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起三落范仲淹 四貶四升文正公 爲何得到了「三光」的綽號?

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深受道家學說的影響,范仲淹(世稱范文正公)

就是其中一人。在生前,他曾經官至參知政事,是一位位高權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死後,仍受到萬人的敬仰。而縱觀范仲淹的一生,他的生前身後的權位榮名,跟他的幾次被貶以及他對待被貶的順其自然、寵辱不驚的態度都有很大關係。

三起三落范仲淹 四貶四升文正公 為何得到了“三光”的綽號?

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范仲淹:三起三落,四升四貶。知州衙門總是他的歸宿處

一貶。天聖年間,范仲淹經好友晏殊推薦,被皇帝任命為秘閣校理,這只是一個負責皇家圖書典籍的小官,但范仲淹並不因為官小而不作為。當時雖然仁宗已經成年,劉太后仍然把持著朝政。范仲淹於是上奏疏,請劉太后撤簾罷政,將大權交還仁宗。朝廷對此默不作答,卻降下詔令,貶范仲淹為河中府通判。范仲淹被貶,秘閣的僚友送他到郊外,大家舉酒餞別說:“範君此行,極為光耀啊!”

二貶。三年之後,劉太后去世。親政的仁宗立即把范仲淹召回京師,派他專門評議朝事的言官——右司諫。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書言事更無所畏懼了。當時。仁宗喜愛楊美人、尚美人。又在宰相呂夷簡單的勸說(預謀)下,決定降詔廢后,並明令百官參議此事。但范仲淹卻不管這一套。他和幾位御史直接闖進大殿,求見仁宗面談。皇帝閉門不見,范仲淹等人手執銅環,叩擊金扉,隔門高呼質問皇帝:“皇后被廢,陛下怎麼不聽臺諫入言?”第二天,范仲淹被貶去做睦州知州(相當於知縣)。這次到城郊送別的人,已經不是很多,但仍有人舉酒讚許說“範君此行,極為光耀啊!”

三貶。過了幾年,范仲淹有被調回京師,並獲得天章閣待制的榮銜,升任開封知府。范仲淹看到宰相呂夷簡廣開後門,濫用私人,朝中腐敗不堪。他根據調查,繪製了一張“百官圖”呈給仁宗。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諷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不久,范仲淹被剝奪了待制職銜,貶為饒州知州。前來都門外送行的王質稱讚范仲淹說:“範君此行,極為光耀啊!”幾起幾落的范仲淹聽了大笑道:“我前後已經是三光了,下次如果再送我,請備一隻整羊,作為祭品吧!”

四貶。幾年後,仁宗再次重新起用范仲淹,把他任命為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把他調到陝西前線與西夏作戰,並加封龍圖閣直學士的職銜。這些官位在當時都是位高權重。范仲淹在陝西苦心經營,終於使邊境局勢大為改觀。後來,仁宗將范仲淹調回京師,任命其為樞密副使(最高軍事副長官)。針對當時朝廷積貧積弱的局面,范仲淹切中時弊提出了十條改革主張。但改革損害了大批守舊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最後,宋仁宗下詔廢棄一切改革措施,將范仲淹撤職並調為鄧州知州。這次再也沒有人郊外送行了。只有范仲淹乘興揮毫撰寫得千古傳誦的《岳陽樓記》。

三起三落范仲淹 四貶四升文正公 為何得到了“三光”的綽號?

范仲淹銅像

(二)名聲成就了范仲淹。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霜壓雪欺花依舊。

范仲淹的幾起幾落,被貶前和被貶後寵辱不驚的行為頗有道家風範。從他的經歷看,幾次被貶或自貶的經歷不但沒有成為他仕途的阻礙或終結點,反倒成了他邁向更高位置、更大成功地墊腳石或助推器。為什麼會這樣?仁宗皇帝為何會一再啟用范仲淹,而且一次比一次的位置更為重要?實際上,這裡蘊含了豐富的智慧。一般的觀點是,被貶就意味著失去了以前的官職、權勢,是一件“只賠不賺”、誰也不願意做的事情。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在范仲淹幾次被貶黜時,他的朋友送給他的“三光”評價正揭示了他被貶時的收穫:榮耀。每貶一次,他在同僚和人們心目中的名聲就越大,被貶之後,他的名聲已經建立起來,因此仁宗不得不用。

名聲就是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品德。在以德治國、以德服人的古代,人們理所當然都十分注重名聲,在官場就更是這樣,名聲是一個人的政治資本,幾乎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也正是名聲成就了范仲淹。

三起三落范仲淹 四貶四升文正公 為何得到了“三光”的綽號?

范公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