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紅利制度有望活躍市場

聚市場

差異化紅利制度有望活躍市場

市場人士表示,新三板發展已經超過5年,一些矛盾已經比較突出,在政策方向確定的情況下,儘快明確落地細則,推進落地速度,對提升市場信心,恢復市場活力有比較大的幫助。

“差異化紅利制度落地緩慢。” 但針對創新層企業在投資者門檻、融資便利性等方面的差異化制度卻遲遲未有推出。對於企業而言,入選創新層的“義務”大於“權利”,積極性存在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前的分層條件使股轉系統推出差異化紅利制度時尤為謹慎。優質企業是各個資本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差異化紅利制度的落實有助於新三板留住並源源不斷地吸引優質企業,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新三板無疑是當前資本市場設置下為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最好渠道。我們期待頂層設計層面對新三板地位的進一步明確,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新三板的戰略發展趨勢持樂觀態度。

跨境電商新三板“逃離記”

從去年開始,如安克創新、賽維、愛淘城等擁有一定規模的跨境出口電商企業開始陸續終止掛牌新三板,留存在新三板的跨境電商賣家們越來越少了。從三年前的新三板“掛牌潮”到現在的“摘牌潮”,跨境電商們和新三板的“相識”到“分手”也只是不到三年時間。

今年已有近千家公司終止掛牌新三板。實際上,“逃離”新三板的不僅只有跨境電商企業。根據股轉系統上的終止掛牌公告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開始,截止今年8月28日,已有966家公司股票終止掛牌新三板。而在去年一年,該數字為709家,其中98%都是主動終止掛牌的。而在2016年終止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則為56家,2015年僅為13家,2014年為16家。從2015年開始,離開新三板企業的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狀態,且在2017年驟增。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摘牌”企業突然增加外,新加入新三板的企業也開始減少。據統計快報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家數為11630家,這個數字僅比2016年底增加了1467家。而在2016年,全年新增新三板公司數量為5034家,2017年新增數量比2016年縮水了70%。

年報問詢函數量同比增149%

據悉,今年全國股轉公司在總結過往年報審查中發現的類型化問題的基礎上,加大了公開問詢的力度和範圍。截至目前,全國股轉公司共對202家公司2017年年報出具了問詢函,與2017年同期發出的81例相比增長了149%。共計問詢了836個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年報問詢函數量劇增,一方面是由於監管趨嚴;另一方面年報存疑的問題公司數量確實在上漲,而掛牌企業對年報問詢函的重視程度不一,年報問詢函的監管效力或有待進一步提升。

聚個股

東和環保擬投資建設廢輪胎項目

9月4日,河南東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擬投資建設廢舊輪胎暨熱電一體化項目。這個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綜合利用10萬噸廢舊輪胎。

據悉,用作燃料及通過熱裂解技術進行發電,均是回收利用廢舊輪胎的有效方式。東和環保透露稱,會與其他公司簽署投資合作意向,雙方協同建設上述項目。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東和環保實現營收5890.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3.8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87.1萬元,同比上浮28.18%。

伊禾農品2018上半年營收9.17億元

伊禾農品近日公佈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企業實現營收9.17億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838.62萬元。

公司在報告期內的主營業務收入為916,847,997.58元,比上年度增長29.93%;營業成本為793,244,690.60元,比上年度增長33.42%;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78,386,201.06元,比上年度增長44.61%。主要變化的原因是公司穩步提升各類商品的市場佔有率,主營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文綜合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