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台,而是「碎」的人心

文 /李林鴻(金融科技從業人員,現就職于山東城商行聯盟。)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本文是九卦金融圈原創發佈,轉載請註明來源。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從2013年餘額寶誕生,標誌著互聯網金融元年的開啟,到2018年6月,P2P網貸平臺雷聲不斷,互聯網金融進入全面規範整頓時期。短短五年時間,互聯網金融便改變了世人對投資的認知,開拓了草根百姓理財的新路徑,也促使傳統商業銀行不斷謀變,探索更多普惠金融新產品、新模式,可以說,互聯網金融讓金融從高高的神壇,走進尋常百姓家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但是在互聯網金融高歌猛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泥沙俱下的情況,各類互聯網金融平臺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但發展質量良莠不齊,甚至有些屬於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這種老壺裝新酒的套路經過層層包裝,真假難辨。

各種有關互聯網金融的廣告充斥影視熒屏,高利息低風險的宣傳語,精準擊中了人們渴望短平快獲利的心理,引誘著本已焦慮急躁的人心,以至於一段時間,人人都在談論互聯網金融,人人都在玩轉互聯網金融,好像不懂點互聯網金融,就如當年桃源中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懂互聯網金融呢?

在對互聯網金融的認知上,起初就存在著“雷區”,只是沒有人去真正的碰觸。隨著監管政策的收緊,守法合規的平臺逐步脫穎而出,偽裝者的真實面紗也在被時間摘掉,比如四大高返天王接連爆雷,伴隨平臺的爆雷,不少投資者也面臨血本無歸的境地,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碎”的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在6月接連不斷的“雷聲”中,我們能切實感受到投資者焦灼的情緒。其實與互聯網金融突飛猛進發展相比,我們的投資者教育明顯滯後,從部分違規平臺爆雷,引發了相當範圍內投資者的恐慌情緒,而這種恐慌情緒又通過各類通訊工具,以更快的速度向更廣的範圍蔓延,從而誘發了新的擠兌潮,引發新的平臺爆雷,進入惡性循環。其實爆雷的不是平臺,而是信心,倒下的也不是平臺,而是人心

此外,長久以來人們認知中的“剛性兌付理念”,也在爆雷聲中化作一地雞毛。不論是P2P網貸平臺還是商業銀行理財,過去在投資者看來,都是低風險或者無風險投資,投資者認為到期可以收回本金和利息,在他們認知中,並未想過本利全部損失的情況,“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原則並未成為投資的首要考慮因素。儘管從泛亞、e租寶等“龐氏騙局”曝光以來,已經有無數的投資者為自己這種盲從盲信、幻想剛性兌付的不理性行為沉痛買單,但6月以來網貸平臺的雷潮,再次讓眾多投資者陷入傾家蕩產、血本無歸的深淵。

儘管銀保監會郭主席苦口婆心的提醒公眾:投資需謹慎!甚至明確指出: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但是這種認知,這種投資理念、投資者教育,依然是通過付出昂貴的教育成本來推進。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理性人都是逐利的,而且在當前生活壓力不斷加大、成本快速上升的情況下,面對上有老人需要贍養、下有孩子需要教育的夾心層,用六個錢包買房的房奴、車奴們辛辛苦苦攢下的幾個錢,甚至都達不到購買銀行理財的門檻,而他們又不具備炒股的專業知識,與其去存銀行存款,利率甚至追不上CPI,或者去股市做一茬茬的韭菜,又或者去幣圈做任人玩弄的傻瓜,倒不如投資個網貸,一方面起存金額很低,1000元甚至1元起投,利率還高於銀行存款,另一方面,網貸平臺很多宣稱有國資背景,而且不少網貸平臺的廣告,不僅邀請明星大腕代言,更有甚者把廣告都打到了中央電視臺,這對投資小白來講,加持了平臺信譽,不擔心平臺跑路,儘管這種套路從泛亞到e租寶,已經耳熟能詳,但

在投資渠道匱乏、投資信息不對稱、投資者教育不足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平臺依然是屢試不爽,投資者依然是趨之若鶩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從互聯網金融平臺爆雷,引發的投資者血本無歸的慘痛教訓,足為深刻。歸根結底,爆雷的不是平臺,而是信心,倒下的也不是平臺,而是人心,破碎的不是平臺公司,而是一個個原本幸福的家庭。

互聯網金融不能一棍子打死,在棒打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更好的改善和教育。我們在思考如何有序推進互聯網金融綜合整治的過程中,也需要從源頭上尋找解決方案,一方面要從“人”的角度,改變認知,持續加大投資者教育力度,降低通過現實教育的沉痛成本,著力打破剛性兌付的理念,讓投資者為自己的投資行為買單,慎重做出投資選擇;另一方面,也要從“路”上做文章,開正道,堵邪道,拓展正向投資渠道,完善商業銀行理財及股票交易市場、期貨交易市場等投資渠道,完善互聯網金融平臺渠道,去偽存真,讓資金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

九卦|網貸,不是“雷”的平臺,而是“碎”的人心

李林鴻:金融科技從業人員,現就職于山東城商行聯盟。曾先後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任職,擁有商業銀行一線產品營銷和金融科技公司產品管理等複合型從業經歷,具備紮實的文字功底、專業的知識儲備和敏銳的市場洞察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