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股停牌逾5個月 上百萬投資者數千億資金被凍結

持有*ST新億的三萬多名投資者一定不會想到,停牌已經接近三年後,公司股票仍然沒復牌。而且看起來,復牌依然遙遙無期。

實際上,*ST新億並非個案。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A股停牌超過5個月的股票有28只,涉及上百萬名投資者,市場上千億資金遭到“凍結”無法流通。

停牌“釘子戶”越來越多

東方財富Choice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9月7日,A股中累計停牌時間超過30個自然日的公司有85家。其中,超過90個自然日的公司有59家,超過150個自然日的公司有28家,超過200個自然日的公司有15家。

在停牌時間最久的十隻股票中,最長的是*ST新億,達1006天;最短的是*ST天化和海航科技,停牌的自然日都達到了236天。

28股停牌逾5个月 上百万投资者数千亿资金被冻结

*ST新億自2015年12月7日開始因重整事項停牌,累計停牌1005天,成為當之無愧的停牌王。公司2018年上半實現營收1575.92萬元,同比下降36.95%;歸母淨利潤4669.12萬元,同比增1046.67%,主要是確認了債務重組利得4655.07萬元。2015年—2017年,扣費後的淨利潤為-9555.71萬元、-318.15萬元、-1607.39萬元。

公司2018年半年報稱,正在積極遴選優質資產,並已開展項目前期的盡職調查工作和商務談判。公司亦稱,《重整計劃》實質上已執行完畢,但因馬英等76人不服判決申請再審,目前尚無核查結論,導致公司無法進行優質資產注入,無法進行正常生產經營。

捲入恆大回歸A股的深深房A,自2016年9月14日開市起停牌,已累計停牌達724天。

沙鋼股份自2016年9月19日開市起停牌,累計停牌719天。根據之前披露的重組預案,沙鋼股份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收購蘇州卿峰100%股權,以及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收購德利迅達88%股權。

已經停牌620天的信威集團9月4日公告,國防科工局原則同意信威集團本次資產重組。但資產重組停目前留在“議案”階段,重組方案還未公佈。

統計發現,這些停牌較久的公司大多是因為“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在停牌最久的十家公司中,就有六家公司是因此長期停牌。

數千億資金遭“凍結”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7日,目前停牌時間超過5個月的28只股票合計股東戶數為150.66萬戶。停牌前,這28家公司的市值約5270.75億元,其流通市值規模為4189.35億元。但由於長期停牌,上百萬投資者持有的這部分資金無法流通,被變相“凍結”了。

28股停牌逾5个月 上百万投资者数千亿资金被冻结

停牌超過5個月的28只股票

根據交易所的要求,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時間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連續籌劃重組的,停牌不超過5個月。上交所的“停復牌業務指引”規定,“除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依法依規須經事前審批或者屬重大無先例之外,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累計停牌時間不得超過5個月。”但在實際案例操作中,停牌時間超過5個月的公司不在少數。

有資深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股票長期停牌其實一定程度上剝奪了投資者享有的交易權。“我們遇到過一個案例,它停牌做資產收購,結果收購沒完沒了,但市場已經發生較大變化,我們也很無奈。”

有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長期停牌對機構的資金成本壓力比較大,特別是帶槓桿的資金。“復牌時,可能出現資金方奪路出逃的情況。”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有的企業把停牌作為規避股價過快下跌的措施之一,或者股價到了大股東股權質押的平倉線,找個理由就停牌。另外,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或披露重要事項,有沒有必要停牌,以及停牌多久,都有待商榷。”

停復牌制度有待完善

業內人士認為,A股停復牌制度還有完善空間,應該建立起系統的配套措施,更加具體、操作性更強。“沒有配套措施,很難有統一的尺度不夠完善。停牌制度還不夠完善,給了企業隨意停、長期停等行為的一些機會。”

北京市通商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靳明明表示:“如果長期停牌,沒有交易,交易所的基本功能也沒法體現出來。有些交易的確需要時間做論證和談判,會涉及到保密性,但這其實是一個技術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與交易對方、參與的中介機構的保密約定來解決,而不是必須以停牌的方式實現。”

其實,監管層去年以來明顯加大了對“隨意停”、“任意停”、“長期停”現象的治理,交易所方面也多次下發關注函,督促公司復牌。比如,今年6月22日晚,深交所就向德豪潤達等7家長期停牌中小板公司下發關注函。

“我們經常做上市公司重組收購的項目,一個感受是,監管對於停牌期限的要求越來越嚴了,大部分希望在3個月內就要披露重組方案。”靳明明表示,隨行就市,縮短停牌時間,甚至不停牌,這是大勢所趨。

上交所在8月10日表示,當前上市公司停復牌監管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效,但也要認識到,這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比較突出的重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如何處理重大事項審批、併購重組籌劃以及公司重大風險處置等耗時較長的事項上。後續,上交所將進一步分析總結前期的監管實踐,繼續以去功能化為方向,重點解決這類事項的停牌問題,引導上市公司停復牌迴歸其功能本源。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建議,對長期停牌的公司,可否在保證信息充分披露的前提下,借鑑老三板的經驗,允許一定時期內放開幾個交易日。通過釋放部分流動性,給投資者了提供應對市場變化的選擇權,以及解決其資金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