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上週末,在汕頭呆了四天,一共吃了十五頓飯,還遠遠沒吃夠。遇到了不少潮汕人,他們除了揶揄家鄉的發展,總是不忘加上一句:“潮汕沒什麼玩的,就是吃的多。”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威猛杜龍

我們一行人去吃杜龍火鍋。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活蹦亂跳的杜龍

汽車停在中山路紅亭花園公園頭路口,街角就是杜龍火鍋:大塊砧板、煤氣罐旁邊是大炒鍋、貼著白瓷磚的魚缸、冰櫃放著蔬菜和其他魚蝦,走進一些,雜亂得放著一些塑料桌凳。

“你們幾個人啊?” “十個人。” “一人一斤,來個五條吧!上二樓!”夥計麻利的從魚缸中抓出一條條“杜龍”,半米來長,黝黑的身軀緊緻而有力。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細細切割後入盤,上桌

杜龍是蛇鰻的一種,學名為中華須鰻,在閩南一帶被稱為“土龍”,潮汕人稱之為“杜龍”。

它斷頭亦能行,出水則蛇行,強悍的生命力為潮汕人所推崇。

杜龍主要生長在鹹淡水交界的入海口處,肉質細膩,但全身細刺極多,需要大廚剔除大骨,將骨與細細肉切碎,而魚皮卻不受損。

裝盤往滾湯裡汆燙十餘秒鐘,魚肉如花兒一般綻放,香豔逼人。放入嘴裡,爽脆而豐腴,有油香而不膩。

吃杜龍有一種特製的酸醬,又酸又鹹,十分霸道。

我第一口不小心沾了太多,酸鹹從舌頭兩側頂向舌根,刺得火辣辣,絲毫不給我們這些遊客情面。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汆燙後呈現誘人的奶白色

吃到最後,放入“龍頭”、“龍骨”,燉煮片刻,就著濃郁的湯喝下米粉,腦門冒出絲絲熱汗。

走出杜龍火鍋,血氣翻滾,身體裡像塞了一個水壺,沸騰的蒸汽頂著壺口,鼻頭又熱又燙。

“潮汕,夠生猛。” 我心裡想著。

潮州怒漢

前兩天北京剛剛下了一場大雪,天空碎成一片片,又急又狠地打在地上。

剛出的揭陽機場時候,相比於泠冽的北京,天氣溫暖溼潤,我滿腦子想的都是精細清淡的潮菜。

突然被這麼一頓火鍋燒了一下,才猛然發現,潮汕菜生猛彪悍,好似香港電影中的“潮州怒漢”。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監獄風雲》中的潮州佬

從《五億探長雷洛傳》中縱橫黑白兩道的探長呂樂,到《監獄風雲》中罩著發哥的潮州佬,而以“壁虎功”聞名的譚道良師傅的代表作乾脆就叫《潮州怒漢》,多年來潮汕人給人的印象生猛無比,“天上有雷公,地上海陸豐”,“膠己人拍死無相干”。

潮汕風土孕育了“潮州怒漢”,也孕育出了彪悍的潮汕美食,一如聞名海外的潮汕手打牛肉丸—幾條赤膊大漢一字排開,揮舞6、7斤的鐵棒將整片後腿包肉錘爛,再手工拍打,擠成肉球。這是一道“男人”的美食,爽脆勁道,口嚼汁水四溢,肉香十足。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手打牛肉丸,豪氣

同樣“男人”的還有大熱的牛肉火鍋,我們專門去吃了“八合裡海記火鍋”。

將牛肉細分成十幾個部位,餐桌上滿眼誘人的大理石色。

“五花趾”是我的最愛,這是牛的趾屈腱肌,口感彈牙,一輛火車把我送去了這頭牛所在的雲貴高原。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五花趾口感極佳

陽剛潮菜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獅頭鵝們一字排開,色澤誘人

改變對潮汕菜一切清淡的印象之後,我才發現潮汕菜的底子陽氣十足。連本地鵝都長得異常健碩,肉瘤發達呈獅頭狀,也稱“獅頭鵝”。潮式滷鵝聞名中外,以回味悠長著稱。我們一行人去澄海吃了日日排隊的“

日日香滷鵝”,大圓桌上擺著鵝頭、鵝肝、鵝掌、鵝翅、鵝血、鵝腸、鵝肫、鵝肉等配上新鮮的車白(花蛤)和豆苗,猛烈而過癮。厚切鵝肝肥美鬆軟,大塊鵝肉豐腴味甜,三年齡的老鵝頭,用雙倍時間和雙倍滷料滷製,味道濃到化不開。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鵝油拌飯和鵝腸

還有一碗鵝油,拌上米飯,油光鋥亮,唇齒留香。

談到生猛,就不得不說說潮汕的海鮮。

富苑飲食”算是潮汕打冷的集大成者,這兩年風頭無二。

一長條點菜臺,幾百種食材,大鐵鍋裡燉煮著海鮮;滷好的豬腸、豬腳泛著亮光;最搶眼的是各色魚飯,一尾尾放在竹簍裡,讓人食指大動。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潮汕特別的魚飯

魚飯就是魚,舊時因為沒有冷凍保鮮條件,漁民們將魚打撈上來就直接用水煮熟保鮮。我們吃了烏鯔魚,魚身堅挺,魚肉潔白,吃進嘴裡像擁抱了一片海洋,鹹、鮮、礦物質,回口帶著魚肉的香甜。

“以魚當飯”,廣闊的海洋深入潮汕的文化之中。

傳說潮州書生張羽曾起灶煮海,逼迫龍王答應與龍女的親事,敢作敢為、簡單直接的特點傳承到了每一份美味魚飯之中。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潮汕的清炒芥蘭也有自己的講究

陽剛蔬菜則要數潮汕地區產的芥藍,一盤清炒芥蘭,要用厚朥(豬油)、猛火、芳臊湯、灑水四招,硬橋硬馬,像一套太祖長拳,剛猛有力。

炒出來的芥蘭脆生生、香噴噴,我們幾乎每頓都要吃。

汕頭還有一種“部隊芥藍”,根根香嫩,堅挺脆翹,據說是駐紮汕頭部隊的小夥子天天澆灌長大的,想讓他們軟下來都難!

精細潮菜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存心善堂

漫步汕頭老市區,騎樓陳舊,牆壁斑駁,歲月背後卻藏不住細緻的雕刻。

多立克式的立柱、洛可可式的窗簷雕花,一筆一畫極具西洋特色。

我還探訪了汕頭著名的存心善堂,這是創立於1899年的民間慈善組織,百年來救無數人於水火之中。

建築上嵌瓷、木雕、石刻、漆繪絢麗多姿,香火鼎盛。

“潮州怒漢”們建出了精妙的建築,現代潮菜大師們則把傳統潮菜重油重糖的風格改進,烹飪出了精細清淡的潮菜。

這一次旅行,好幾個朋友都是衝著張新民老師主理的潮菜研究會來的。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與我們分享美食文化的張新民老師

張新民老師溫文爾雅,將潮汕美食與傳統文化娓娓道來。

這是我們一行十二人的菜單。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一頓標準十二菜宴席過後,大家都大呼滿足。

嫩滑的滷鵝肝經過一道煙燻的工序,多了一分甜美;兩道主菜都是上品,新鮮而平衡,口感奇妙;惠來魚丸配頭造紫菜,緊緻有力;半乾的魷魚新鮮而味濃,配上冬筍冬菇,留住了冬天;生醃大閘蟹和冬蠘,用臭氧消毒,調味時加入白蘭地或者單麥威士忌,越吃越甜,有冰淇淋的感覺。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生醃大閘蟹

我最喜歡的一道是花椒焗膏蟹,滿溢紅膏的梭子蟹混合著炒香的花椒焗熟,做法簡單,滋味卻十分美妙。蟹肉吸足了花椒的滋味,麻辣香濃,口舌發麻之中卻有甜味暈開,猶如性感女王,欲罷不能。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花椒焗膏蟹烘托出了蟹本身的甜味

最後來一碗泉水砂鍋粥,配上雜鹹,清淡可口,還魂人間。

潮汕功夫茶

至剛易折,潮菜底子剛猛,潮汕人還懂得用消脂解膩的功夫茶來應對,這道理與中醫裡講究的平衡為貴異曲同工。街頭巷尾,小攤販菜市場中,都可以見到有人在泡功夫茶。悠悠茶香,浸潤著潮汕民間生活。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茶痴”林貞標,人稱標哥

在汕頭呆了四日,我天天都去林貞標工作室喝茶。標哥愛茶,人稱“茶痴”。他喝茶,化繁為簡,省去了那些裝神弄鬼,而是注重科學,以茶為本。

就說這次我們主要喝的鳳凰單叢茶,標哥每年都會上潮州鳳凰山採茶,監製產品。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鳳凰山茶樹

單叢屬烏龍茶類,產於潮州鳳凰山,距今已有900多年曆史。

鳳凰山終年雲霧瀰漫,空氣溼潤,土壤肥沃,孕育出的鳳凰單叢也千姿百媚,富含茶多酚和芳香物質。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白葉清淡

我們先喝了鴨屎香與蜜蘭香,香氣濃郁。

後面品了白葉,相較於之前卻清淡了不少,標哥說前兩款香型比較突出,而清淡的白葉則體現一種平衡之美。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桶裝的單叢茶,一桶就是一棵古茶樹

標哥有一個寶貝是桶裝的單叢茶,採集一株古樹一年的所有茶葉盛入一桶,每一桶就是一棵古茶樹。

這跟威士忌中的單桶威士忌類似,每桶都有自己獨特的香味,每桶都藏著鳳凰山古樹和周圍風土雨露的味道。

潮汕族群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州人”,上世紀末,新加坡電視劇“潮州家族”風靡一時,講的是過番潮州人在海外的奮鬥史,我一邊寫文章的時候,一邊輕哼著張學友唱的主題曲:“潮起潮落,看風雲變幻無常”,“潮來潮去,浮萍追隨流水”。

潮汕人擁抱了大海,卻也繼承了中國人的故鄉情結,潮菜對於潮汕族群來說格外重要。

在汕頭呆了四天,總結了4個字:潮汕,真猛!

電視劇《潮州家族》

遍佈世界各地的潮汕人,由於地理隔絕和社會隔絕,發展出了潮汕本土、香港和南洋三種流派的潮州菜。

下南洋的華僑,保留了最傳統的潮菜,用味覺記憶思念故鄉;而富裕的潮商,則將高檔食材結合潮州技法,將潮菜不斷髮展。

陽剛潮菜也好,精細潮菜也好,訴說的都是潮汕人的族群性格,有些保守,卻又敢闖敢做,細膩精明。

潮汕菜,既直接、生猛、接地氣,又精緻、平衡、創新,背後就是一整部潮汕近代史,從碧藍的南洋到濃霧瀰漫的鳳凰山,潮汕人拼搏的同時,也燒出了獨領風騷的潮汕菜。

文:刀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