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清縣加快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做足科技文章 推動產業「蝶變」

闽清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足科技文章 推动产业“蝶变”

闽清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足科技文章 推动产业“蝶变”

沒有落後產業,只有落後技術。陶瓷業是閩清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最早可追溯到南宋年間。如今閩清陶瓷企業用科技做足“瓷”文章,同樣生產出一片陶瓷,價值是過去的幾倍乃至上百倍。

記者昨日走進位於“陶瓷重鎮”白樟鎮的福建欣享悅實業有限公司,看到佔地面積18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706平方米的廠區有些冷清,其序源堂文化瓷生產線未像傳統建築陶瓷生產線那樣火力全開。原來,公司採用的是訂單式生產,產品不是普通瓷磚,而是一幅幅工藝精湛的瓷板畫,以及鑲嵌瓷板畫的茶臺、床頭櫃等。市場上一塊麵積0.36平方米的普通瓷磚只能賣幾十元,欣享悅生產的同樣面積瓷板畫能賣逾千元。公司2017年年產值達2300萬元,其中瓷板畫銷量佔總銷量的2/3。

廠區生產部技術員許晨希介紹,目前企業三類瓷板畫均屬創新產品,包括用於家居裝飾的釉上系列和用於戶外文化景牆的釉下系列,以及具有釋放負氧離子功能的科技瓷系列。

闽清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足科技文章 推动产业“蝶变”

工人正在檢查瓷板畫質量

福建欣享悅實業有限公司業務經理詹聰穎說,過去他們生產的是建築陶瓷,後來投入上千萬元對生產線進行改造,組建了30多人的研發團隊,並從去年全面轉向科技瓷和文化瓷領域,成功研發出薄胎瓷畫,以及可釋放負氧離子的薄胎瓷貼面多功能桌。2017年企業對外交付了1000多米長的戶外陶瓷壁畫。其中,最大單幅原創作品《梅川禮樂圖》長380米、高2.5米,安裝在閩清江濱生態公園,正在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

企業還將福州脫胎漆器元素融入到產品中,計劃9月投入生產。欣享悅擁有2項瓷畫發明專利,還有20多項專利正在申請,更關鍵的是新的生產方式大幅降低了資源消耗,減少了環境汙染。

過去閩清陶瓷業給外界的印象是資源消耗大,現在則是另一番景象。閩清通過培育壯大陶瓷龍頭企業,陶瓷企業數量從2012年高峰期的252家減少到現在的40家,實現了從粗放式向集約式發展轉變。留存下來的企業放棄了靠量取勝的策略,選擇以質取勝,產品從單一走向系列化,由低端邁向中高端。閩清陶瓷業還實現“煤改氣”管道全覆蓋,日均用氣量50萬立方米,相當於每天少燒1200噸煤。

近年來,閩清圍繞“海絲瓷路”文化主題,在東橋鎮建設中國瓷天下旅遊區,一期有望國慶開業,將成為全國首個花海燈光秀景區、福建首個夜遊景區。

陶瓷業是閩清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縮影。閩清縣產業轉型升級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黃娟介紹,今年5月,閩清組建了縣轉型升級辦,加快全縣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全縣總投資12億元的50項重點技改項目今年全面實施,涉及陶瓷、食品、表業等,今年前8個月已完成35項,總投資9.86億元。隨著更多企業的轉型升級,閩清的傳統產業將煥發新的生機。(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陳軍輝 邱國文)

闽清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做足科技文章 推动产业“蝶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