是到哪就跟哪的人混血。而現代匈牙利人的基因,基本上已經和周邊的西斯拉夫民族沒有太大差別,從血統上講已經是一個典型的歐洲民族。不過在現代匈牙利人中,仍然有5%左右的人攜帶有M單倍群的基因,而這個基因最常見的地區是中亞地區,所以這也是匈牙利人可能有亞洲祖先的一個現代證據了。

18世紀的匈牙利民族服裝

另外在匈牙利境內,現在有一個族群叫塞凱伊人,這個族群是匈牙利對匈人認同最強烈的一個族群,而基因研究也證明在塞凱伊人當中,M單倍群出現的比率要明顯高於其它匈牙利人,所以這等於在基因層面也證明了這個族群對匈人認可是有道理的。

現代匈牙利人



所以總體上,匈牙利人確實自認匈人後代,而且現代基因研究也證明他們在歐洲民族裡是擁有亞洲基因相對較高的民族之一。而匈人和匈奴的關係是誰都否認不了的,現代也基本上得到了公認。所以從這個角度,匈牙利人可以算是匈奴非常非常遠的後代。但因為從差不多1600多年之前開始,匈人就已經到了歐洲,所以從馬扎爾人時代開始,匈牙利人的血統就已經是歐洲血統為主了,到了現代更是與其它周邊歐洲民族差別很小,所以現代匈牙利人其實可以說是匈人血統、斯拉夫人血統和日耳曼血統混血的後代,而其中佔最大比例的還是斯拉夫血統。而匈牙利人的文化也早已歐化,所以現代匈牙利人無論從人種角度還是文化角度,都已經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歐洲民族了。


桃花石雜談


不能確定兩者是否有關係。


首先,目前國際學術界對於匈奴人到底是什麼人種,都還存在爭議。史書上的記載都只提到匈奴人和中原人長相不一致,卻沒有具體提及其長相。按照史書對蠻族的一貫態度,這並不能構成匈奴人並非黃種人的判斷。


不過,從匈奴人所主要活動的範圍(新疆至今天俄羅斯一帶),以及其族源,還有某些生活習慣來說,匈奴人很有可能是白人。


前兩年我記得某個俄羅斯考古現場出現了匈奴人的墓葬,俄羅斯人對遺骨考察後,認為匈奴人是白種人。


但是,由於沒有壁畫、文字和其他記錄性史料存在,所以也很難確定匈奴人是不是白種人。


說回來,匈牙利人是不是肯定是匈奴人呢?根據羅馬的史料記載,匈奴人從羅馬撤離之後,因為阿提拉的死亡,整個帝國迅速分崩離析,他們最後的落腳地,就是現而今的匈牙利。所以兩者是很有可能有聯繫的。


但是,在接下來但一千多年裡,匈牙利這塊地方,也被多次入侵,人種也是被洗過一遍的……


問題又繞了回來。我覺得結論是這樣的:


1)如果匈奴人確實是白種人,那麼現在的匈牙利人,還是可能和匈奴人有血緣關係的。


2)如果匈奴人是黃種人,那麼好了,匈牙利人已經和匈奴人沒有關係了


敦復


不是,兩者沒有半毛錢關係。

匈奴人西遷之後200年,西方神秘崛起一支匈人民族,建立了強大的帝國。匈人從西亞草原開始,一路車翻了阿蘭人、東哥特人、條頓人、西哥特人、法蘭克人,把海量的日耳曼蠻子趕進了羅馬帝國。而多年之後,這些日耳曼蠻子幹翻了西羅馬帝國,形成了現代歐洲的最初雛形。匈人如此徹底的掀起了歐洲民族大遷徙,以至於其影響之深遠直至今日,因此,匈人和他們的首領阿提拉,被榮譽的成為“上帝之鞭”。此後再次獲得此榮譽成好的是蒙古人和他們的可汗:孛兒只斤,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

由於中西亞是全球最牛逼的文明墳場,那裡不斷催生各種吊打亞歐非的文明,然後不斷歸於湮滅,導致中西亞的歷史斷層非常嚴重,匈人的出現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一直到民國的時候,才有中國史學界將他們和西遷的北匈奴人聯繫在一起。這種說法流毒甚廣,尤其在中國。

隨著古語言學、考古和基因等科學的進步,我們發展匈人和匈奴人沒半毛錢關係。如果非說有,那麼他們有可能有共同的遠古祖先。

首先,dna和語言不一致。因為手機打字,具體數據恕我不列舉了。

其次,路線不一致。匈奴人是經過新疆北部進入中亞,此後就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裡。而匈人則是從北方,西伯利亞的西部,順著阿爾卑斯山南下,直插西亞和東歐。

第三,文化不一樣。匈人的野蠻程度即便是匈奴人也會感到髮指。他們不會製造毛氈、奶酪等遊牧民族必須掌握的生存技能,更加不會用羊毛紡線、不會用馬奶製造酒,更加不用說更高級的冶鐵。匈奴人做為高度發達的遊牧民族,其文明程度不比漢人低太多,而匈人最初出現的時候,比黑水白山的女真人還要野蠻。匈奴人不可能在短短200年內退化成這樣,更不用說中西亞是當時東西方文明碰撞交流最活躍的地方。

那麼匈牙利是咋回事呢?

匈人帝國滅亡後100多年,匈牙利人的祖先進入西亞。匈牙利人那會也是遊牧,搶起劫來毫不手軟,。而匈人的威風還沒散盡,很多人以為是匈人又死灰復燃,回來了!

匈牙利人的祖先於是就打聽了一下匈人的光輝事蹟,頓時覺得好牛逼!於是將錯就錯,自認是匈人後代。很長一段時間內,匈牙利額的國王都自稱是阿提拉的後代。


郝子曰


我問過,人家說90%以上基因是歐洲人。


鬼方遺族


在匈牙利有著一群自稱是“匈奴後裔”的人,他們曾多次要求官方承認其匈奴後人的地位,但每次都被駁回。 到今天為止,匈牙利人依然是歐洲唯一不屬於印歐民族的群體。

目前,在匈牙利史學界有關匈牙利人在歐洲定居後的歷史基本認定為:一支來自東方的遊牧民族長年累月的向西跋涉,一位傑出的部落領袖阿爾帕德大公把七個部落聯合起來,在西元896年前後進入歐洲中部的喀爾巴阡盆地,也就是現在匈牙利地區。西元1000年時,阿爾帕德家族的後代伊斯特萬建立了匈牙利王國。如今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上有著一座氣勢宏偉的紀念碑,那是為了紀念祖先英勇的騎士們。這些騎士的服飾造型,一看就不屬於歐洲,而是屬於東方遊牧民族。

以至於,很多匈牙利人堅信自己的祖先就是曾經在東西方都造成巨大影響和破壞的匈奴。

其實針對匈牙利人來歐洲定居前的歷史,現在仍存有很大爭議。

西元4至5世紀時,匈奴鐵騎確實曾一度佔據過喀爾巴阡盆地。直到今時今日,許多匈牙利男子還使用“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的名字來給自己命名。

在19世紀前,匈牙利史學界普遍認為自己的民族與匈奴人是近親。19世紀上半葉,著名的匈牙利學者山多爾還曾遠赴中亞和中國尋根。

但到了奧匈帝國成立前後,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一些歷史學派依據語言學研究成果認定:匈牙利語屬芬蘭“烏格爾語系”,由此確定匈牙利人的祖先同芬蘭“烏格爾民族”較親近,但與匈奴人沒有任何關係。這些論點出現後,遭到了很多人的抨擊。

另外,由匈牙利科學院也認為匈牙利人的祖先跟匈奴沒有直接關係,他們認為匈牙利人的祖先最早來自歐亞大陸交界地帶的烏拉爾山麓中的遊牧民族,他們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匈奴人的親戚。這支遊牧民族叫做“馬扎爾”而不是“匈奴”。

9世紀末,一支叫“馬扎爾”的亞洲遊牧民族再次重演了“匈奴式”的西征,於西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而後進入歐洲地區攻城略地。在此後不斷髮動的入侵西歐的戰役之中,意大利、德國、法國、西班牙等許多地區都被馬扎爾人的鐵蹄踐踏,所到之處,盡成焦土。

歐洲人看到他們的東方面孔後大為驚恐,以為“可怕的匈奴又回來了”。由於恐慌及誤傳,馬扎爾人在歐洲的居住地被日耳曼人對匈奴人當年閃電佔領多瑙河時的情景刻骨銘心,故稱這片谷地為稱作“匈奴之地”。

因此“匈牙利”的就成了“匈奴之地”的意思,此後的馬扎爾人就被稱作“匈牙利人”。

現在,匈牙利以馬扎爾人為主,國內擁有13個民族,如斯洛伐克人、德意志人、吉普賽人等,但沒有“匈奴人”。

但可以肯定,匈奴人確實來過這裡,他們與同樣是黃色面孔的馬扎爾人和睦相處,在歷史進程中,大量匈奴人留在匈牙利,並且與馬扎爾人進行通婚,到最後已難分彼此;但在文化上、史冊上,馬扎爾族是匈牙利的唯一正出。

雖然匈牙利官方的史學界這樣描述,但是匈牙利仍有不少人堅持自己就是“匈奴後裔”,要求官方承認“匈奴族”的合法地位。

這些“匈奴後裔”認為當年匈奴王阿提拉去世後,強悍的匈奴人迅速潰敗,但他們並非徹底從喀爾巴阡盆地消失,有一部分人留了下來。後來,阿爾帕德率領部落進入這個盆地定居時,所帶隊伍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匈奴後裔”。 因此到今天為止,部分匈牙利人堅信自己的國家中擁有10萬“匈奴後裔”。

為壯大聲勢,讓官方承認其“匈奴族”的地位和存在,這些“匈奴後裔”每年舉辦“克魯塔吉”節慶活動。他(她)們穿上古代匈奴服飾,懸掛阿迪拉巨大圖像,然後比賽騎馬、射箭和砍殺。這一活動每年吸引數十萬名亞洲和高加索等地域的匈奴後裔前來共襄盛舉。這些國家包括匈牙利、內蒙古、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外蒙古、俄羅斯、日本、哥薩克等等國家。

咦!!!乖乖隆滴咚……日本也參加?難道日本也有匈奴後裔?

沒錯,部分日本人擁有匈奴血統是有科學根據的。在蒙古國北部額金河發現了大約2000年前的匈奴古墓,根據對古墓中兩百多具屍體DNA檢測,發現匈奴的基因成分與現代日本人的基因高度匹配。而且有大量歷史表明,一批匈奴人到達了日本,這使得日本迅速出現了大量馬匹,這些匈奴人留了下來,並與當地土著融合一體。

匈奴,一個我們陌生又熟悉的名字,一個曾經與大漢進行過大戰的民族,一個令古代東方不踏實的鄰居,如今它的後代依舊存在,而且依舊那樣彪悍,不得不讓人感慨血統論是多麼強大。

(本文由作者“大獅”穿創,謝絕搬運,如轉載請指明出處。喜歡大獅,就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