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珠爲什麼如此稀少?

首先鮑魚珠一直是自然形成,無法人工養殖。全球有100多種鮑,只有8個種類能採到鮑魚珠,發現率大概是二十五萬分之一。其次除數量稀少之外,鮑魚珠的生長速度也很慢,個別要經過10年以上的成長期,珍珠層也要經過十幾年的積累才能達到一定厚度,稀有性由此可知。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多樣的形狀 鮑魚珠通常情況下會以“貝附珍珠”的形式出現,即依附於鮑魚的外殼內,一般是扁平狀、喇叭狀、鯊魚牙齒形狀,極少出現近圓形、對稱型,且有些鮑魚珠內部是中空。鮑魚珠的結構與海水珍珠的層狀結構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鮑魚珠的珠層更厚,顏色更明顯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旖旎的色彩 由於鮑魚珠表面的板狀文石晶體的迭覆對光的反射與折射進入板體又反射出來的光產生干涉,以及板體間隙對光產生衍射,造成了鮑魚珠表面的暈彩和光澤。鮑魚珠鮮豔的暈彩效應,使其表面呈現藍色、綠色、紫羅蘭色、玫瑰色、銀色等多種顏色,隨著角度的變化這些顏色可以發生相互變化,這也使的鮑魚珠色彩在珍珠大家族中最為豐富。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品質判定 鮑魚珍珠的價值是由顏色,光澤,形狀,分量,和大小共同決定的。理想的鮑魚珍珠具有鮮豔的顏色,鏡面般的光澤,對稱的造型,分量適宜,超過15mm的尺寸。這樣品質的鮑魚珍珠非常罕見,估計有10萬隻鮑魚才能收穫一顆。質素極高的鮑魚珠價值可以由4至10萬港元一顆。 1990年韓國出產了2萬顆此類珠子,在新加坡出售,價錢最高為3000港元一顆。(由於鮑魚珠有很大的不可預見性,所以即使有錢都不一定買得到)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鮑魚珠珠寶 鮑魚珠價值高昂,由其所製成珠寶在市場上更是十分稀缺,經大師們費心盡力的設計與工藝,讓大自然的天然之美與人工設計之美巧妙結合,更迸發出不可評估的火花,也造就了一件件絢麗的鮑魚珠珠寶。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愛珠寶的你,快來真庫吧。


平臺所發佈的圖文部分源於網絡,圖文等資料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平臺使用的非原創內容無法一一和版權者聯繫,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


鮑魚珠為什麼如此稀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