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范仲淹(世称范文正公) 就是其中一人。在生前,他曾经官至参知政事,是一位位高权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死后,仍受到万人的敬仰。而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他的生前身后的权位荣名,跟他的几次被贬以及他对待被贬的顺其自然、宠辱不惊的态度都有很大关系。
(一)范仲淹:三起三落,四升四贬。知州衙门总是他的归宿处
一贬。天圣年间,范仲淹经好友晏殊推荐,被皇帝任命为秘阁校理,这只是一个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小官,但范仲淹并不因为官小而不作为。当时虽然仁宗已经成年,刘太后仍然把持着朝政。范仲淹于是上奏疏,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为河中府通判。范仲淹被贬,秘阁的僚友送他到郊外,大家举酒饯别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
二贬。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亲政的仁宗立即把范仲淹召回京师,派他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有了言官的身份,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当时。仁宗喜爱杨美人、尚美人。又在宰相吕夷简单的劝说(预谋)下,决定降诏废后,并明令百官参议此事。但范仲淹却不管这一套。他和几位御史直接闯进大殿,求见仁宗面谈。皇帝闭门不见,范仲淹等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帝:“皇后被废,陛下怎么不听台谏入言?”第二天,范仲淹被贬去做睦州知州(相当于知县)。这次到城郊送别的人,已经不是很多,但仍有人举酒赞许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
三贬。过了几年,范仲淹有被调回京师,并获得天章阁待制的荣衔,升任开封知府。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他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讽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不久,范仲淹被剥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前来都门外送行的王质称赞范仲淹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啊!”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了大笑道:“我前后已经是三光了,下次如果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品吧!”
四贬。几年后,仁宗再次重新起用范仲淹,把他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把他调到陕西前线与西夏作战,并加封龙图阁直学士的职衔。这些官位在当时都是位高权重。范仲淹在陕西苦心经营,终于使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后来,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京师,任命其为枢密副使(最高军事副长官)。针对当时朝廷积贫积弱的局面,范仲淹切中时弊提出了十条改革主张。但改革损害了大批守旧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最后,宋仁宗下诏废弃一切改革措施,将范仲淹撤职并调为邓州知州。这次再也没有人郊外送行了。只有范仲淹乘兴挥毫撰写得千古传诵的《岳阳楼记》。
(二)名声成就了范仲淹。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霜压雪欺花依旧。
范仲淹的几起几落,被贬前和被贬后宠辱不惊的行为颇有道家风范。从他的经历看,几次被贬或自贬的经历不但没有成为他仕途的阻碍或终结点,反倒成了他迈向更高位置、更大成功地垫脚石或助推器。为什么会这样?仁宗皇帝为何会一再启用范仲淹,而且一次比一次的位置更为重要?实际上,这里蕴含了丰富的智慧。一般的观点是,被贬就意味着失去了以前的官职、权势,是一件“只赔不赚”、谁也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在范仲淹几次被贬黜时,他的朋友送给他的“三光”评价正揭示了他被贬时的收获:荣耀。每贬一次,他在同僚和人们心目中的名声就越大,被贬之后,他的名声已经建立起来,因此仁宗不得不用。
名声就是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品德。在以德治国、以德服人的古代,人们理所当然都十分注重名声,在官场就更是这样,名声是一个人的政治资本,几乎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正是名声成就了范仲淹。
閱讀更多 繁華落盡細水流 的文章