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男教師爲何越來越少?

袁思怡


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

傳統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很多男生覺得當老師比較沒有前途,是一個教書匠,特別是小學老師!

過年回家,樓上樓下的大媽們背後嚼舌頭,這小子啥都好,偏偏是個小學老師!

是啥,是啥,天天和孩子混在一起,有什麼前途!

所以很多男教師出門都不願意談論自己的職業,怕人家笑話。



工資待遇相對較低。

男生,在社會中扮演主導地位大,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多!

所以,在養家餬口這方面,教師的工資不夠!

特別是剛畢業的男教師,每個月發完工資,交完房租水電,買完油米泡麵,最後發現,這個工資有白領了!

這就直接導致,師範專業報考人數的失衡。



新人難進,老人往外跑。

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往外跑!

在公辦學校,新人想進編制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學校明碼標價本科一本或者211,你要知道,這些的師範學校本來就少,而且男教師就更少了!

不但如此,在學校裡面的男老師,工作幾年發現,職稱什麼都比私企同學升職都複雜,看不見希望,準備考研轉行了!

間接導致,男教師的稀少。



希望有關部門能出臺解決方案,畢竟男教師少了,學生都少了陽剛之氣。


由我答


一言以蔽之,就是賺得少唄。

但是這個理由似乎也不足以服人,因為它面對著另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

既然賺的少,為什麼會出現男女有別的情況呢?

原因說複雜也不復雜。

對於女人而言,賺錢養家的壓力沒有那麼大。

而對於女教師來說,她們在面對擇偶問題時有著天然的優勢加成:

男人們會傾向於認為,女教師更體貼更顧家,將來有了孩子,也能更好地照顧並教育孩子。

而女教師在面對擇偶問題時的優勢加成,在男教師這裡並不存在。

相對女人,男人面臨著的養家餬口的壓力,要比女人來得更大。

而教師這一職業,卻不能帶來優渥的收入。

相對於其他崗位,教師的收入起點一般,而且增幅有限。

因此教師這一職業難免會被視為“不夠有潛力”:

工作30年,收入也就這點,沒有太大的增長空間。

職業收入不高,發展潛力也不足,意味著教師當下的收入和未來的收入情況不過差強人意,對於肩負養家餬口重任的男人來說,這份職業的吸引力就不太強。

而教師收入不足,還導致了另外一個狀況:

在擇偶問題上,男教師似乎也不太吃香。

道理很簡單,女方會覺得男方賺錢不夠多。

基於這樣的考慮,很多男人也對教師這一職業敬而遠之。

話說話來,教師這一職業也有優勢:

穩定的收入來源,三個月的寒暑假期,沒有職場上那麼多勾心鬥角。

以及,如果你真的熱愛這份職業,你能從中享受到相當多的職業樂趣。

最後,歡迎大家加入教師隊伍,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吳清緣老師


這個問題問得好!👍👍👍

本人一直在呼籲社會關注這個問題,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因為,長此以往,對我們整個民族來說是遺害無窮的,老師的言傳身教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如果,教師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女多男少),必然會產生惡果。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男孩子都缺少了男性的陽剛之氣,這是很危險的。

回到正題,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目前,我國中小學教師的薪酬制度設計是不分性別無差別設計的。而社會對男性掙錢的期望值普遍高於女性,大多數人認為男人就應該比女性掙得多,否則這個男人就會被認為沒本事。這就不可避免的給了男教師很大壓力。而在學校這樣的掙死工資的單位,除了職稱能拉開教師之間的收入之外,男教師沒有其它辦法獲得合法的達到比女性教師更高的收入。或者說,男教師很難獲得家人、親戚的期望的前文所述的相對較高收入。所以,男教師不願從教,或者退出教師行業也就不奇怪了。

二、一般講,男教師在體力方面比女教師具有天然優勢,所以,單位遇到什麼體力活不可避免的落到男教師頭上的機會要比落到女教師頭上的機會要多。如果學校男教師多,輪到每個男教師身上的機會也不會多,偶爾幾次,男老師們也不會有什麼怨言的,但是隨著男教師越來越少,就會加重這種現象,男教師就會不堪重負,又不能抱怨,所以選擇離開,也就不奇怪了。

三、當今社會上,網絡上各種詆譭教師,詆譭教育的言論和情緒越來越多,(不排除有些人說的是事實,但經過網絡寫手炒作,放大就變了樣的)。嚇退了不少老師從教的念頭,而這種影響對男性作用更明顯。

以上觀點或許有不當之處,請網友批評指正。喜歡的請點個贊,加個關注。


遠牧天山


現在中小學教師的男女比例確實是在發生變化,昨天我們開了個教職工大會,領導在臺上說倒我們學校(高中)有170多位女教師,不說不知道,已經佔了所有教職工的一半還多了,在7、8年以前女教工也就還在佔三分之一的樣子,而小學就更是失調,女教工幾乎佔了大部分了。究其原因其實也不難理解。

第一、老師這個職業,相對來說收入還是偏低,我們這裡剛畢業的工資還才2000多點,我熬了二十多年了也才4千不到。要養家餬口省著點可能還能勉強應付過去,而我們中國的傳統是,成家立業還是要求男方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而男生當個老師,三五年後該成家時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太好的話,壓力還是不小,所以對於很多男生還是儘可能的尋求其它的高薪職業。

第二、教師這個行業,雖然清貧,但相對來說還算較穩定。只要不犯什麼大錯,認真的履行本職工作,被淘汰的概率小點。這也正符合女生的性格、心理特點。一般來說,女生都不太喜歡去闖蕩江湖,有一份穩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相夫教子,心滿意足。相對來說教師對女生來說還是較好的工作。

第三、正是因為男生和女生的性格、心理特點的不同。學校在招聘老師時也會傾向於女生,雖然女生之間矛盾較多,但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體上從管理的角度比男生更好管。女老師之間表面上看起來和睦相處,實際上暗地裡卻在相互的較著勁;女老師更要面子、更在乎小錢,會更踏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所以學校也更喜歡招女教師。

不比我們讀書那個年代,受到封建主義殘餘毒瘤的影響,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教師是十分的罕見,小學時沒有一個,上了初中才見女教師,覺得很奇怪。社會進步了,女士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各種職業中巾幗都不讓鬚眉了。


高考前瞻


中小學老師越來越少,是一個大的趨勢,男老師越來越少是不利於教育的發展,也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因為女性比較細心,如果孩子全部接受女性的教育的話,就比較容易守規矩,但是缺少一份血性和陽剛。但是這又是沒有辦法的,因為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當經濟越發達的時候,女性所佔的比例就會越多。

你從上圖也可以看出,英國很早就已經面臨了這個問題。所以每個國家都在想方設法增加中小學男性的比例,比如像我們這裡專門設置招男性教師的崗位。以避免教師崗位的完全女性化。
你可以去師範院校去看一下就馬上明白,他們是未來的教師,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這個事情坦白講,真的是沒有辦法的。最理想的是男女均可,但是很不現實。


知常容


中小學男教師少這個原因事多方面的

第一,教師現在不是一個吸引人的工作,唯一吸引人的地方是穩定,但是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男生畢業時大多數希望出去闖一下,女生大多希望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所以女生考老師的人數要比男生多的多,我們學校的校長每年都去當教師資格面試官,他說遇到一個男的考教師資格都跟保護動物似的。去年面試了48個人,一個男的都沒有。

第二,對於中小學教師來說,需要的更多的是耐心和細心,在我看來,在和小孩打交道這方面女性天生比男性有優勢。



第三,從工資方面看,老師的工資現在並不高,就以我們這個地方來說,老師工資一般是四千左右,房價是五千,地段好的地方八千以上,對於女性這些工資足夠了,並且還能在放假的時候照顧家,但是對於男性來說有點少了,越年輕的老師工資越少。

第四,老師這個職業從你剛開始幹就能看到退休,沒有激情,沒有波瀾,要耐得住寂寞,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都不會喜歡這種工作。
前面有個叫走過路過自然飄過的寫的文章,簡直是無恥至極,如果你是一個有良知的人,希望舉報下,這是我看到的對老師最無恥的汙衊。


緣分天注


我就是男老師,現年不到三十歲,應該有改行的機會,但精力已不足,只想認真幹教育,我來說說我自己想改行的想法:

1、教師這一職業很”清貧”。就是沒有什麼功利心,在教育時間久了,你會慢慢變懶惰,作為一個男人我是不願的。

2、
當教師做的工作繁、雜。就是有些工作必須重複做,就如安全工作,就是必須重複再重複。雜就是事情多,且細小。

3、教師交際圈小,自卑性漸生。教師的交際圈大多為校內老師,校外的各種人士氣交流來往少,尤其是對年輕教師不利,難以找對象,這是男教師不願入行的一大原因。

4、工作單純但收入不高。年輕教師的收入在4000以下徘徊,是按工齡增加,但增加額度不高,
如果你職稱上不去,績效也相對低,那將是很難過的事情,很難提高生活質量。

5、職業認同感弱。有些男老師迫於家庭壓力,選擇當老師,把老師這一職業當作後續選擇的跳板(先養活自己),然後慢慢轉行,沒有真正熱愛教師這一職業。我們社會,不想當老師而當了老師的太多了。

6、教師無晉升希望,看不到未來。每個男人都有當領導的野心,但教師晉升當領導的少數。

7、教師一聽是讓人覺得沒本事的職業。

綜上所述,各中小學難招教師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我們聽過有改行當公務員,沒聽過改當老師的,有些人總是羨慕教師的假期,真讓他來當老師時,就不一定來了。


白丁書生


少是真少啊!現在全國中小學男老師大約在25%到30%之間,尤其是小學差不多有10%,還大多都是體育老師!

那麼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因為什麼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師範生男女比例嚴重失衡

據有關部門的調查”顯示,在校師範生的男女比例表現出明顯的不均衡特點,女生達65.3%,男生僅佔34.7%。舉個例子比如山東省2015屆師範畢業生中,女生29307人,男生9188人,女生是男生的3倍多。我是黑龍江省的一所師範類大學,我們班級一共三十多個學生就七八個個男生,更為誇張的是英語專業有的班級就一兩個男生還有0個的。夏天出去上早操那就是掉進了女兒國!

二收入因素

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工資真的不高,那我舉個例子,我上班兩年工資到手是2989.5扣完三險一金,一年加上各種補貼大約在四萬五千左右,多嘛?真的不多,一個男老師是家裡的頂樑柱,這些工資要考慮房貸車貸,孩子的教育,父母身體等等,現在還不讓補課,沒有額外收入。真的不夠花!!!


三是職業認同感

沒有職業認同感,你會覺得這就是個女性的圈子。我聽過一個男老師跟我說過一個樂事:他曾參加過一次市裡組織的演講比賽,到了現場一看,清一色的女老師、女評委,感覺自己格格不入,當就打了退堂鼓,以後教師活動能不參加就不參加了。” 此外,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從大學、高中、初中到小學再到幼兒園,男性教師比例呈直線下降,教育階段越靠前,男性越不願意從教。


四是男人身上的特質

男教師先是男人後是男老師,他身上有男性的獨有的,不能說是不好,果斷堅毅,但是女性的耐心和母性決定了女老師更適合教師這個職業,這也擠壓男性教師在這個行業的成長空間,使得不少男教師紛紛跳槽或者改行。 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便有男生選擇了教師行業,其在女老師眾多的環境中也感覺“生存不易”。

五是家長因素

家長害怕男老師,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長,因為某些老師的行為完成一定的家長心裡恐懼,害怕男老師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

六圈子小,不好找對象!

這個因素可能是一個重要原因,教師平常工作忙,接觸人的機會少,除了學生就是家長,要不就是同事,這樣就封閉了交友圈子,不利於一個人的交流和發展。尤其是男老師更是如此,現在學校的男老師的婚姻都很晚,跟男老師不願意當老師有很大的原因!!!


雞蛋番茄是紅色的


作為一名小學男教師,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1、沒有經濟地位。像我們這樣入職沒幾年的農村男教師,每月工資只有3000元,這是加上所有津補貼的所得,在我們這裡房子一個平方要3000多,好一點的要5000多,還有更好點的就更高了,一個月工資只夠一個平方,什麼時候能買房,還要顧及一家老小的生活,就那點工資怎麼夠,要不是家裡父母貼補,愛人上班,該怎麼過呀,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經濟不獨立,想辦什麼事都受制於人,不自由,一句話,沒有經濟地位。


2、沒有社會地位。作為男教師,整天被關在校園裡,不與外界接觸,基本沒什麼社交,更談不上社會關係,當自己或家人需要找人幫忙時,真是無從找起,手忙腳亂。像我孩子想在縣城一所小學上學,根本就不知道找誰幫忙,還是我父親找人幫忙解決的。

但是,還是有那麼多男教師堅持了下來,我想不單單是因為那點工資吧,也有因為理想和信念的原因吧!

真心希望男教師能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成為教育的中堅力量。


劍斬倭奴


我是一名男教師,如今中小學校男教師確實越來越少了,尤其近幾年,陰盛陽衰現象更顯著了,究其根源,我認為主要有兩點原因:


1、客觀原因:學師範的男生本來就很少,畢業後能直接考上教師編制的就更少了。

教師被喊做“臭老九”已經有50多年了,這麼長的時間足已讓教師這個職業“臭氣熏天”,這也說明了大家對教師這個職業的認同感很低。

我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專業的男生只能佔到總人數的30%,而男生在大學期間更容易荒廢學業,加上如今考編制的難度加大,男生畢業後直接考上教師編制的就更少了。女生一年考不上還能等著考第二年,男生就不一樣,第一年考不上的大多會先出去闖闖,而他們闖闖就發現,只要努力,乾點啥都比當老師強!他們就不可能再回來考教師了。


2、主觀原因:工資待遇低,這是男教師少的最大原因。

雖然教師的工資一直在漲,可物價房價也一直在漲,何況新教師的工資一直很低很低。如果你只能開給新教師每月2000-3000塊錢,你能指望有多少男大學生來考老師?零星有幾個考的就不錯了!

最讓人無奈的是男教師結婚生子後的生活,因為缺錢,生活質量無從保證,你甚至不能給孩子買好點的奶粉;因為缺錢,別人會瞧不起你,雖然可以選擇不要臉面;因為缺錢,買東西時,你會斤斤計較,清貧小氣會深深的烙印在你身上。明知這樣不好,而你無法把它們摘除,這讓人很無奈很絕望……

如果能讓教師的工資處於各行業的領先水平(同等學歷),到那時,我相信男教師才會多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