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24「雌鹿」直升機和阿帕奇,哪個更厲害?

武器裝備秀


這。。。。。2個東西不是一種功用啊,沒法比。

一個是運兵的“裝甲運輸車”加裝武器的運輸直升機,一個是“坦克”式的戰鬥直升機怎麼比?

戰鬥民族風的米-24,好像《紅警》中的“採礦車”上邊都加了一挺機槍一樣(這很蘇式)。蘇聯人會在運輸兵員時考慮到戰區的複雜性,因此掛載了不輸於武裝直升機的武器掛件。一般米-24在運輸士兵的途中看到諸如防空陣地啊、戰車/坦克連啊、堅固工事啊等等“妨礙”運輸的目標,米-24很樂意“順道”清理一下路面,好讓機艙內的士兵降落後減少“工作量”。

米-24機身的重裝甲和鈦合金旋翼可以抵擋住12.7mm口徑武器的射擊,武器系統除去機炮在機頭下方外,其它武器掛在2翼下;可以執行混合任務:反戰車、空中支援、部分空中戰鬥和運兵的直升機。任何北約系國家沒有與之對應的機型,唯一接近的是越戰中美軍的UH-1通用直升機。顯然在攻擊力和性能上不是一個量級的。

再說回題主說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這是一款專門攻擊用的武裝直升機,屬於“眼鏡蛇”AH-1的後繼型號。機身重要部位裝有裝甲防護,機鼻下方一門30mmM230鏈炮,2翼掛在AGM-114地獄火或者Hydra-70火箭巢,為美國現役主力攻擊直升機。

AH-64對應的應該是蘇制米-28“浩劫”攻擊直升機,兩架直升機基本是“孿生兄弟”。作戰性能、指標接近,難分伯仲。不過在W君看來米-28從火力輸出和發動機功率上要略勝一籌。

其實要說攻擊直升機還有一架直升機不能忽略掉!那就是單人操作的攻擊直升機卡-50!

同軸反轉雙旋翼系統,特技飛行槓槓滴~~~而且飛行速度絕對超過AH-64!無尾旋翼設計增加了安全性。但是,又要駕駛又要操作武器的高強度工作量是這架直升機的隱患。

此後的卡-52又再次將武器操作員加了回來。。。。

說多了,W君說戰鬥民族的武裝直升機分2種:一種用來運兵;一種用來打坦克和空戰。


軍武數據庫


好奇怪的問題,如果硬要把前蘇聯裝備與美式裝備相比的話,也應該是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與AH-64“阿帕奇”的PK,米-24“雌鹿”直升機無論是戰術定位、機型結構都和阿帕奇沒有可比性,雖然米-24和阿帕奇都是在70年代試飛並列裝部隊的裝備,但是誰都知道蘇聯幹什麼都比美國慢一步,蘇聯真正能與阿帕奇匹敵的只有在80年代後來居上的米-28而已,這也是一型專用於武裝攻擊作戰的機型,它的定位以阿帕奇十分類似。

嚴格來講雌鹿有些四不像,作為武裝直升機它照搬了米-28的前機身和武裝配備(確切的說是米-28照搬了雌鹿),但是它的後部機身卻還是典型的運輸直升機配置,可能是二戰期間德國納粹的“勃蘭登堡”特種部隊給蘇聯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特種作戰深深刻在了蘇聯軍隊的基因當中,而專為特種部隊設計的米-24“雌鹿”直升機從一開始就非常注重搭載特戰隊的能力,因此後部帶有裝甲的乘員艙才是它最重要的結構,看過《黑鷹墜落》的都知道,美軍是用阿帕奇開路掩護載人直升機執行突擊作戰的,這一點他就遠不如雌鹿。

蘇聯認為,在現代化防空火力封鎖下任何運輸機都不具備穿越火線的能力,而特種部隊需要冒險穿過戰線到敵後執行任務,就需要一款能夠有效壓制敵方火力確保自身安全的裝備,這就是為什麼米-24要專門加裝武裝直升機的機頭了!在武裝火力的壓制下米-24還有可能安全的來往於敵前敵後,由此可見最適合特種部隊作戰就是雌鹿了。貧弱的巴基斯坦還訂購了幾架雌鹿配備給特種部隊專用於反恐作戰呢!

其實蘇聯也不缺先進的武裝直升機,比如下邊這種帶有共軸雙旋翼的武裝怪獸,你知道它叫啥嗎?歡迎廣大軍迷留言討論有較好建議被我們採納會有獎品奧!


利刃軍事


其實米24雌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品,設計侷限性大,本身是和AH1Q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處於一個時代的,而AH64是冷戰後期美軍推出的新式武裝直升機,而且兩者的設計思想完全不同,因此AH64自然要比米24雌鹿強的多。

米24研製時,蘇軍參考了越南戰爭中美國武裝直升機的表現,同時也有其獨特的戰術需要。米24首先需要完成的是打擊敵方地面目標、火力點、坦克裝甲車輛、集群目標等等。同時,要能運載突擊隊員進行空降作戰。最終就產生了米24這種怪物,前部屬於常見的武裝直升機佈局,但是後部卻增加了成員座艙,可以運載8名士兵,作為空降突擊隊作戰,而這樣的設計思想可以說是非常另類的。

而AH64是作為徹底的武裝直升機研製的,需要的只有探測能力、火力、防護等這些。研發AH64就是為了彌補美軍攻擊機反坦克火力的不足,同時儘可能抵消蘇軍等華約集團武裝力量龐大的裝甲兵力量和北約集團之間的差距,可以說是專門用來反坦克任務的。

後來美軍又不斷改進,誕生了AH64D、AH64E等這些型號,主要加強了探測能力,戰場感知能力已經不是米24所能比的,綜合戰鬥力也在米24之上


前沿陣地


這個問題,我想印度最清楚,同時裝備俄製米-24和美製AH-64,放著現在的六十架雌鹿不用,視為敝履,把國產LCH束之高閣,大搞阿帕奇。那個“阿帕奇”厲害嗎?阿富汗戰場,米-24瞬間即能將之秒成渣,300多公里的飛行速度,無人能及,運輸與武裝攻擊兼而有之,並且扛造經整,結實皮實與耐用,舍此何求呢?要不說人就眼皮子淺,喜一個怒一個一會一個主意,以為阿帕奇如何,其實就是忽悠,它在阿富汗,作戰就費勁,不得已拆裝了毫米波雷達。要問美國那麼好的動力,怎麼如此丟人顯眼?原因正在於不只表面上的性能先進,要在一個扛造。因是,美國替阿富汗買了一些母鹿,用得順手才是好裝備,不是嗎?印度購得30多架米-24,又購得升級版30多架米-35,應該說用之多年已經是熟手,轉身又買阿帕奇,這麼炎熱的氣候,矯貴無比的阿帕奇受得了嗎?無人能告訴你答案,各家購買軍火自有判斷。

沒有要了直-10。直-10與土耳其的T129爭了一夥,最終米-35勝出,應該是預料之中,畢竟“霹靂火”比之尚弱,巴鐵反恐稀罕米-35,不只皮實,能搭載8兵步兵,帶一個副油箱,航程超過1000公里,速度也快。經過現代化改裝的米-24,變得“聰明”起來,有了反導彈探測和攔截系統,本來裝甲就厚,可以有效抵禦RPG攻擊,改裝以後既變得更皮實且聰明,在有效提高生存率的同時,不忘設計初衷,從加強火力上要戰鬥力,反坦克武器是16枚AT-9,原14.5毫米機槍換成雙聯23毫米機炮,火力更加威猛了,毫不遜於任何武裝直升機。因此米-35自2004定型,已裝備九個國家,本來出世就是萬人迷,尤其經過十年阿富汗折騰,堪謂身經百戰,是次與時俱進,改裝大量先進設備,更加如虎添翼,贏得使用過米-24國家的歡心,是情理中的事。俄羅斯喜歡米-35,已改做要員運輸專用直升機使用,也見之對米-35的信賴。

萬人迷的阿帕奇。已超過11個國家裝備,有稱20多年最受歡迎者,與米-35一樣,防護裝甲厚,救生考慮到位,機身絕大部分被23毫米火炮命中,仍能飛,旋翼被12.7高機命中不會壞。說是這麼說,數次戰鬥,在前衛-2,飛弩-6面前蒙羞,奇哉怪也的是,仍是有人買買買。印度可能相中的是,阿帕奇的長弓雷達,據說可不受惡劣天氣影響,探測距離遠,戰術價值高,成為一大賣點。2015賣了22架,今年又再次追加6架,為了印度製造,附帶的將機體生產線也搬了進去。人因稱,今後所有國家的阿帕奇就在印度生產了,呵呵,是麼?此前英國和日本,都有這樣的生產線,而且還是全套的,如何呢?英國造了不足60架,日本只有13架,早就全都停了產,美國人不會轉讓技術的,都知道。叫響印度製造是沒錯的,不如安心弄弄LCH,比什麼都強。技術從來買不來,因為印度已經買了個日久天長,至今全部的洋軍火連個最基本的維護能力都沒有。

雞蛋不能裝在一個籃子裡。也許見巴鐵買了米-35,印度這才把目光轉向了阿帕奇。從來不買一個國家的裝備,這在印度是有傳統的。其實不用這樣糾結,米-24比之阿帕奇毫不遜色,尤其升了級的米-35,裝備最講究的是實用性,飽經戰火洗禮的米-24,速度至今有優勢,330公里每小時,誰都比不得。若講經不住飛弩6的打擊,其實再堅固的盾比不上利矛的攻擊,軍事裝備發展的規律如此。為印度計,還是要了母鹿的好,可以提高維護能力,本來裝備數量就不小,現在再次這山望著那山高,阿帕奇是好也嬌貴,印度這次弄不好真是要栽跟頭的。搞裝備從來得有自家思想,不能聽人家一說先進就發迷,最終毀掉的將是自己的軍隊。美國是直升機大國,沒有錯,俄羅斯也是。


魂舞大漠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也很有意思。米-24與阿帕奇這兩款直升機是分為不同派系的,其米-24是蘇聯研發設計的武裝直升機,而阿帕奇是美國設計設計開發的,二者的研發時間都在其冷戰時期,都有著嚴重的重火力,高防護,反坦克為第一的設計痕跡。

如果非要對比二者誰更厲害,就論其作戰能力與武器先進水平來看,阿帕奇還是要更勝一籌。畢竟米-24設計的很早,是阿帕奇的前輩,其設計思路也完全不一樣,米-24是更偏重運載與反坦克火力思路相結合的產物。

而阿帕奇就是單純為消滅蘇聯的坦克洪流準備的,一切設計目的就是打坦克。而且其研發設計時間也偏晚,其武器性能等方面,都要比米-24先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